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近日签署了530亿美元的经贸、金融、投资合作协议。中国和巴西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经历着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跨越。中巴经济优势互补,强劲有力的经贸合作纽带无疑为两国经济的“质变”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
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是巴西经济升级换代的重要动力,从2009年中国就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过去十五年来,中巴经济总额增长了25倍,中国对原材料的强烈需求拉升了巴西经济增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少,巴西等资源出口国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在“新常态”下进一步拓展中巴经济合作成为两国面临的课题。近几年来,巴西经济增速下滑,通胀高企,这与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结束有关,但更主要缘于巴西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巴西曾经在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没有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而徘徊了二十多年。大宗商品周期的终结既对巴西提出了挑战,也是这个国家走上经济改革之路的机会。
对巴西经济而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是通胀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公共交通灯基础设施建设是巴西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像巴西这样领土广阔的国家,需要高效的铁路网将全国联系在一起。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发展了公路交通,加上石油匮乏,1973年的石油危机对巴西冲击很大。中国在基建方面拥有巨大的成本和技术优势,铁路、电力、矿产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巨大,中国的产能是巴西经济迈向均衡发展的助力。
中巴同为“金砖国家”,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也对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70年来,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跻身于高收入国家行列。同样,“金砖国家”也面临着可持续增长与繁荣的考验。中巴两国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结构有异,但可以在探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方面进行充分的合作。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要有牢固的产业基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需要不断在全球价值链上攀爬。中巴两国在气候变化、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进行了积极合作,在空间技术、航空等高新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展。两国政府和领导人都意识到知识经济是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创新和创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是中巴两国共同的诉求。
中巴两国都是区域大国,都在推动各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全球开放经济体系的推动者。中巴共同合作研究的“两洋铁路”不仅是中巴双边合作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拉美地区更好融入全球化的重要通道,中巴合作也对拉美一体化以及中拉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两国在“金砖国家”、亚投行、G20等多边平台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为新一轮全球化注入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