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6月24日电(记者林晖)河北省曲阳县地处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如今站在曲阳县齐村乡的山岭间望去,大片荒山正被闪着亮光的太阳能面板所覆盖。山地“种太阳”的光伏电站工程,使“荒山”变成金山,让这里的百姓逐步摆脱了贫困阴影。
曲阳地区年平均日照达2599个小时,属于“光能富矿”。同时,当地存在大量荒坡荒地,征地成本很低。2012年,三峡集团下属新能源公司与曲阳县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开启光伏扶贫新路。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首先的变化就是原来的荒地荒坡“值钱”了。齐村乡党委书记门士敏介绍,在征地过程中,集体的山地荒坡按照150元/亩/年补偿,一次性补偿25年,这笔收入一部分由村委会发给村民,一部分村里留作集体建设基金;而村民开垦过的荒地按照880元/亩/年补偿25年,补偿金全部归开荒的村民。
“好处”不只这一项。在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村民们铺光伏板、挖电缆沟,一天能赚120元。电站建好后,剪草防火、巡逻防盗、擦拭清洗等日常维护工作,一天也能赚80元。
据统计,三峡集团曲阳光伏项目从2013年一期开工以来,累计用工近20万人次,人均支付劳务报酬5000多元。年度缴纳各种税费约50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7000余农民,扶贫效果显著。
对于企业来说,光伏电站也不是个“赔本买卖”。截至今年6月,三峡集团曲阳项目已完成装机9.9万千瓦,在建10万千瓦,单位装机发电效益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山地光伏电站。
去年底,国家能源局与国务院扶贫办曾联合下发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的通知,提出两种光伏扶贫模式:一是为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获取发电收益;二是利用贫困地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使贫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
太行山沿线荒山面积大、光照条件好、贫困人口多,光伏扶贫之路显然大有可为。业内专家认为,不论采取哪种扶贫模式,关键是积极发掘利用当地优势资源,让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其中、共同受益。
作者:林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