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应着力“补短板”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供给侧改革应着力“补短板”

加入日期:2015-12-30 2:31:2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生产总量快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重要基地,保障了较充裕的商品供应,同时出现了供给结构失衡。

  一方面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纺织、服装等行业供应过剩,大量库存积压;另一方面存在许多供应和服务短板。比如环保能力严重不足,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停车场所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养老、托儿、医疗等民生服务不足等。即便是在一些供应严重过剩的轻纺、食品等行业,也存在诸多供应不足。主要表现为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所以才会出现大量购买力涌入境外市场,大量采购奶粉、手袋、马桶盖等商品。此外,在发动机、芯片、大飞机等高端技术产品与核心技术产品的供应能力方面亦有很多缺失。

  供给结构的严重失衡,在许多方面与消费需求不相匹配,不仅形成僵尸企业,大量浪费人、财、物等宝贵资源,而且使得城乡居民多方面需求难以满足。决策层提出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借此增加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商品与服务供给,扭转中国供给结构失衡局面,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般而言,进行供给侧改革,实现供给与需求平衡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用“减法”。即通过市场机制与行政手段,迫使过剩产能退出市场。这种途径虽然也能够实现供求平衡,但其副作用大。主要是关停企业不仅势必导致行业需求互减,由此减少工资性收入,增强居民储蓄倾向,萎缩总量消费,致使供应过剩更严重。

  此外,减法去产能,还会因为相关企业关停而引发税收下降,弱化财政支付能力,产生诸多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

  还有一种供给侧改革实现途径是用“加法”,即针对当前供需失衡的主要问题,补足供应短板,进行产业升级,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增加有效供给。比如我们大规模地进行环境保护建设,进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民生需求设施建设,进行核心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建设等。这种实现途径的最大好处是增强供给短板,增加有效供给,在满足多方面消费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强大投资性需求,消化钢铁、有色金属、水泥、汽车等方面的产能过剩。将许多因为总量需求不足而效益低下的所谓“僵尸企业”拯救出来。譬如,如果前段时期所批复的补充供给短板的投资项目能够全面迅速开工,超过10万亿元的投资入市,势必产生巨量钢材需求,缓解甚至消除当前钢铁供应过剩局面,这也就避免了相关企业关停、职工下岗、财政减收、银行贷款风险。因此,补短板和产业升级的加法,是一种正能量效应显著、能够操作设施、各方面皆大欢喜的供给侧改革实现途径。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