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于2月28日宣布,自3月1日起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下调0.25个百分点,这是继去年11月22日至今的三个多月来,央行第二度降息;并且是今年2月4日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简称“降准”)之后,更进一步进入“降息降准周期”的货币宽松。
央行的降息,不但一箭双雕;而且在当前内外经济情势下是必然的选择。在促成降息政策的诸多因素中,避免陷入物价下跌的通缩漩涡,应该还是首要目标。中国内地目前的通缩压力,虽然不像欧元区或日本那么大;但处于历史低位的物价涨幅,却已显示充分警讯。中国内地今年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0.8%,创五年来新低;工业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增率则更是负4.3%,且已连续三十五个月呈现负增长;下调基准利率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营造宽松资金环境以刺激需求,因此都是避免陷入通缩的合理手段。
其次,基于经济基本面表现不如以往亮丽,降息也因此期望能有所帮助。人民币汇价目前已是两年多来最低,但对出口不振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倒是人民币的贬值造成外资直接投资(FDI)下降,再加上地产价格续跌,内需也并没有太大增长表现。今年内地经济增长普遍预期为7%上下;虽说是属于“新常态”下的正常现象,但究竟有别于以往,也因此造成一定压力。央行的降息,一方面创造较低廉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更进一步造成人民币的贬值,两者皆能够提振经济景气。因此,不论是从避免通缩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而言,降息都有其效果。
尤其,如果对照今年一月吹起的全球降息风,就更可理解中国央行降息的不得不然。今年才刚刚过了两个月,全球却已经有十六个国家/地区分别陆续降息,包括印度、丹麦、加拿大、欧洲、新加坡、俄罗斯、以色列、印尼等;当然还有许多国家的央行像澳大利亚一样将利率调降至历史低点,也当然更还有像瑞士、瑞典一样破历史纪录地将利率调降至负利率水准的国家。这种国际金融情势下,中国央行的降息,也因此是不得不然。
只是,就算是必然,一旦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加入降息风潮,全球货币贬值竞赛的可能性就将大为升高;而如果真发生货币竞贬现象,则当然全球都没有赢家,而且也是大家都不乐见的。央行在降息之后,强调人民币不会加入竞贬行列;同时中国又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足以在必要时刻捍卫人民币价位;基于这些状况,央行降息实为一箭双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