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50和中证500期指明上市 总理暗示股市前途 机构解读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上证50和中证500期指明上市 总理暗示股市前途 机构解读

加入日期:2015-4-15 18:32:10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上证50和中证500期指明上市 暴跌历史会否重演?A股影响全面解读
  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明日正式上市,新合约上市会造成什么影响?此前,投资者一度担心在大盘和中小板创业板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市场会遭遇做空压力。毕竟,2010年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指曾暴跌24%,5年后,面对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市场,历史会否重演?
  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明日正式上市,其中,上证50股指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2015年5月合约(IH1505)、2015年6月合约(IH1506)、2015年9月合约(IH1509)和2015年12月合约(IH1512),而中证500股指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2015年5月合约(IC1505)、2015年6月合约(IC1506)、2015年9月合约(IC1509)和2015年12月合约(IC1512),各合约挂盘基准价由交易所在合约上市交易前一交易日公布。另外,中金所还确定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初期的交易保证金为10%;费用方面,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交易的手续费标准暂定为交易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二五,交割手续费标准为交割金额的万分之一;至于合约乘数上证50股指期货为每点300元,中证500股指期货为每点200元。
  上证50指数成分股代表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目前流通市值约9.6万亿元,约占沪深A股流通市值的30.38%,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能源等支柱性行业。推出上证50股指期货,一是有利于增强大盘蓝筹股的流动性,稳定蓝筹股价值中枢,推动蓝筹股市场建设,提高投资者持股信心,实现股市长期稳定发展;二是有利于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功能的发挥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目前跟踪上证50指数的指数基金资产净值超过450亿元;三是能够更好地配合已经上市的上证50ETF期权,为期权做市商和普通投资者提供更有效的对冲手段,促进期权市场定价更趋于合理,流动性进一步改善。
  中证500指数成分股是沪深两市中500只中小市值上市公司,目前总市值为5.4万亿元,约占沪深A股市值的14.42%。该板块公司数量多、单个公司市值小、行业覆盖面广,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根据研究,中证500指数的行业分散度非常好,不会受到单一板块阶段性表现的过度影响,有利于对冲交易投资者在寻求稳定的alpha的同时,尽量降低beta风险,因此更适合作为量化对冲的工具。经测算,与利用沪深300指数期货对冲相比,利用中证500指数将显著提升策略的收益风险比。
  上证50、中证500将登场疯狂中小票迎对冲工具
  新推出的两只期指各有侧重,尤其是中证500股指期货剑直指中小盘股票,被众多机构奉为2015年最愿与之交往的大众情人。
  根据申万宏源(000166)的研究,上证50股指期货作为首只单市场股指期货,具有较强的金融行业属性(银行与非银金融行业权重合计约66%),投资者除了可进行方向性投机和对相关现货资产进行套期保值之外,考虑到上证50与沪深300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华夏上证50ETF[0.37%]期权已上市交易,套利投资者将迎来多种套利策略,例如在不同期货品种之间套利,期货与期权之间套利,期货与现货之间套利等,同时对于50ETF期权做市商来说也多了一种实时、灵活、有效的对冲工具,有助于50ETF期权的合理定价等。
  对此,华宝证券还指出,上证50股指期货其鲜明的金融特征不仅可适用于市场中性策略,在与跟踪金融股的分级基金(如金融b、证券b、证保b、券商b)等工具组合的过程中可以衍生出更多策略。例如,在对上述金融属性强的分级基金进行溢价套利时,对于母基金的净值下跌给套利造成风险,可以考虑采用上证50指数进行对冲。再比如,由于中证500加沪深300等于中证800,按此逻辑结合跟踪中证800指数的分级基金同样可以构建一些投资组合。
  中证500股指期货,则是剔除了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与市值规模较小的指数如上证38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中证1000等的相关性较高,对沪深300指数难以覆盖的板块是很好补充。申万宏源表示,中证500股指期货市场需求呼声一直很高,机构投资者都翘首以盼,原因正是在于偏好中小盘股票的投资者急需相关期指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规避。
  以史为鉴:沪深300期指上市后曾沪指暴跌24%
  面对新品种的来袭,投资者最想知道其对市场到底会产生怎样影响?
  这里不妨来看一看历史上的相关情况:比如2010年,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后的52个交易日,沪指暴跌24%,此后沪指调整时间长达两个半月。此外,还可以参照其他地区资本市场的情况,比如富时100指数期货、日经225指数期货等推出后的状况。
  上个品种推出后沪指重挫
  时间回到2010年4月16日,跟踪沪深300指数的股指期货正式推出。推出当日,沪指表现平稳,以1.1%的跌幅完成一天的演练。而在第二个交易日,在市场有所松懈之际,噩梦来袭。
  就盘面显示得情况来看,2010年4月19日,沪指在经历了一个周末后,并没有消化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的消息,当日跳空低开之后震荡下跌,当日沪指暴跌了150点,击穿数根均线,报收2980点,跌幅高达4.79%。
  由此来看,沪指这一跳重挫了市场信心。随后沪指的走势如决堤一般,被已经掉头的5日均线压着不断走低,52个交易日,沪指累积下挫24.71%,最终在2010年7月2日下探2319点后,重新站稳反身向上。
  再来看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2010年春季,市场躁动行情结束,以及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指连续大幅下挫,与当时的宏观基本面变化密不可分:一方面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强化,另一方面市场正面对欧债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因此,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推出并非沪指这一轮暴跌的唯一原因,但可视作压垮指数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市场看到的是,在第一个股指期货品种推出前沪指持续上涨,推出时沪指差不多见顶,推出后出现大幅回调。
  至于对市场的长期影响,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指出,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换手率和相对换手率均出现一定下行,暂不支持股指期货增加股市流动性的结论。与此同时,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以日收益率标准差衡量的波动率水平出现下移,但相对波动率水平上移,这意味着股指期货推出并没有优化降低市场的波动率水平。
  套保需求将使期指承压?
  对于上述初步结论,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有异议。因为从市场行情来看,2010年4月16日前,市场并没如现在般火热,反而处在调整阶段。也就是说,在牛市中推出股指期货,可能会出现同以往不一样的情况。
  对此,申万宏源针对全球股指期货推出的情况,做了数据分析。申万宏源得出的结论是,多数地区的情况大多符合推出前涨,推出后跌,难改长期趋势的规律,这其中就包括了富时100指数期货、日经225指数期货的推出,以及德国DAX指数期货的推出,而这3个指数期货恰好都是在牛市中段时推出,与目前的A股类似。
  申万宏源还进一步指出,这其中的共性在于,推出前机构为提高控制力收集筹码,推出后套保需求开始反映在期指中,使期指承压,并回归长期趋势。
  影响解读:暴涨还是暴跌投资者需求左右期指方向
  即将登场的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将会给市场带来怎么样的影响?申万宏源的研究或许给出了部分答案。
  上证50股指期货:有投机需求
  申万宏源的研究显示,以史为鉴、他山之石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够完全反映股指期货的本质,因为股指期货对于基础资产影响的本质,是需要分析投资者第一位的需求和目的,这其中无外乎两大类需求:套保需求、投机需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上证50指数根据总市值和成交金额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选取的是沪市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样本股。通常,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与沪深300指数重合度较高;同时,行业集中度很高,例如66%权重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行业,基本可视为金融板块指数的代表。
  根据上述特点,申万宏源的结论为,上证50股指期货套保效果不及沪深300股指期货,大部分套保者会选择沪深300股指期货套保,而同时当前上证50股指期权市场依然较小,期权做市商的套保需求的边际影响也较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证50指数总市值超过15万亿元,其自由流通市值却仅有4万亿元,这无疑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即通过拉升或打压单一标的就能显著影响指数。一些资金量较大,且期货操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投资者,可能会利用期货和现货的同向操作获利,因此上证50股指期货也更有利于投机。
  中证500股指期货:有套保需求
  反观中证500指数,其选样规则中先扣除了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然后再按先日均成交额、后日均总市值的规则选取,因此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没有交集,可以说是两市中小盘股票的代表。行业归属来看,中证500指数在金融板块的权重极低,较大的权重在医药生物和房地产板块,合计约占18%,也不算大。除了上述两个板块,中证500权重较均衡的分布在计算机、机械设备、化工、电子、有色金属、电气设备等领域,权重分布整体比较分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业绩和高送转等刺激下,中小盘股票已经积累了比较可观的收益,这从不断创出新高的中证500指数走势就可见一斑。也因为如此,申万宏源认为,由于权重分布均匀,行业分散度较高,在当前位置拉升或者打压中证500指数都可能遇到较大阻力,投机效果并不大。
  与此同时,由于中小盘股票的账面浮盈已经较高,在这个位置上寻找新的投机机会并不容易,场内的投资者因此存在较强套保寻求,而中证500股指期货正好是一个能有效套保中小盘股票的工具,双方可谓一拍即合,而套保需求的强烈,也将给期指带来向下的压力,进而向基础资产传导,再加上拉升个别银行股本身就存在跷跷板效应,因此会加大中小盘股票下跌的可能。所以由上述情况来看,中证5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相关现货短期估值有一定的利空影响。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同时上市,对基础资产的影响很可能相反,短期市场波动可能加剧,申万宏源如此总结称。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此市场上也存在不同的声音。
  长江证券(000783)的研究报告显示,中证500指数中类似东方财富(300059)这类标的,具有越涨权重越大的特性,这使得指数可能进入一种越涨越能涨的状态,上涨就可能停不下来,直到某一天进入反向循环。所以一旦中证500开涨,就不要轻易猜测什么时候到顶。所以长江证券的推荐顺序,也是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凤凰财经)

 

  上交所周大勇:人民日报快成股民日报了
  上交所发行部周大勇在今日召开的互联网+资本市场培训研讨会上表示:新股发行在牛市是利好。对于大量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特别是很多公司存在的vie架构,相关部门针对其中的互联网企业有可能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把他们引入国内上市。
  周大勇还表示,人民日报近期大量增加股市内容,都快成股民日报了,这一点充分显示了国家要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决心。
  新股发行在牛市是利好,在注册制出台之后,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应该还会出台相关的上市管理条例,但是核心大趋势是降低上市门槛。对于目前一些企业的红筹架构,相关部门在研究是否可以借用自贸区的特殊地位逐渐把这些企业引入国内上市。
  对于大量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特别是很多公司存在的vie架构,相关部门针对其中的互联网企业有可能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把他们引入国内上市。(中国证券网)

 

  各路资金疯狂 银行资金借道结构化资管产品积极入市
  借道结构化产品
  银行资金积极入市
  节节攀升的A股股指,正令各路资金疯狂。
  牛市氛围中,外围资金正通过多种渠道进入股市。记者获悉,尽管此前被传已对伞形信托收紧配资,但银行资金目前正通过发行结构化的资管产品进入股市,其入市渠道也日趋多元化。
  结构化产品渐成“主力”
  此轮牛市中,市场各方均认可的一个观点是,行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资金入市推动的。去年年底,在市场大幅上涨的过程中,通过银行和信托渠道入市的伞形信托配资更一度是市场主流的配资方式之一。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继光大银行(601818)后,又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将其伞形信托业务的配资杠杆比例调整至1:2,对应的预警线和平仓线仍为0.90和0.85,取消原有1:3和1:2.5的杠杆比率。
  不过,尽管部分银行已经出招对资金入市去杠杆,但据记者了解,在伞形信托渐渐式微后,银行资金正通过发行股票结构化产品的渠道迅速进入股市。
  有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银行发行的投资股市的结构化产品多为银行与私募、基金子公司等合作的形式出现,以资管产品的形式面对客户。在这类产品中,一般由机构提供劣后端资金,银行提供优先资金,而银行客户通过认购产品的优先收益权获取固定收益。
  在这类模式中,银行提供给客户的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大致为6%,而银行和私募等机构从中收取的管理费用约为1.5%-2%,因而相较于券商融资业务中8%-9%的融资成本,通过该类方式配资的资金成本约为7.5%-8%,相对更低。而通过该类产品入市的银行资金给予劣后端的杠杆比例大致在3倍左右。也正因为相对较低的成本和稍高的杠杆,使得这类方式迅速风行,渐渐成为银行资金目前入市的主流。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无风险利率不断下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持续下降,而股市火爆的行情对于银行资金的吸引力非常大,银行通过资金输出获取收益的需求很难被遏制。”
  入市渠道多元化
  事实上,除了伞形信托和发行结构化产品,银行资金入市的渠道正变得更为多元。某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经理向记者表示,银行一直青睐两融受益权的投资,“尤其牛市启动以来,通过投资券商两融受益权的银行资金也非常可观。”
  当然,银行资金入市的渠道还不止于此,通过发行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也成为另一部分银行资金入市的方式。银率网分析师指出,由于股市火爆,各家银行也加大了挂钩股指的保本型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近期挂钩沪深300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明显增加,建议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股指不断上涨,有不少机构已对不断亢奋的市场表现出担忧。朱雀投资就指出,虽然中长期牛市格局未变,但二季度市场调整或不可避免。对于此,银行资金似乎也有所预见。
  前述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通过发行结构化产品和借道伞形信托入市的银行资金占比最多,但银行也已经开始将入市资金的投资进行多元化配置,“比如参与投资打新产品、定增和并购等项目,银行正通过和其他资管机构的合作拓展资金用途并分散风险。”(.上.证)

 

  3月新增人民币存款减少超1.1万亿 分析称或入股市

 

  孙璐璐/制表官兵/制图
  在股市持续的火热行情下,股票融资规模同比大幅上升。根据央行昨日公布的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量数据显示,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80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833亿元,为去年同期的1.85倍。
  此外,3月新增人民币存款同比大幅减少超1.1万亿,其中居民和企业存款同比大跌近8000亿,海通证券研报认为,新增存款大跌或与股市火爆资金入市有关。
  总体而言,一季度直接融资比重继续增加,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499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55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10.8%,比去年同期高2.0个百分点。
  除了直接融资表现不俗外,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样表现抢眼。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3.68万亿元,同比多增6018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增加,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8.3%,比去年同期高24.1个百分点。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解释称,一方面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也在明显下降。
  “我们对300家法人金融机构的3000多家支行作为样本,每月采集占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10%的抽样数据进行统计。最终结果显示,3月末,企业贷款利率为6.32%,比上年末下降1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54个基点。”盛松成说。
  不仅是实体经济的贷款成本在降低,整体的融资成本也在近期政策多措并举下出现下行。盛松成透露称,3月末,企业融资成本为6.83%,比上年末下降1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50个基点。分企业类型看,大型、中型企业融资成本分别比上年末下降19个和20个基点;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成本分别比上年末下降17个和31个基点。
  盛松成认为,企业融资成本下行主要因为融资结构改善和市场利率回落。一方面,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信托贷款等高成本融资的比重持续下降,社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央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降低了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等短端利率,推动企业融资成本持续回落。
  不过,即使股市火爆、社会融资成本下降,但市场普遍认为,3月社会融资总量增速仍处低位,显示融资需求疲弱,一季度GDP增速存在破7%风险,仍需保持宽松政策,以稳定货币信用创造。(.证.券.时.报 .孙.璐.璐)

 

  总理这次座谈会有何不同
  刘杉,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兼任南开大学国经所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MBA导师,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著有《中国再平衡》,《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导语:笔者认为,此次总理座谈会后,政府会尽快采取稳增长措施,并拿出一套复合工具,包括减税等供给型政策,但核心工具是刺激总需求,一是增加政府公共项目投资,二是降准。放松货币政策实际也是量化宽松政策思路,即继续刺激股市繁荣,一方面增加直接融资,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创造财富效应,带动居民消费。
  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发布,市场普遍预期经济增速可能跌破7%。就在国家统计局发布GDP数据前一天,李克强总理召开了专家与企业家座谈会,了解各界对宏观经济看法。
  在发布关键数据前召开座谈会,预示经济数据不妙,中央政府急于征求意见,显然是尽快制定贴地气的稳增长方案。李克强说,要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从目前情况看,政策重心要偏向稳增长。
  导致经济继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结构调整持续进行中。中国经济下行,不仅仅是自家调结构,实际是全球经济调结构的一个步骤,没有中国经济完成调结构,就不会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这样看,就不要指望出口稳增长了。最新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三月出口再度下降,降幅近15%,让一季度出口呈现罕见过山车景象。
  导致经济继续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不振,主要源于两点,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这是房地产长期拐点出现后的必然结果。目前政府还在通过释放各种利好政策来鼓励住房消费,但此举效果有限,不会对稳增长起决定性作用。不管政府如何较劲,投资者认定了房地产已无投资价值,而住房消费热乎劲或许一袋烟功夫就过去了。住房去库存,仍是开发商艰巨任务。二是政府投资减速,经济因素是财政收入吃紧,地方政府融资困难。政治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官商勾结遭到打压,间接造成地方投资项目减少。
  在出口和投资都出现问题情况下,消费更是无法指望。消费扩张本身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如果没有收入增长,怎可能会有消费提速。
  因此,从短期看,三驾马车都在无力前行,经济下滑难以避免。
  从长期看,这是增长要素供给发生变化的结果,也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表现。因此,稳增长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病痛作用,起不到刮骨疗伤效果。
  即便如此,稳增长还要做,这牵扯到就业,也牵扯到“四个全面”,只是宏观调控方式或发生微妙变化。李克强总理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经济增长双引擎。话是这么说,但这个“双发”其实是快慢机。创业与创新是慢功夫,短期不会见效果,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才是真刺激。因此,短期宏观调控或从偏重增加供给,转向增加需求,而扩大总需求最直接办法就是增加公共项目投资。李克强说,要抓紧政策和项目落地,精准增加短板投资,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组合,形成发展新动能。
  这段表述虽然强调了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组合,但重点仍会放在抓紧政策项目落地和增加短板投资上边。说白了,还得靠政府投资,而且需要见效快的政府投资。此前央行批准了三大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这为增加政府投资打下了伏笔。由于财政预算方案已经通过,政府无法增加赤字规模,将政策性贷款变相成为财政投入,就成为简单可行办法。
  同时货币政策会进一步放松。央行14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义货币M2增速为11.6%,低于同期0.5个百分点,也低于12%年度目标。一季度就出现货币供给不足,这显然不是好兆头。M2增速下降,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增长下降,再加上银行表外业务和同业业务减少造成派生存款下降,使得货币增速下降。虽然一季度银行对实体经济贷款大幅增长,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78.3%,同比高24.1个百分点,但新增贷款很可能成为借新还旧的偿债工具,并没有创造增量投资。M2供给不足,未来银行贷款能力会有所降低。因此,进一步放松货币供给,是短期稳增长重要手段。不排除央行在本周内再度降准,以增加银行可贷资金。
  因此,此次总理座谈会后,政府会尽快采取稳增长措施,并拿出一套复合工具,包括减税等供给型政策,但核心工具是刺激总需求,一是增加政府公共项目投资,二是降准。
  当然,放松货币政策实际也是量化宽松政策思路,即继续刺激股市繁荣,一方面增加直接融资,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创造财富效应,带动居民消费。
  由此判断,中国经济触底尚需时日,股市仍具有上涨空间,期间技术性调整在所难免,但大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