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创新基金会 拟助推前海蛇口自贸区升级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绿色城市创新基金会 拟助推前海蛇口自贸区升级

加入日期:2015-12-8 4:39:17

  见习记者 王帆

  本报记者 卜凡 深圳报道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将在“十三五”期间谋求绿化。

  12月5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暨首届绿色自贸区活动周(以下简称“绿色人居论坛”)中,深圳前海管理局局长杜鹏指出,前海蛇口自贸区坚持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较低的环境代价支撑高质量的经济增长,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绿色人居论坛上,招商局集团牵头发起成立了致力于打造前海蛇口自贸区城市升级平台的“绿色城市创新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

  对此,招商地产首席绿色低碳官胡建新表示,我们的基金会成立之后,第一件事是推动前海蛇口自贸区向国家申请“绿色自贸示范区”。

  前海蛇口的绿色路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在绿色人居论坛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指出,深圳的创新活力,一方面源于改革开放的基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适宜的人居环境,这种环境应该在前海蛇口自贸区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同样表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中国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核心就是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盼望前海蛇口在这一转型的过程重再迈出重要的一步,做出示范。

  在绿色发展的具体的突破口上,李俊峰和江亿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建筑节能。李俊峰指出,中央提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虽然不可能在整个区域实现,但至少应该建造几个标志性的建筑,引领全国的发展方向。

  资料显示,招商局集团位于蛇口片区的南海意库办公楼,在2013年获得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目前每平米每年的用电量约为81.8千瓦时。

  江亿则认为建筑的能耗水平可以更低一些,即每平米办公建筑每年用电量不超过70度。建议以此作为硬性指标来指导前海蛇口的建筑建设。

  从今年7月30日以来,前海蛇口自贸区正在加快建设“自贸新城”。这是前海开发五年多来,首次明确提出要“造城”。据前海蛇口自贸区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入驻前海蛇口自贸区的企业已达到54133家。

  这意味着控制建筑能耗对实现前海蛇口自贸区的绿色发展意义非凡。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日前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全国终端能耗的比例是10%,现在已经跃升到了26.5%。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吴晓莉指出,前海和蛇口两个片区处于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路径去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前海侧重系统建筑,应一步到位,系统性地组织起相对技术最优的方案;但蛇口要更多考虑技术与社会解决方案的整合。

  搭建合作平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基金会由前海蛇口自贸区的重要参与者招商局集团牵头发起,并获得前海蛇口自贸区管委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支持成立,定性为非营利性、非公募基金会。

  胡建新透露,基金会的首期启动资金暂定为1000万,参与出资的公司包括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地产和招商新能源等企业。基金会作为介于政府、企业和市民之间的非政府组织,扮演的是“纽带和润滑剂”的角色,希望能为前海蛇口的绿色城市升级搭建一个合作平台。

  具体而言,前期基金会将服务于前海蛇口“绿色自贸示范区”的建设,后续则会扩展到中国其他城市乃至全世界范围,搭建城市升级产业链的绿色创新、推广、交流与服务平台,促进区域以及世界城市升级的绿色创新与实践。

  在具体定位上,基金会的支持方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产与消费处主任Arab Hoballah介绍,基金会首先应发挥的是研究领域的功能,搜集和研究绿色城市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未来的方向是打造智库,把相关专家资源纳入其中;另一方面,则是扮演“孵化器”的角色,吸引中国年轻的研究者。

  据悉,该基金会是响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源节约型城市”全球倡议而成立的其中一个国际分支组织,因此,基金会也将获得来自联合国的全球网络平台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按照国际惯例,基金会的未来运营将可能独立于招商局集团之外。

  Arab 称,“我们的中期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基金会,通过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以及不同的合作方资源。”更长远的目标,则是输出“中国经验”。尽管各地已经有了各种关于绿色城市的经验,但究竟何为绿色城市尚无定论。希望中国在向国外学习的同时,也能给世界传播自己的经验和技术。

  作者:王帆 卜凡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