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2月12日电(记者 张钟凯 程露 夏晨)凭借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增量提速,中国在2014年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新年伊始,“一带一路”的规划图日益清晰,新的海外掘金机遇涌来之前,出海的中国企业却频遇“风浪”。
近一个月来,多个中国企业海外投融资项目遭遇挫折。中国交建集团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险些被拒;希腊新政府决定重新评估与中远集团合作的港口建设协议;墨西哥政府叫停中墨合资的“坎昆龙城”项目。质疑、竞争、变故……面对复杂的海外局势,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
英国华誉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沙学文在日前举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上指出,除了基础设施上的互联互通,21世纪海上丝路的成功互联需要更深层次互联互通性,即理念和标准等软件层次的互联互通,而企业正是这些软件层次的重要体现者和载体。
“企业将在促进海上丝路沿途国家的互联互通性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做好面对更多挑战的准备,这些挑战不仅仅来自于财务或管理方面,还要懂得让自己经营的公司被所在对象国的社会和人民都接受。”沙学文说。
在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看来,以投资东盟的企业情况来看,投资环境不稳定、不了解政策规则、缺乏有效商务渠道和合作伙伴、恶性竞争、盲目投资和贸易投资壁垒等是制约企业海外发展的主要因素。
马来西亚发林集团主席丹斯里林玉唐认为,中国企业往海外发展,需要加强与当地企业的交流和合作,“比如东盟国家的多元市场和社会环境赋予东盟企业特殊的市场应变能力,这有利于帮助中国企业应对海外发展的盲点和挑战。”
作为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推动者,中国交建集团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经理张保中认为,企业出海前首先要做好心态上的准备,“要以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来检验和推进项目发展,以身作则,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全球经济正处在后危机时代,政府并不是项目唯一的利益相关者,盈利也并不是首要目标。海外投资的企业的发展目标需要与东道主国家的发展目标相联合,从而保证项目的持续盈利性与可接受性。”沙学文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穿亚欧非三个大洲,沿线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不同的市场规则和标准体系也为企业进入新的市场造成困扰。
2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会议指出要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努力使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立得住、有权威、有信誉,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证”。
在张保中看来,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成功获批是他们坚持流程上的专业性,做“国家项目”,而不是“总统项目”。
“无论和政府间关系如何,通过严格的经济、环保、社会等标准体系展现项目的质量和优势,全方位符合对方国家的标准要求是海外合作的王道。”张保中说。(安蓓、康淼、李慧颖参与采写)
作者:张钟凯 程露 夏晨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