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产业拥抱“互联网+”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四川文化产业拥抱“互联网+”

加入日期:2015-5-15 4:33:20

  5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四川推介会上获悉,今年四川总共有11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合计总投资达353.3亿元。此外,包括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影视产业、演艺娱乐、印刷复制、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在内的136个项目悉数亮相。

  此前四川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给出了一个漂亮的预期值——2014年预计实现总收入增长15%。“总体上去年达到了这个目标,未来希望借助互联网+概念打造全产业链。”四川省文化厅相关部门表示。

  拥抱互联网做“文化+”

  11个签约文化项目中,以“三星堆王国——中国主题文化创意园”项目投资金额最大,总投资150亿元,规划面积9000亩。

  红源旅游景观集团常务副总裁张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项目依托成都一小时经济交通圈,以三星堆文化为核心主题,以遗址公园为基础,构建“旅游+文化+商业+服务”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业体系,“预计实现年均旅游收入10多亿,年均利税2亿”。

  事实上,文化产业投资项目不同于一般项目,一是投资回收期长,很难在短期内见效;二是投资回报水平难以预测。张波坦言,三星堆项目建设期长达8年,但他们打算建好一个园区运营一个,相比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斯尼公园,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全球独一无二的三星堆文化,他们将以此为主题融入川蜀民俗文化,同时运用高科技手段演绎三星堆古文明。

  有业内人士认为,应从“互联网+”到“文化+”进行思维转换,整合四川发掘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重点开发熊猫文化、古蜀文明、三国文化等系列旅游产品,打造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峨眉、大成都、大熊猫等文化品牌。

  记者注意到,由四川得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1亿元的“天府瞳”项目,便是“互联网+文化”的典型代表。据悉,该项目是采用云存储、CVS技术、流媒体技术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上通过APP打造一个立体的、多媒体的四川文化产业推广平台。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以推广熊猫文化为契机,打造互联网熊猫社区,移动终端APP——天府瞳上线,投资2000万元;二期建设为新办公中心、媒体采编中心,投资3000万元;三期建设为云存储数据中心,投资5000万元。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一期工程。

  记者在现场体验看到,以熊猫玩偶为例,打开手机APP扫一扫界面,便可以收看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大熊猫实时动态,犹如亲临大熊猫基地进行全方位体验。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学勤曾提出,“文化+”可以理解为文化融合后附加值的提升,“+”的后缀可以是各种产业、各类商品,甚至是城市的塑造与建设,比如“文化+创意产品”、“文化+科技”、“文化+生活需求”。

  本地政策全方位护航

  四川省文化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相关资料,四川省2013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938.43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

  2014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意欲将四川建成西部文化创意高地。

  四川省文化厅还创新建立了特色文化创意产品认证和发布机制,通过向市州文化部门、行业协会、重点文化企业征集四川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名录,一批独具四川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已完成认定,目前在进一步深度挖掘文化旅游品牌的形象价值,拓展其产业链条,加强其市场推广。《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目标:到2015年,新增文化企业上市公司2家以上,总资产、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文化企业3家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左右。到2015年,我省文化产品生产创作综合能力要进入全国前列,形成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

  据介绍,2015年度四川文化产业项目征集工作启动后,将审核入库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将获得项目对接推介、投资融资、人才培养、技术支撑、专家咨询等提供支持,同时还加大对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管理和扶持力度,引导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加速资源整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