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暴动的真正逻辑 中信证券疾呼 “大火燎原”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银行股暴动的真正逻辑 中信证券疾呼 “大火燎原”

加入日期:2015-3-13 8:52:06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金融股大放异彩沪指再创节后新高
  利好刺激银行股引领蓝筹起舞
  银行股“暴动”的真正逻辑
  3400点冲关在望 大小均衡波段为上
  老法师看盘:大象能飞多高?
  郑眼看盘:消息面偏暖 银行股暴涨
  三面伸手热捧 近156亿元资金抢筹16只银行股
  中信证券:银行板块 大火燎原 务必坚决买入
  利好不断 银行股行情继续深入


  金融股大放异彩沪指再创节后新高
  昨日,金融股大象起舞,率领大盘走出前期阴霾,沪指高开高走,大涨1.78%,收盘创下春节后新高。展望后市,机构认为,大盘在3400点一带有一定压力,大盘短线或进入敏感期。
  消息面上,近期财政部相关人士称,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已下达地方存量债务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允许地方把一部分到期高成本债务转换成地方政府债券。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方案将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对银行构成直接利好。
  早盘,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集体高开,带动沪指直接跳空站上3300点,在略微冲高后回抽蓄势整固,并于3300点附近获得有效支撑而继续上行,午后随着上述利好消息的持续发酵,银行盘中崛起,保险、券商热烈响应,带动大盘一波拉升并越过阻力,再创节后新高后略有回落,其后维持高位震荡格局。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349.32点,涨58.42点,涨幅1.78%;深成指报11635.6点,涨110.5点,涨幅0.5%;创业板指报2018.13点,跌0.87%。两市合计成交7327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大一成多,交投热情提升不少。
  利好正在向银行板块集结。金融交叉持牌的余温尚未散去,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又添薪加火。16只银行全线飘红,板块整体大涨逾5%,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盘中数次封上涨停。
  非银金融的表现同样精彩纷呈。四家保险公司高开高走,新华保险临近尾盘涨停;券商也迎来久违的普涨格局,国海证券大涨近6%。
  “大象飞天,小猪坠落”。银行、保险等权重大象起舞,对小板形成挤出效应。创业板、中小板等指数昨日走势相对偏弱;前期热点网贷、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板块纷纷回调。此外,涨幅排行榜上,涨停家数只有18家,不及前期的三分之一。三家银行及新华保险的涨停尾盘也均被打开,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资金持股心态并不坚定。
  华泰分析人士认为,从银行板块涨幅看,主力资金狙击的多是小市值银行股,总市值均超万亿的四大行涨幅殿后,显示资金介入并不十分坚决。目前股指已行至箱体上限,3400点一带上档压力重重。加之全国两会闭幕在即,投资者对利好预期心理也将接近尾声,大盘短线有望迎来敏感期。
  上海证券分析师也认为,大蓝筹后市上涨空间有限。据其介绍,主板经去年底的大幅拉升,恒生AH股溢价指数已经从去年年中的88.97攀升至本月初的122.76,A股由折价11%到溢价近23%。沪港通的开通,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香港市场对A股的引领作用或会日渐加强,A股的高溢价或高折价都不会长期存在。(.上.证 .王.晓.宇)

 

  利好刺激银行股引领蓝筹起舞
  昨日在银行股领衔下,以金融为主力的蓝筹股发起了反击战,银行、保险、券商纷纷发力,助推大盘站稳3300点,截至收盘,沪指涨1.78%,收盘报3349.32点。而与蓝筹表现相反的是,那些在过去一段时间连续大涨的小盘股却在昨日纷纷触及天花板出现大跌。
  从昨日盘面表现上看,银行、保险、券商、新三板、上海国资改革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板块上宁波银行(002142)、南京银行(601009)和兴业银行(601166)3家银行一度在盘中奔上涨停板,虽然最终纷纷在收盘前打开涨停,但是在其领衔下,整个银行板块大涨了5.05%,而在银行板块的带动下,保险板块和券商板块也分别大涨3.22%和2.44%,大盘风向标上证50ETF期权昨日也是看涨期权合约纷纷大涨,看跌期权合约全部大跌。
  “银行股上涨的原因主要是3万亿元存量债务置换的利好刺激,通过存量债务置换可以大大地降低银行的坏账率,降低市场风险利率,减轻地方政府债务的负担。”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分析称,“多只银行股冲击涨停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人气,说明市场的风格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过去3个月小盘股大涨已经积聚了一定的风险,现在银行股再次引领市场为风格转换带来了一定的契机。”
  昨日盘面上跌幅居前的主要是基因测序、互联网、特斯拉、国产软件、工业4.0等板块,这些板块都是此前热炒的题材概念,昨日却出现了集体熄火的走势,而那些前期遭到概念炒作出现暴涨的小盘股昨日也位于跌幅榜前列,如游戏概念股爱使股份(600652),由于要更名悠久游戏,从2月初开始就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截至3月11日,公司股票大涨160.78%,而昨日公司股票则出现了一个多月来的最大跌幅,大跌8.62%,与其相似的小盘股还有湖南发展(000722)、如意集团(000626)、中文在线(300364)等。(.北.京.商.报 .马.元.月 .彭.梦.飞)

 

  银行股“暴动”的真正逻辑
  混业经营“一日游”行情破灭后仅一天,银行股再度“集体暴动”。这一次的导火索,是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确有其事,但规模不是3万亿,国务院只批了1万亿的额度。
  虽然额度一下子缩水了三分之二,但市场还是读懂了这句话背后的核心逻辑。因为用低息而且是期限长的新债去替代高成本且期限短的老债,地方政府沉重的财务负担将得到缓解。如果后续市政债券的发行规则能够完善并且推广,并去替代形式上是企业债券的各种融资平台债券,那么这对银行也有实际的意义——因为银监会现行的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企业债券的风险权重是100%,但公共部门实体债权的风险权重只有20%。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第58条的规定,商业银行对我国公共部门实体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0%。这一条里定义的“公共部门”包括两类:一是除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以外,其他收入主要源于中央财政的公共部门;二是省级(直辖区、自治区)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但是第58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对前款所列公共部门实体投资的工商企业的债权不适用20%的风险权重”。
  也就是说,形式上是企业债券的各种政府融资平台债,在银行账上现在只能参照一般企业债权100%的风险权重计提资本。如果未来地方政府能够自行发债,且逐步替代现有的融资平台债,那么银行的资本负担将大大降低。新释放出的资本空间,则将给面临利率市场化考验的银行更大的战略主动权,银行可以配置收益更高的中小微企业贷款,这不仅符合当下存量资源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也能很好维持住自身的净息差水平。
  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李克强总理一周前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表示,今年要“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财政部去年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自主发债试点的做法,也在明确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里的改革方向——建立地方政府更透明的举债融资机制。这才是解决2009年以来令人头疼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最终途径。
  换句话说,拉长久期降低利率的债券替代方案,会是最终实现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去替代存量的企业债券的过渡方案。而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地方政府的财务负担将得到降低,商业银行也将迎来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好机会。
  但问题是按这种思路走下去,银行会不会重蹈上一轮债务剥离后再度出现债务问题的老路?记者以为可能性极低,因为利率市场化已经改变了基本的游戏规则。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下午也明确表示,今年如有合适机会,央行就将正式放开存款上限。
  这才是银行股“集体暴动”的真正逻辑所在。(.证.券.时.报)

 

  3400点冲关在望 大小均衡波段为上
  昨日银行股强势爆发,带动沪综指反弹;创业板中小板震荡整理,市场风格出现切换。近期银行板块表现抢眼,封闭了指数的下行空间;创业板指数在2000点上方遭遇压力,不过依然具备题材看点和炒作优势。在此背景下,短期沪综指有望挑战3400点,市场风格将趋于均衡。(中国证券报)

 

  老法师看盘:大象能飞多高?
  昨天,一大波新股终于完成招股,二级市场上权重股也很给力,在银行、保险等“大象”再度起飞的拉动下,沪指最终上涨58.42点,以3349.32点报收,涨幅达1.78%。相比之下,小盘股呈现休整态势,创业板略微收跌,出现多只跌停个股。
  既然大盘指数重拾升势,那么问题来了:这一次能飞多高?
  回顾昨日盘面,银行股确实是在进行了充分准备之后主动上攻。前期很多人还以为银行股炒的是有关券商牌照的事情,结果兴业银行(601166)发布公告称,并未直接收购或控股华福证券,只是公司控股子公司兴业国际信托持有华福证券4.35%的股权。
  由此,对银行股的炒作似乎正在演出一场“声东击西”的好戏:昨日传出了万亿地方债置换的消息,令银行股板块全线走高。据媒体报道,国务院批准了一万亿元的地方债置换额度,允许企业在契约精神下借新还旧进行置换。很明显,这样一置换,实际上就是化解了外界担心的政府债务危机,降低了银行不良贷比率,的确对银行股形成利好。
  银行股的走高确实有利好推动。但另一方面小盘股似乎出现疲态。前期小盘股、题材股涨幅非常大。但小盘股和大盘股之间向来存在“跷跷板”效应。如今,“大象”重新起舞,小盘股也就存在调整的可能。
  昨日,小盘股杀跌个股继续增多,对于创业板,我个人的看法是,近期不少小公司年报开始密集披露,即便是有些公布了高送转的公司也有“见光死”的可能,因此创业板不少个股风险或将进一步显现。现在还算相对乐观的是,创业板市场成交额还不错,依然保持在每天700亿元以上的水平,这是比较合理的。但如果后期创业板市场也出现缩量,小股票可能就真的要转弱了。至于“大象”这一次能飞多高,我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暂时难与去年行情相比,毕竟时过境迁,不少利好条件不存在或者减弱了。 (每日经济新闻 张道达)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