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宛男:保险资金有望担当2016A股主角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贺宛男:保险资金有望担当2016A股主角

加入日期:2015-12-26 7:57:50

  在A股市场,只有险资和社保才是真正的长期资金,如果保险资金真能“扩大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则对股市理念和股市文化的改变当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敲定资本市场五大任务;次日,履新不久的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又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吹风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明年发展资本市场的五项重点工作。

  方星海所述五项重点工作,一言以蔽之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加股市债市供给。具体表现在五个市场:1、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板(方强调“明年一定要推出”);2、新三板,包括新三板内部分层和向创业板转板(方强调“大幅增加挂牌公司数量”);3、区域性股权市场,如上海已推出科创板;4、股权众筹融资;5、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股市债市加快发展,多层次市场全面开花,资金又从何而来?国务院常务会议是这么说的:“促进投融资均衡发展。逐步扩大保险保障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规范发展信托、银行理财等投融资功能。”言外之意是,保险保障资金、信托资金、银行理财资金,都可能有序有法有监管地加以引导,逐步投向上述五个市场。

  在这里,最值得期盼的是保险资金。现行法律法规规定银行理财、信托资金不得进入股市,这一道禁令突破绝非易事,更何况,今年6月股灾问题就出在这里。保障资金主要是社保基金和养老金(企业年金数额太小),前者早已入市,后者作为基本养老保障那是老百姓的养命钱,虽然“万亿养老金整装待发”“箭在弦上”之类的标题频频见诸媒体,真要入市,前提是建立风险防范制度和问责制度,否则一旦出现亏损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保险资金就不一样了。据保监会统计自今年10月底的数据,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余额为10.6亿元,其中银行存款2.42亿元,占比22.8%;债券3.71亿元,占比35%;股权和证券投资基金1.49亿元,占比14%,其他投资2.99亿元,占比28.2%。而按照相关规定,股权和证券投资基金即权益类投资占比可达30%。且今年7月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放宽了投资蓝筹股的监管比例,明确“投资权益类资产达到30%比例上限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动作最快的宝能系,正是以此为发端,7月10日、7月24日、8月26日,旗下前海人寿长驱直入,三度举牌万科A,此时万科股价才14-15元;随之,安邦保险也频频举牌,将金风科技欧亚集团同仁堂等上市公司尽收囊中。数据显示,今年A股市场有36家公司被不同的险资举牌,已经超过过去5年的两倍多,单12月份就有9家公司被险企举牌。目前保险公司共持有571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至少有5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为保险公司。

  然而,多少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举牌者多为安邦保险、前海人寿、阳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国华人寿等中小公司,国寿、平安、太保等上市的大型保险公司极少举牌。个中原因,除了有论者已经提到的,这些中小险资大多通过利率较高的万能险(通常在6%左右)以吸引投资人,从而实行弯道超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的透明度远较上市险资为低。如宝能系400亿元巨资举牌,对其资金来源就有多种说法和猜测。而在日前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信息披露准则第3号》,要求举牌上市公司必须说清资金来源之后,类似的弯道超车难度增加了,已上市的大型险资在国务院关于“逐步扩大保险保障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的号召下,投资股市的力度则会有所加强。以中国平安为例,其高成本的分红险(46.8%)和万能险(27.1%)合计近四分之三,在当前银行后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之际,为了支付投资人5-6%的年化利率和分红,同样需要在资产配置上投资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的蓝筹股(包括参与国企改革),而目前其权益类投资的比例才占17.5%,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A股市场,只有险资和社保才是真正的长期资金,其他诸如公募、私募充其量不过是大散户。如果保险资金真能“扩大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则对股市理念和股市文化的改变当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编辑: 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