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蓄势资产证券化万亿盛宴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券商蓄势资产证券化万亿盛宴

加入日期:2015-2-27 4:04:59

  注册制“风口”来临 资产证券化业务迎井喷

  自2014年以来,券商资管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其中资产证券化业务也逐渐成为券商创新的亮点。不少券商人士认为,在当前多层次金融体系的搭建过程中以及企业庞大的存量资产亟待盘活的背景下,资产证券化正在呈现常态化发展,同时证券公司作为该金融创新产品的承销商,将大有可为。

  1月30日,银监会创新管理部主任王岩岫表示,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6万亿元,资产证券化市场在2014年已经达到近4000亿元规模,今年可能还会有飞跃式成长。另有媒体消息称,目前央行正与市场机构沟通,拟取消银行间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批制,转而采取注册制,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这也意味着,监管制度的放松,将极大刺激今年资产证券化的发行需求。

  “目前监管制度方面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监管环境的逐渐放开以及银行需求的提升,有望进一步打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市场空间,过去收益微薄、发行困难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深圳某券商人士表示。

  需求井喷发行主体意愿“由冷转热”

  数据显示,2014年银监会监管体系已有66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上市,发行规模达2819.81亿元,远超2005年试点以来发行规模总和。其中,2014年3月21日由招商证券(600999,问诊)牵头主承销的招商2014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及招商2014年第二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同日同一时段招标,以153.89亿元的总规模刷新了我国单次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纪录。

  “2014年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激增,资产类型丰富,产品结构创新及投资群体多元化等多方面都值得载入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史册。”招商证券投资银行总部创新融资部总经理胡晓和分析,过去一年,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井喷发展并非偶然,而是由于监管环境的逐渐放开、银行需求“由冷转热”以及投资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意愿的提升等多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

  “实际上,目前利率市场化大趋势下,银行传统存贷差的利差收入削薄,收益通道正在发生转变,加上监管部门对银行非标资产的严格限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银行更多通过资产证券化这类产品来提高收益。”胡晓和分析,由于股权融资难度相对较大,资本充足率受到限制,银行要保证利润、规模的稳步扩张,必须通过将信贷资产打包出售,将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转变为中间业务收入。

  另有银行投行部门人士认为,当前银行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需求量较大,尽管从试点转为常态化发展阶段,打包的基础资产基本为优质资产,但后续银行需要挖掘更多渠道来盘活调节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而资产证券化将会是一个较好的选择。“通过不断产品创新和发行、积累一定项目和市场经验之后,未来通过项目实现会计出表,并通过项目获得收益将是银行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最主要需求。”

  胡晓和表示,银行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力投资者,今年以来主动认购热情显著上升,保险、基金、券商和信托等机构投资者等也积极尝试参与认购,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以招商证券牵头发行的项目为例,2014年3月份发行的“招商一期”招标总规模77.02亿元,投标总额108.08亿元,全场投标倍率为1.40倍,9月份“招商三期”招标总规模86.95亿元,在市场化销售的原则下实现投标总额144.93亿元,全场投标倍率达1.67倍,到11月份“兴元三期”招标总规模60.51亿元,投标总额达155.32亿元,全场投标倍率达2.57倍,各类投资者主动认购意愿显著提升。

  券商加码创新 机构争抢新蛋糕

  不少机构人士认为,由于政策力度的加大、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今年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将会出现崭新局面。一方面,产品发行明显加速,规模将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基础资产多元化,但以信贷资产为主,且以优质资产为主。有机构预测,今年资产证券化市场有望迎来万亿规模的发展空间。

  券商机构普遍认为,目前中国存量贷款总量较大,资产证券化规模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较大,2015年将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加速推广年。平安证券研究报告称,截至2014年底,中国存量贷款总额高达81.68万亿元,而2014年底银监会监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存量规模仅仅2500亿元。企业资产证券化方面,未来诸多地方政府可能需要将已形成的存量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项目进行盘活,且这一需求规模不小。平安证券认为,资产证券化发展良机已至,预计2015年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就有望破万亿。另有乐观者预计,中国资产证券化未来潜在规模将超数十万亿。

  1月30日,王岩岫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第三届年会上透露,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已达16万亿元,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去年近4000亿元,今年可能还会有飞跃式的成长。“当前资产证券化的需求主体范围正在从大型国有银行为主扩大到所有股份制银行,包括农合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汽车消费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等。”王岩岫分析,我国可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有近90万亿元的规模,由此形成重资产的负债结构,对银行的资本金、存贷比、贷款集中度都有压力,银行对于通过盘活信贷资产从而调整结构、促进转型的需求非常迫切,同时广大保险机构也急需大规模优质稳定收益的长期资产,两者需求趋同。

  目前不少机构已经开始提前把握资产证券化发展节奏,抢先布局市场,其产品创新也颇具亮点。比如,招商证券招商银行(600036,问诊)、华润信托合作,推出国内首单以银行信用卡分期应收款作为基础资产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丰富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类型。相关统计显示,国开证券以933.08亿元的承销额排市场第一,中信证券(600030,问诊)以810.63亿元承销额排市场第二,国泰君安证券236.11亿元排第三,招商证券224.13亿元排第四名,中金公司排第五名。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上市股份制银行的承销情况来看,其承销商主要选择上述排位靠前的券商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城商行等中小型银行有时会选择如第一创业证券等中型规模的证券公司。

  “不过,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家券商为拓展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券商很难以一个公允价格进行收费。各家银行对于准备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准备差异较大,其资产规范性、基础资料的齐备性均需要进一步加强。”胡晓和坦言,信贷资产证券化需要常态化发展,各个机构的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需要更加有序化,监管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让市场决定相关产品的设计结构及供需。

  注册制“风口”来临 资产证券化驶入快车道

  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市场而言,监管环境的放松正在成为大势所趋,而业内热议的注册制也有望加快落地。据媒体消息,近日央行正在为推行资产证券化注册制征求意见,而这也是自银监会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行备案制并发放首批27家银行开办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之后,资产证券化市场迎来的又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多位券商人士认为,当前的资产证券化市场正在经历政策逐渐松绑、监管逐渐放松的新阶段。自去年11月,证监会和银监会分别发布《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以及《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明确要求证监会主管资产证券化项目和银监会主管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施行备案制。

  由于此前审批制的试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审核速度日益提升,大大加快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有券商人士表示,去年进入下半年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审核发行效率明显提速,仅9月1日-9月22日期间招标发行了10单资产证券化产品,总规模超过363.58亿元。随着监管审核效率及发行规模的提升,对主承销商市场化销售及定价提出了更高要求。

  业内普遍预期,注册制的推行将极大简化资产支持证券的审批流程,一定程度上将会大大刺激资产证券化的发行需求。有券商人士认为,原本从审批制到备案制已经大幅提高发行效率,而注册制的推行,更会将流程缩短,审核提速将考验承销商销售及定价能力。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