央行6月28日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且定向降准。市场称为双降,笔者称之为夏天的“霜降”。
央行官方称,此举是为了定向提振实体经济。“人民银行改变了以往交替运用数量型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价格型工具(基准利率)的操作方式,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同步运用,体现了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的充分权衡。”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解释说,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意味着总量性宏观调控,而定向降准则专门面向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致力于结构优化。
这是老生常谈,正如多数市场人士所相信的,资金如水,并不会被人为地导向“三农”与小微企业。否则,导流了这么多年,“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早该解决了。央行专业人才众多,不会不了解市场常识,一再强调定向导入,或者是自信过头,或者是为了正确的方向。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4年央行先后三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0.9个百分点至5.1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0.75%至2.25%。在基准利率连续下调的引导下,2015年5月份,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16%,较去年同期下降0.91个百分点,创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双降有利于金融机构与大型企业拆借利率进一步下降,国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预计,本次降息将平均降低16家上市银行2015年两个基点的净息差,2015年净利润也将平均降低1.4%。由于降息对银行不构成负面影响,而降准构成利好,总体而言对银行有利。华泰证券预测,存准率下调加货币乘数效应,约可释放出6000亿~7000亿元的资金。
银行不缺廉价资金。换个角度说,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收益在滑向低谷后,未来也不乐观。有央行在,他们不可能从银行嘴里再抢到一点肉。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不仅决定降低部分银行0.5%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将降低财务公司3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考虑到财务公司的背景,这可以认为是对大企业实实在在的利好。此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步下降,浮动区间不变,对于银行而言总体是利好,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虽有利好但有限。实际上,由于CPI等因素,中小制造企业实际利率并未下降。
存准率下降是个现实利好。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取消存贷比限制,有人认为,国务院连存贷比限制都取消了,下降存款准备金率不过是面子工程。这是个错误认知。
实际上,从起草草案到通过草案,还需经过全国人大审议。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则是个实实在在的当下红利。“三农”、中小企业必须靠地方银行改革与风险资金的进入,解决融资难题,不是央行贴上一张降息的创可贴能够解决的。
这一次央行“霜降”,最激动的是部分投资者。因为市场信心低迷,已经超过大家的忍受度。
融资盘超过监管层的想像。也就是说,中国存在一个巨大的地方金融系统,哪里有高收益空间就往哪里钻。此前决策层对此的漠视令人不解,在一个低级而粗放的市场允许杠杆在监管之外疯狂生长,他们对于中国高利贷的风险缺乏底线意识。此次清查杠杆导致市场差点休克,并且休克很有可能会以最快的速度蔓延到券商、银行等资金融出机构。这次清查杠杆是如此重要及时,可以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有更深刻的认知。
降息降准意味着停止清理杠杆吗?大错特错,此次清理是为了摸底,摸清楚底后才能救回性命,还要控制监管视野之外的资金,政府不会允许疯狂配资。
当然,如果市场真的复苏,配资市场就会像民间高利贷一样难以扼制。(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