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王毅外长在“两会”上的表态来看,“一带一路”将是今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一带一路”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王毅用“独奏曲”、“交响乐”形象诠释了“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而是沿线各国共同参与的事情,可以实现共赢。也因此,他认为该计划与“马歇尔计划”存在根本不同:“一带一路”不是地缘政治工具,不具有政治目的,而是开放合作的产物,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等原则,实现亚洲各国共同发展。
作为全面推进并落实该项计划的主要动力,“丝路基金”在去年底成立,现在各项工作基本筹备完毕。丝路基金发起人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中投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开行等四家机构,其相应的出资比例分别为65%、15%、15%、5%,初期规模计划400亿美元,未来会引入一些有中长期承诺的机构民资。
中国此前已经参与筹备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而与这些金融机构不同的是,“丝路基金”完全是由中资机构主导的,资金主要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钢铁、电力、通信等相关行业领域。但是,丝路基金也不同于主权财富基金,主要偏重所在国国家的产业项目需求,偏重股权投资。用周小川行长的话说,其实是一种PE(私募股权投资),但是回报周期会很长。
这四家机构的合作主要是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比如国开行有大量的境外项目储备资源,中国进出口银行有资金和渠道优势,中投公司有海外投资经验。丝路基金主要是支持一些因缺少资本金而难以获得贷款的项目启动,然后继续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开行跟进发放贷款,中投公司也可以参与一部分股权投资。这种协同投资有利于整合其各自的优势,避免犯错,同时,更强调其非政府主导的色彩。此前,中国的不少海外项目也主要是由政府“搭台”,国开行或其他机构“唱戏”的。
这其实是一项通过丝路基金杠杆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新尝试。首先,这一投资必须有回报,而非外援性或捐赠性的,这可以确保外汇储备的增值保值,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盈利。其次,中国的外汇储备长期以来主要投资于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债券,但投资于实体项目和产业又缺乏途径与经验,因此,通过丝路基金,将外汇储备资金以信贷方式给企业用于长期投资,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亚非拉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建设、资源能源开发等领域,对中国的资金、人员、技术及管理支持有着非常巨大的需求,与此同时,产能过剩的中国企业也有走出去的压力。丝路基金将发挥牵线搭桥作用,促进双方的合作。这与政府支持的开发援助资金是不同的,更类似于商业安排。但当然,这也意味着必然要重视商业回报和风险因素,尤其是需要回避一些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