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圈钱市成本轮行情主基调
《红周刊》特约作者 玄铁令
中国股市向来是政策市。政策市的终极底牌是什么?答案是股权融资。上周,高层提出股市新功能——“使企业杠杆率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直接融资逐步降低。”说白了,就是通过股权融资,降低信贷资金占企业负债的比重。
当下,中国银行体系已是超负荷运转。截至去年11月末,中国银行业境内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165.53万亿和153.49万亿元,同比2007年年末增加两倍多。
153万亿负债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个国民背负了12.25万元的负债。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现在问题来了——当全国居民人均负债合计为6年收入之时,股民人均负债的杠杆还能加多大?
1月22日,融资余额再度回升到了1.1万亿元上方。也就是说,如果将融资买进视为股权的买进融资,则股民已为此付出了1.1万亿,虽然这种付出可能是来自杠杆,即为了卖出而买进的负债式投资。
目前,证券市场交易保证金余额虽然突破万亿大关,可是,股民户均不到万元。也就是说,即使股民增加杠杆,那也是穷人增加杠杆。真正要加杠杆且有加杠杆空间的,是拿着基民资金的基金,还是拿着险民资金的保险,还是拿着养老金的社保?抑或是更为凶险的存户资金的银行?金融机构加杠杆的空间肯定有,但是,一旦失误,后果却不堪设想。
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杠杆已大,所以,管理层很在意融资融券中是不是有金融机构资金绕道进入。1•19暴跌行情本质上是一次消防演习,是管理层提前为金融机构入股市降杠杆。
再进一步说,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大量入市,股民在借钱炒股之余,还得借钱为企业降杠杆,太难。但是,再难的事,只要有暴利,都有人敢干。前提是只要股指敢涨,股民就敢加杠杆。可是,一旦股市下跌,则去杠杆的速度更为急剧。这就是本轮行情最为凶险之处。
理性地看,目前融资狂潮不会迅速到来,毕竟股市才涨半年,从股民休养生息时间上看仍不够。可是,如果地方政府负债继续恶化,楼市销售再度变冷,扩容潮和减持潮可能同时到来。如果结局真是快牛迅速走完,然后重新沉寂,这可能是多输格局。■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