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钱春弦)现在坐飞机还安全吗?23日在此间开幕的2015年北京航空安全国际论坛,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空管部门、飞行人员都面临如此一问。而加强疲劳管理呵护飞行员成为海内外民航业界的共识。
“过去的13个月,飞行安全遭遇非常严重的挑战。2014年共有12次重大事故。2015年共有2次重大事故。其中有几次事故均是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的—-MH370的失联事件、MH17被击落事件以及上个月德国之翼的悲剧。”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说。
正因为如此,“飞行员疲劳管理”成为此次论坛核心话题之一。“人为的缺失仍是航空安全的最主要风险。教训必须记取,历史不能遗忘。忘记历史与教训,会造成悲剧的再次发生。”国内外民航界人士认为,消除人为缺失的关键要素,就是凝聚以安全为导向的思维并激发个人的专业精神。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说,按照国际民航公约及其19个附件的要求,中国民航局制定执行了121部规章,其中75%直接与安全相关,是监察员开展行政监察、实施行政处罚的基础。当前,结合中国民航安全工作面临挑战,我们持续对这些规章做系统的修订,其中重要一项是CCAR-121部第五次修订,修改内容将达到33%,其中将飞行员的年度飞行最高时间从1000小时下调为900小时,休息期从36小时上调为48小时。
针对当前民用航空工作新情况,我国不断加强招飞心理健康评定,持续强化飞行员心理健康风险管控。作为行业安全基础的飞行员心理健康风险管控体系日益严密。“十二五”期间,我国民用航空卫生工作在航空卫生规章体系建设、机构人员资质管理、重大隐患治理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特别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开展了人员健康风险管理、招飞心理健康评定等一系列工作,为民航持续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度民航飞行院校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中,统一实施心理健康评定。我国目前已形成民航局航空卫生处监督检查、各地区航空人员体检鉴定中心健康评估、各航空公司航空医师对空勤人员实施健康管理的三级健康管理体系。空勤人员作为特殊人群,有着严格的健康要求。
长荣航空企业安全管理室副总经理何庆生说,消除人为缺失的关键要素,就是凝聚以安全为导向的思维并激发个人的专业精神。
更多关怀、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是亟待正视的问题。厦航相继引进了2名从事理疗的中医科医生,为飞行员提供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每年还会邀请心理学专家讲座。
“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求实诚信的安全管理文化环境,是企业疲劳管理的最终追求所在。”厦门航空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总飞行师周卫东说。
“当前,结合中国民航安全工作面临挑战,我们持续对相关规章做系统的修订,比如将飞行员的年度飞行最高时间从1000小时下调为900小时,休息期从36小时上调为48小时。”
我国民航志在遏制“疲劳驾驶”。按照民航局的规定,企业安全状况、安全与运行保障能力、关键岗位人员疲劳指数将作为新设分子公司、飞机引进、航线申请、生产旺季加班包机的重要条件,条件不具备者,不予考虑。
作者:钱春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