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晓红 ○编辑 陈羽
2014年的中国艺术市场可谓大幅缩水:除了各大拍卖公司的春秋大拍业绩同时下跌外,中低档拍品流通盘中最具代表性的“嘉德四季”,其2014年的业绩也缩水到2007年的水平。此外,历来有“书画大省”之称的山东等地一级市场,也已相继陷入长达一年多的萧条期,表明行情调整已经触及中国艺术市场的基础。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资金撤离导致的现象,而对2015年艺术市场的“钱景”,他们也不敢乐观。不过他们预期,艺术市场一定会加快转型的步伐!
艺术市场遭遇寒流
南希女士进入画廊产业至今已整整十年,她是一级市场小小的缩影。谈到2014年的生意情况,她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以前我们生意好的时候,每个星期都在卖画。甚至曾经有连续7天都有销售的情况。2014年我们画廊的业绩没有前两年好,客户也没有前两年那么感性——聊一会儿就会果断下单。不过整体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常年耕耘在一级市场的她,在2014年还是明显感觉到了丝丝寒意。和其有同感的金汐女士,所在的凤凰艺都画廊是上海红坊艺术园区的老画廊,身为经理的她在赶往机场的路上接受记者采访,她向记者坦言:“我们2014年情况还好,因为我们一直都做得比较稳当,所以我们的客户也跟着我们一直在收画,不过我们的销售情况确实比2013年有所回落,大概回落了10%-15%。”
二级市场也是如此。据雅昌市场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2014春季,中国艺术市场因市场中资金紧缺,高端精品释出量减少,成交价千万元级别以上的拍品数量减少。2014年春四大拍卖行(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千万元级以上的作品共有116件,成交总额27.21亿元人民币,同比2013年春降低了1.23%。2014年秋季,举办拍卖会的公司数量、拍卖会数量、专场数量、上拍数量等同比2013年呈现不同程度地增加,但成交规模却下滑,成交总量同比减少13.19%,成交总额同比下滑13.76%,为287亿元。香港佳士得、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等主要拍卖公司的成交额均有下跌,同比跌幅分别为23.26%、30.7%、28.7%、13.7%、32.4%。
资金萎缩影响市场信心
数据显示,中国艺术市场前两年牛气逼人,其实是外部资金持续涌入所致。其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3个繁荣周期,先后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与2011年欧债危机而画上句号,可见其与金融形势密切相关。而2012年至今的这一轮调整行情,则伴随着政府力推的去杠杆化措施。当时许多人预期这一轮调整行情将历时2年,但是,调整行情至今仍然看不到尽头,2014年艺术品市场仍然呈现整体下滑的态势。因此,资深老买家以及跃跃欲试的新买家对艺术市场采取观望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长期以来源源不断流入的新资金,因此而趋于萎缩,让艺术市场资金吃紧。问题是,资金趋紧不仅令买家裹足不前,使高价拍品面临巨大压力,反过来也影响了委托方的信心,使他们对市场也抱着观望的态度,不肯轻易将自己珍藏的精品委托拍卖。而这又导致拍卖场上精品难得一见,让外部资金更不愿意轻易入市。对这种恶性循环,市场专家、中央美院教授赵力认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调整,调整里面包括艺术家核心名单、交易名单还有价格的整体变化。今年整体的高价作品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规模性的、平均价格成交的作品。”
宏观政策影响艺术市场
中国艺术品市场虽然交易规模并不大,但被众多机构与私人买家看作投资理财的市场,因此宏观经济走势与其密切相关。据雅昌市场监测中心对相关数据的跟踪与分析,显示货币供应量与艺术品市场自2010年6月开始呈现一致走势,而2014年,二季度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为8.9%,到四季度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3.2%,明显低于2013年的同期水平。狭义货币供应量反映现实购买力,现实购买力下降使得市场资金略显紧张,买方更趋于谨慎,四季度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艺术市场会加速下沉。最终,2014年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同比下降14%,是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
事实上,资金面的紧张引发了央行出台了“救市”政策,在11月21日宣布降息,同时,中央政府在财政政策上配合以对铁路与轨道交通的大举投资。这却引发了股票市场迎来一波暌违已久的“牛市”行情,12月5日沪深两市成交额一度突破万亿。不过,这对艺术市场却产生了虹吸效应,以投资获利为目的的热钱都去了股市。北京匡时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谈起艺术市场缩水的主要原因时指出,参与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受到的影响,“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这样,股票好艺术品市场就不好,股票市场不好艺术品市场就好,这是一个必然的联系还是巧合?”
对此,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专家龚继遂也表示:“由于目前艺术品市场产品从投资角度讲依然处在更新换代的盘整阶段,而股市的利好形势和随时可套现的交易特点,会持续与投资驱动型的艺术品市场资金形成竞争关系,甚至会有相当多的艺术品投资者急于套现,转向股票市场。”
中美资金流的微妙变化
不仅如此,2014年还出现了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之间发生了一个长期性的转折:进入21世纪后,来自美国的资本大规模持续地流入中国的态势发生了变化,经济逐渐复苏的美国吸引了全世界的资金,而中国却成了资金流出国。这种资金流向的逆转最明显的指标,就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发生逆转,其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升值压力不仅缓解了,甚至在2014年出现了短期的贬值。展望2015年,这种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态势很可能长期化:因为美国的重要数据显示其经济已经复苏,未来其央行将采取加息措施,资金从中国向美国的回流会加速。
这也反映在两大国际拍卖巨头佳士得、苏富比的拍卖数据中。过去20年,中国艺术市场的快速成长,伴随着上述外资持续流入中国的现象,在他们的统计中则表现为亚洲区的销售额以及亚洲客户的交易额的持续增长。但据他们先后公布的2014年度业绩报告,这两家公司都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他们在亚洲的拍卖业绩都出现了下滑:佳士得在亚洲的拍卖成交总额达8.44亿美元,同比降低10%;苏富比亚洲区成交总额超过9亿美元(70亿港元),下跌3.4%;不过,他们的亚洲客户全球竞拍成交额却有所上升:佳士得的亚洲买家在全球拍场中的拍卖成交额增长18%,苏富比则宣称其中国地区客户在全球拍卖中交易额逾10亿美元。可见他们在欧美的成交则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其全球销售业绩都刷新了历史纪录:佳士得全球成交总额达84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7%;而苏富比仅拍卖部分的全球成交总额就达6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18%。
市场转型期待洗牌
经营画廊已有10年的南希认为,从2013年开始发现身边出现了很多油画买家,其中主要是中国35岁到50岁有实力的藏家,他们是真的了解油画艺术的。正如赵力所指出的:“一级市场即画廊市场目前比较活跃,因为价格稍微低一点,那么整个的市场活跃度就会有;年轻艺术家的出现带来了更多新的艺术资源和比较便宜的价格或者有增长性的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活跃度是非常重要的。”
确实,尽管市场低迷,但还是有许多板块的表现可圈可点,如古代书画、古籍善本等持续坚挺;瓷器杂件在内地拍卖业绩虽然继续缩水,但在境外却连创天价;近现代书画总成交额、单件成交价格继续缩水,但仍然撑起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近来十分火热的当代水墨,虽然也遇到瓶颈,但其领军人物徐累的作品成交价跨越千万元台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艺术板块虽然继续低迷,但其中年轻艺术家板块受到跨越一级市场而二级市场界限的追捧而形成一股热潮,其中领军的“70后”艺术家贾蔼力作品也拍出千万元级成交纪录。
2014年的艺术市场表明,对于艺术市场的涨跌兴衰而言,资金就像人体内的血液一样,须臾不可或缺。但是,资金又是流动的,效率和利润是驱动其快速运转的动力,因此会流向股市、流向此欧美市场。可见艺术市场本身必须要有活力,才能对资金有吸引力,还要有造血能力,才能吸引资金持续流入。难怪那些具有前瞻性的业内人士期待着艺术市场转型,尽管这意味着代价高昂的洗牌,但洗牌会带来新的资金与新的机会,并最终盘活在萧条期沉淀下来的资金,恢复艺术市场的造血功能。来源上海证券报)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