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19日,上证综指跌幅达到6.42%,而所在的这一周,A股持续下跌,使得市场对于这一轮牛市的调整预判产生了变化,认为牛市格局未变化,但是调整的力度远超预期。在这一次深度调整中,最明显的推动力则在于资金的变化。首当其冲的是监管层查杠杆资金,这不但使得融资降低,同时在大跌时,造成高杠杆融资杀跌平仓。国泰君安的上市也造成了资金的紧张,另外,银行以及企业面临着年中考核,从股市中抽走资金或减少股市资金投放的现象也存在。同时,在政策上,市场普遍预期货币政策将进入观察期,短期不会有大的货币政策调整,而重点转向财政政策。
核心摘要
北京私募基金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目前,招商银行配资已经不放款了,浦发直接就停了,兴业银行本来周二放的,最开始说改周五,然后周五通知改下周三。目前能配到的也只配到1:1.5。在证监会控制杠杆风险的表态后,大家都降低了杠杆。”
本报记者 周松清 重庆报道
这是A股牛市以来最黑暗,也是最漫长的一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面,上证指数跌幅达到13.32%,创业板指数跌幅达到14.99%,而更多的热门股票普遍跌幅都在30%左右。
6月19日,三大指数低开低走,午后大幅跳水,沪指一度跌破4500点,权重题材纷纷大幅下跌,公共交通板块跌幅超9%,交通设施、有色钢铁、旅游、环境、房地产等跌幅超8%,航空、证券板块跌幅最少,跌幅依旧超4%。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4478.36点,大跌306.99点,跌幅6.42%,深成指报15725.47点,下跌1009.37点,跌幅6.03%,创业板指数报3314.98点,下跌189.58点,跌幅5.41%。沪指本周大跌687.99点,周跌幅13.32%,创七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两市仅126只股票上涨,49只股票涨停,2198只股票下跌,1005只股票跌停。
虽然上证指数6月19日跌幅弱低于5月28日的6.5%,但由于是在本周持续下跌之下再暴跌,这就使得此次暴跌更为惨烈。
牛市还在么?上海一位证券策略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趋势来看,这轮调整已经超过所有调整逻辑的界限,目前应该是一个较大的中级调整的来临,预计下周二在大量打新资金出来后会有一个弱反弹,此后会继续震荡格局,大牛市格局仍然未变。”
此前包括申万宏源证券、银河证券等均认为在经历周三四的下跌后将进入中期调整,同时认为并未有企稳迹象。而对于此次调整的周期,上述策略分析师表示:“近几年以来的上升通道已经被跌破,市场调整的空间和时间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与此同时,对于深度大跌的原因,该策略分析师表示:“根本上来讲是钱紧了。具体的表现包括巨量IPO申购资金冻结、季度末流动性差、银行半年度考核等。证监会对杠杆风险的控制也是此次下跌的原因之一。”
北京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他的无奈:“虽然我们仓位已经降低到了四成左右,但是仍然是惨不忍睹。”
年中钱紧
6月18日,是以巨无霸国泰君安(601211.SH)为首的13只新股申购日,按照此前市场估计该日冻结申购资金量达到4万亿,其中,国泰君安融资总额达300亿元,是自2010年7月农业银行发行以来A股5年来最大规模的IPO,单个账户顶格申购国泰君安的资金近900万元。
上述策略分析师对此表示:“此前沪深两市成交额从3月以来不断扩大,曾突破日均2万亿大关,在6月初上证指数日交易额已经接近万亿,在新股抽水4万亿的情况下,必然受到影响。同时加上今年以来股东减持套现加剧。”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2015年以来已有12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或高管减持公告,减持股数350.31亿股,累计减持市值约4771.5亿元。这一数字远超过2014年全年的减持规模。分月份来看,2015年1月-6月(截至6月17日),每月减持金额分别为440.66亿元、377.33亿元、647.15亿元、797.46亿元、1507.5亿元、1046.77亿元。
而在年中阶段,银行季末考核的来临也使得流动性阶段性趋紧。
一位重庆地区银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了年中考核:“虽然此前是说会淡化存款考核,但是现在年中考核和季末考核仍然是重点,我们目前都在找大户拉存款。”
钱紧的场景也出现在债券市场。
在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师屈庆看来,如果部分MLF(中期结构便利,央行非常规工具之一)不续作,意味着短期内银行要归还到期的MLF资金,将加大资金紧张程度。
“近期资金面可能继续收紧,而同时期供给压力巨大,需要警惕因为资金利率反弹导致的债券市场去杠杆压力,并导致曲线出现熊平的趋势。MLF到期部分未续作也可能表明央行货币政策的微调,降准概率将有所降低。”屈庆认为。
岌岌可危的融资盘
作为金库的银行资金紧张直接也影响到杠杆炒股的伞形信托、场外配资等。
上述北京私募基金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目前,招商银行配资已经不放款了,浦发直接就停了,兴业银行本来周二放的,最开始说改周五,然后周五通知改下周三。目前能配到的也只配到1:1.5。在证监会控制杠杆风险的表态后,大家都降低了杠杆。”
而一周连续大跌也使得很多场外配资高杠杆的资金临近爆仓强平边缘。
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据我所知道的情况,1:5杠杆的融资盘爆仓的在70%了,如果不想被强平就要追加30%保证金。伞形信托基本是1:3的杠杆,如果下周二仍然低迷的话,也会出现大面积爆仓强平了。”
上述北京私募人士也证实该观点:“一般合同里面那句乙方将强平通知发送至约定邮箱即视为通知送达就生效了,强平是很快的,电话问你追不追加保证金,不追就强平。强平一般都是13点直接挂跌停板强平,所以很多杠杆很高的票在下午整点的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杀跌。我所知道的包括中融信托,五矿信托,新时代信托等都是13点平。”
宏观渐变:
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
而资金面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则被广泛认为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延后。
从5月10日央行降息到现在一个月内,央行未出现降息或者降准行为,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对此分析:“近期政策重心发生了明显的转向,正在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体现在6月10日的常务会议内容中只字未提宽松货币政策,而通篇在强调积极财政政策。”
从2015年5月份开始,政府首先推出了1万亿地方债务置换,6月份财政部又推出了第二批1万亿债务置换计划,“这一次的目标明显是冲着稳增长来的。”姜超认为。“债务置换是稳增长的手段。而我们也观察到各地相继推出财政刺激计划,例如广东出台2293亿稳增长措施,其中863亿是新增财政资金,其来源就是债券置换、新增发行地方债等。”
6月19日晚间中国政府网公开资料显示,国务院在6月16日下发的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的通知》中表示:将加快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进度。
姜超认为:“2万亿债务置换意味着积极财政得到了资金来落实,其经济效果也很有可能在2015年4季度以后逐渐体现。而如果积极财政政策短期有效,反过来也就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下降,未来货币政策或进入观察期,宽松政策可能会短期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