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合并成市场风暴眼 股民憧憬下一个“神车”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企合并成市场风暴眼 股民憧憬下一个“神车”

加入日期:2015-4-27 9:05:2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央企整合风席卷A股市场 市场预计中信集团将各版块整合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自南车北车宣布合并以后,更多央企合并传言四起。
  今年以来,央企整合的概念在持续发酵,尽管央企也在频频否认,但是在资本市场上,传闻-澄清-证实的逻辑也被屡屡应验,市场已经学会了从澄清公告中来体味反面的可能。
  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从南北车宣布合并之后,更多的央企合并传言也在不断传出,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南船与北船、中石油和中石化、中国移动和广电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等等。最新的传闻就是中国远洋、中海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以及招商局集团互相之间的一种整合。另外钢铁行业也有这一类的风声。由此可见,央企整合风在A股市场上再次刮起。 
  央企的整合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中信集团在境内外有多个上市平台,包括在A股上市的中信国安中信海直中信银行中信重工、A股和H股两地上市的中信证券、H股上市的中信泰富、中信资源、中信21世纪、中信国际电讯、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以及中信大锰等等。中信集团整体上市后,市场将目光投向了其他的一些地产板块,中信泰富地产和中信地产的整合也一直是中信集团的难题所在。在今年3月,中信集团整体赴港上市之后举行的第一个业绩发布会上,公司高管就透露,目前正考虑整合集团原有的两大房地产平台:中信地产和中信泰富地产,强化集团在整个房地产顶层设计上的话语权,打破以前各自为政的局面,最终使得房地产成为集团非金融板块的利润来源。
  而除了地产板块之外,中信集团下面还有银行、电讯、证券、汽车、钢铁、隧道等多个业务的板块,现在央企整合正当时,市场预计,中信集团下一步或将对各个板块进行整合,中信重工的停牌在市场上来看,其实就是一个征兆。(.中.国.广.播.网 .郭.淼)

 

  上港集团拟收购锦江航运 集运领域或成央企整合首选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4月23日晚,上港集团发布公告表示,集团拟收购锦江航运,近期将对锦江航运开展尽职调查工作,待尽职调查工作完成后,上港将进一步研究探讨收购的方案,4月24日早盘上港集团股票逆市上涨4.53%。集运领域或将成为央企整合的首选。
  锦江航运是上海唯一一家市属的航运产业集团公司,隶属上海国资板块。其中两家股东分别是上海国际集团与上海久事公司,前者是上海国资委旗下的公司,后者是强生控股的一个控股的股东,也隶属上海国资。2013年锦江航运的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分别是15.59亿和7564.17万元,分别是中海海盛同期业绩的149.47%和383.29%;上港集团控股的股东是上海国资委,原本是持股是40.8%,今年3月份下行的时候将上港集团5.6%的股权无偿划转到上海城投集团的名下,导致持股的比例降到35.2%。上港集团第二大股东是东亚吉投资,持股比例高达是24.48%,这个公司也是招商局集团香港上市平台招商局国际的一个全资子公司,因此此次收购可以被视为上海国资的内部的一个资源整合。  
  根据这个公告,这次上港集团并非计划全资收购锦江航运,只收购部分股权,也并没有透露是否是会控股的锦江航运。如果上港集团采取控股的方式来收购锦江航运,公司将涉足航运业务。在航运业务目前出现复苏迹象的背景之下,上港集团此举无疑是抄底。有专家表示,新一轮的央企改革瞄准的是做强央企的目标,通过具有较强规模的基础和一定竞争优势企业的强强合并,在资源配置上实行优化,从而构建更为突出的竞争优势。目前央企数量较多,尤其是某些领域存在多家大型央企,按照一个领域组建一家或两家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目标,推进央企强强合并不可避免。在上海国资委系统的调配之下,上港集团决定收购锦江航运,也可以说明集运领域也将成个央企整合的一个首选。(.央.广.网 .杨.静)

 

  海航系:7天发布528亿募资方案

 

  7天内,海航系旗下9家A股上市公司中的4家,相继公布了募资方案。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成功,海航系将吸金528亿元。
  在所有讲叙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航集团)扩张的故事中,都会提到海航集团从1000万到1000亿的故事,而扩张的背后,是海航集团通过各种手段不断融资的历史。经过20年的发展,海航集团从最初的航空业开始,逐步发展成目前横跨航空、实业、金融、旅游、物流等板块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不断并购扩张的过程中,海航集团被称为八爪鱼。
  此次一系列募资运作,也许只是海航系谋求扩张新阶段的一个开始,其旗下的西安民生正因谋划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而处于停牌之中。
  海航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陈峰曾表示,在收入规模上,到2020年海航集团的收入将达8000亿到1万亿元左右,进入世界500强的100名;到2030年,收入将达1.5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的50名。
  又是从买飞机开始
  回顾海南集团的发展史,每一次的扩张都从买飞机开始,此次也不例外。
  与海航集团最初依靠飞机起家一样,此轮募资扩张,也是从买飞机开始。
  4月13日晚间,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南航空:600221)发布定增预案:拟向包括海航航空集团(海航集团旗下子公司)等不超过10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65.93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3.64元/股,募资不超过240亿元。海航航空集团承诺拟认购发行股份总数的30%-40%。
  海南航空在公告中称,本次所募集资金中,110亿元用于引进37架飞机项目,80亿元用于收购天津航空48.21%股权及增资,50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在3月26日,海南航空曾发布公告称,拟与波音公司签署飞机购买协议,引进30架飞机。海南航空称,在引进37架飞机后,每年将为公司合计增加营业收入约97.21亿元。2014年,海南航空实现营业收入360.4亿元,净利润为25.9亿元。
  回顾海南集团的发展史,每一次的扩张都从买飞机开始,此次也不例外。
  在海南航空发布购买飞机预案之后,海航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定增预案。
  4月16日晚间,海航投资(000616)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定增募集不超过120亿元,用于增资渤海信托、收购华安保险部分股权、收购新生医疗及补充流动资金。
  海航投资进而借此机会进军保险、信托领域。此前,海航投资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
  定增预案显示,海航投资拟以不低于3.95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0.38亿股。其中,公司控股股东海航资本以现金及持有的华安保险12.5%股权参与认购,认购金额不低于42亿元,其余发行对象未定。
  120亿元的募集规模,差一点是海航投资公告披露时68.22亿元市值的两倍。
  4月17日晚间,易食股份(000796)发布公告称,将以5.55元/股的价格,向交易方凯撒同盛的股东海航旅游、凯撒世嘉发行4.32亿股,用于收购凯撒同盛100%股权。
  同时,交易将进行配套融资,拟定增募集8亿元,用于进一步完善凯撒同盛国内销售网络等项目建设。
  凯撒同盛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出境游旅行社业务及相关服务。2013年和2014年,凯撒同盛分别实现净利润4733.33万元、1.05亿元。
  两天后的4月19日晚间,海航集团旗下的另外一家上市公司渤海租赁(000415)也抛出定增大单--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亿股,募集不超过160亿元的资金,用于拓展飞机和集装箱租赁业务、增资天津渤海以及偿还债务。
  渤海租赁在公告中称,本次非公开发行的目的是为紧抓国际经济复苏及国内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所带来的业务机会。
  在7天的时间里,海航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共推出了528亿元的定增方案。
  推出上述项目后,海南航空、海航投资、易食股份渤海租赁复牌后都出现涨停。
  对于未来海航集团旗下另外的上市公司是否会推出募资方案的问题,海航集团在邮件中对记者回应称:涉及上市公司内容,请询所在上市公司或以公告为准。
  八爪鱼海航集团
  海航对公司业务跨度广泛的解释是:将整个集团整合为一条集餐饮、住宿、旅行、物流、旅游、购物和娱乐于一身的一条龙服务链。
  自1993年成立至今,海航集团从最初单一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发展到如今横跨航空、实业、金融、旅游、物流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
  海航集团官网称,集团总资产近4800亿元,2014年实现收入逾1300亿元。
  从本世纪初开始,海航集团就频繁开展并购。
  2000年8月到2001年7月期间,海航集团先后收购重组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及山西航空;2000年8月,海航集团以7.8亿的代价控股海口美兰国际机场;2002年6月,受海南省政府委托运营管理海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这一轮围绕民航业开展的大并购,使海航集团在2002年由民航总局力推的航空行业重组中生存下来,成为中国四大航企之一。
  海航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陈峰以及董事长王健,都曾任职于中国民航总局。
  以航空业起家的海航集团,随后逐步进入租赁、保险、信托等业务。
  2011年,海航集团将渤海租赁的全部资产以定向增发的方式注入ST汇通,重组完成后,渤海租赁成功上市,成为A股租赁第一股。
  2011年,海航集团还在海外开展大规模并购,收购足迹遍及美国、欧洲、澳大利亚。
  海航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谭向东对公司业务跨度广泛的解释是:尽管海航集团的兴趣很广泛,但通过效仿GE的管理方法,已将整个集团整合为一条集餐饮、住宿、旅行、物流、旅游、购物和娱乐于一身的一条龙服务链。
  在大举收购的同时,海航集团的资金来源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与旗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一度被外界认为是海航集团获取资本的秘密。
  在前文上市公司募资过程中,与海航集团及其旗下公司的关联交易也显现其中。
  关联交易补血海航集团
  增资后的渤海信托依旧控制在海航集团手中,而海航集团将会在该次并购中,补充现金流。
  海航投资募集的120亿元资金中,大部分将会流向海航集团的下属企业。
  海航投资在公告中称,拟以35.33亿元增资渤海信托,取得其32.43%的股权。
  上述预案发布时,渤海信托的控股股东为海航资本,增资后的渤海信托依旧控制在海航集团手中,而海航集团将会在该次并购中,补充现金流。
  海航投资拟用23亿元,收购海航资本和海航酒店控股合计持有的华安保险19.643%的股权。海航酒店控股同样隶属于海航集团。
  对于外界疑虑此次交易存在为海航集团及下属企业输血的问题,海航投资对记者表示,此次非公开发行增资和收购的资产均属于海航集团下的优良资产,定价公允,不存在利益输送或损害上市公司的情形。
  海航投资募集资金的另外一笔用处是收购新生医疗。公告称,拟以募集的29.23亿元收购北京新生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新生医疗)100%的股权。
  新生医疗属于海航置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航置业)全资子公司,海航集团持有海航置业93.69%的股权。
  不过,新生医疗的业绩状况并不好。公告显示,2013年、2014年新生医疗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90.64万元、9113.68万元,实现净利润为-8061.44万元、1940.59万元。同时,截至2014年9月30日,新生医疗净资产为-3.59亿元,2015年2月债转股后,其当时净资产才到了19.09亿元。
  海航投资对记者表示,本次上市公司收购的是债转股完成后的新生医疗的股权,定价公允。目前新生医疗主营医疗行业的物业出租,公司可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并享受资产增值带来的收益。海航投资表示。
  对于海航集团而言,通过上述三项操作,借机控制了87.58亿元的现金。(.新.京.报 .朱.星)

 

  央企整合提速 保利收编中纺几成定局
  受新一轮央企大重组、大整合的政策推动,保利集团正在与中纺集团商谈两大集团的整合事宜,目前基本达成的一致意见是,将中纺集团并入保利集团,预计下半年将进入实质性的合并阶段。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开启,央企合并形成了越来越强烈的浪潮。记者援引权威人士消息称,国资委确定了下一步的国企改革重点,央企整合将进行分类,数量有望进一步缩减至40家。
  此前,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已宣布合并。此外,尽管当事方已经不断澄清,但关于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南北船合并、四大航运合并的传言仍然此起彼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央企合并,往往是相同或相关领域的央企之间进行。但中纺集团的主业与保利几乎没有关联。两者都是老牌央企。保利在2013年底的资产已高达4553亿元,而中纺作为三大中央直属粮企之一,2013年底总资产为268亿元,是国内最大的棉花贸易商和大豆贸易商。
  来自粮油类央企的多名管理人士向记者透露,保利集团筹谋进入粮食领域,一方面是出于国家的战略考虑,另一方面是,认为做粮食收储、贸易更容易赢利,也能发现更多商业机会。
  该报援引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在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10多家央企中,保利集团的利润之所以比规模排序更为靠前,主要是来自军事装备进出口业务、矿产资源领域投资开发和房地产开发三大块,其中又以房地产开发创造的巨额利润最为外界瞩目。
  2013年以前,保利集团旗下有两家上市企业,皆属房地产上市央企,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保利地产)在国内A股上市,保利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保利置业)是在香港主板上市。
  保利地产上市是在2006年,比保利置业上市晚了很多年,但由于赶上了国内房地产的繁荣兴旺时期,保利地产每年创造的利润很快就超过了保利置业。2012年,保利地产的销售额突破了千亿元(同年保利置业的销售额是200多亿元),已经稳坐上市房企的第三把交椅。
  但受国内房地产整体下滑态势影响,保利地产的业绩增长速度自2013年起开始放缓。从发布的年报中看,2013年保利地产的销售金额是1252.89亿元(同年保利置业的销售额是267亿元),同比增长从2012年的39%比降至26.3%,2014年再滑落至9.09%。
  有接近保利集团的人士分析称,从2014年开始,保利集团就开始谋求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当年3月6日,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保利集团的第三家上市企业;当年8月,保利集团又收购上市企业贵州久联集团51%的股权,老牌央企开始四处出击,寻求新方向。
  保利集团为何筹划进入粮油领域?中粮、中纺集团的多名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最近几年,国内对大豆、玉米、食用植物油等粮油类产品的进口量猛增,国家对粮食收储、加工的补贴力度也很大,导致一些非粮油主业的央企、国企,都在谋划进入粮油领域,希望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之所以选择中纺集团,前述接近保利集团的人士认为,长期以来保利集团走出去的步伐一直比较慢,而中纺集团在大豆、棉花的国际贸易方面,又比其它央企具有明显的优势,再加上中纺还拥有参与国内粮油政策性收储的资格,在粮油加工方面也有较大优势。
  中纺集团一名高层告诉记者,与保利集团相比,在资产规模、资金实力、政策扶持等方面,中纺集团都差了一大截。对于被整体并入保利集团,中纺集团的管理层方面都比较乐观。目前双方已经基本达成一致意见,预计年内就可以进入实质性的整合阶段。
  (.华.尔.街.见.闻 .林.建.建)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