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内最后一批新股认购爆棚平均中签率创新低
在注册制来临前重温这些年被否决的IPO
现行发行制度正式谢幕 新股真空期至少将有两三月
新股申购指南及中签收益查询
年内最后一批新股认购爆棚平均中签率创新低
年内最后一批新股中签率出炉。作为2015年新股压轴戏,7家公司网上网下认购掀起年内最高潮。网上平均中签率为0.19%,网下获配比例为0.042%,双双刷新年内新股中签率的最低水平。
网上打新热情高涨。本轮新股的网上中签率多在0.2%左右,久远银海(002777)的中签率最低,为0.14%,井神股份(603299)最高,为0.25%。7家公司的网上平均中签率为0.19%,相比于此前一批的0.26%,中签率下降近三成。
网下中签率也在走低。7只新股的中签率分布区间为0.035%至0.051%。盛天网络(300494)的网下获配比例最低,乾景园林(603778)最高。7家公司网下平均中签率为0.042%,与前一批的0.051%相比,环比降幅约两成。
对于网下配售对象,盛天网络、久远银海等4家公司采用了等比例的配售方式,公募基金、险资与个人投资者等三类认购对象的配售比例大体一致;乾景网络、通和科技在网下配售时更“照顾”社保、公募、险资等优先配售对象,配售比例远高于C类投资者。以乾景园林为例,其A类、B类投资者的网下获配比例为0.06%,而C类仅有0.012%。
冻结资金规模也略超市场预期。7家公司网上合计冻资1.135万亿元,网下合计冻结资金5684亿元,网上网下合计冻结资金1.7亿元。 (上.证.王.晓.宇. )
在注册制来临前重温这些年被否决的IPO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做出决议,将在两年内授权对拟在A股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度,尽管市场早已对此呼声不断,仍有人担心注册制推出后,大量企业轻松上市,优劣难辨。上市企业在哪些方面最容易出问题?从历年企业IPO被证监会否决的原因中也许可窥一斑。
新股发行(IPO)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即将实行的注册制,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权力逐渐从政府部门过渡至市场的过程,这一过程从企业历年IPO通过率的变化中也能体现出来。
据公开信息统计,从2006年至今的9年中(2013年除外),实际通过率(包括主动撤回情况)超过69%,而在2006年~2012年之间,平均IPO实际通过率仅为60%。从最近几年来看,企业申请IPO被否的概率也在逐步降低,分别为2011年20.9%、2012年16.4%、2014年8.3%。
不仅IPO被否概率在降低,证监会发审委否决企业IPO的原因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在近十年中,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独立性、规范运行和募集资金问题是IPO被否的几个最主要原因,合计约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余涉及较少的原因还包括会计核算、信息披露以及主体资格等。
据证券时报·莲花财经(ID:lianhuacaijing)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5家企业IPO未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从今年的IPO被否情况来看,持续盈利能力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过,很少有企业是因为募集资金上的问题被否的,相反,信息披露问题则成为今年企业IPO被否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飞鹿股份、佳化化学以及壮丽彩印等企业,都被证监会指出在信息披露上存在问题。
自2010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开始公布部分IPO被否企业的否决原因,2015年开始不再直接公布否决企业IPO的原因,而是披露审核过程中的聆讯问题。据统计,2010年以来,证监会共披露了174次企业IPO被否决的原因(包括聆讯问题)。其中2010年43家、2011年70家、2012年40家、2014年6家、2015年15家。
致同会计事务所今年年中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公布了IPO被否原因的169家企业中(该报告数据截至今年5月),94家涉及持续盈利能力问题,40家涉及独立性问题,22家涉及募集资金问题,25家涉及规范运行问题。
持续盈利能力上的问题,一般包括盈利来源集中、业绩大幅波动、盈利质量不高、经营模式重大变化、核心竞争力缺失、原材料供应受限等方面。以今年的龙软科技为例,公司在过去3年中,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都逐年大幅下滑,而应收账款则逐年增加,最近一年的税收优惠占利润总额比例高达88.73%。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则是独立性,这主要包括关联交易、同业竞争、资产完整性等。很多企业会忽视关联交易中的公允性,这通常体现在长期大额资金占用不提利息,关联股权转让按注册资本转,无偿占用发行人资产等方面。
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对投资者通过公开财务资料判别企业质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证监会也将对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会计核算和规范运行等问题也都需要重点关注。(证.券.时.报.网.方.海.平)
现行发行制度正式谢幕 新股真空期至少将有两三月
本报讯昨日沪深两市再度携手低开,盘中虽然券商、房地产、建筑建材、煤炭等权重板块表现低迷,但受益于互联网、软件服务、石墨烯、基因概念等题材股回暖带动,市场走出震荡触底反抽的走势,最终大盘以带有长下影的十字星报收,量能有所萎缩。而创业板则逆势翻红。市场虽然震荡基调未改,但个股做多意愿开始逐渐回暖。
市场分析人士据记者表示,2015年度最后一只新股高科石化(002778)昨日申购完毕,未来两三个月时间内,将是新股发行“真空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资金不再分流、抽血机暂时不在的市场,将是投资者紧紧而专注各种题材热点炒股好时机。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甚至认为,牛市在2015年年底已提前启动,整个蓝筹股的春天已经到来。
真空期至少将有两三月
年内最后8只新股本周三、周四进行申购,这意味着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将正式谢幕。从明年开始,新股发行将按新规申购,主要包括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新股发行采用市值申购方法等,“新时代打新”将进入“买彩票模式”,在此之前的未来一段时间将是A股市场IPO发行的真空期。
不过,从目前排队上会的公司数量来看,2016年新股发行压力依旧较大。“等第三批发完之后,老规则下的新股已经发完。目前可以期待的是,证监会出台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正稿,以及证券业协会出台的细则将很快公布。”华创证券债券团队表示,股权融资十分迫切,明年的新股发行应该不会等待很久,但由于新股发行先要按照市值配售新办法征求意见后才能通过,而且新股还得补充年报,因此预计这段真空期时间大约在两三个月时间以上。
德勤也表示,监管机构很大可能会适度为新股发行活动提速,这意味着明年大约有380只到420只新股发行,融资额会达到2300亿至2600亿元。根据德勤统计,A股巿场2015年共完成220宗IPO,集资1588亿元。由于新股发行向注册制转变的路径已明确,在明年4月份的年报更新及8月份半年报更新时间窗口到来前,最可能迎来新股发行高峰。
李大霄:牛市已提前启动
本周三,广州私募机构金本卫资本召开了2016年度投资策略会,金本卫资本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胡明哲接据记者专访时认为,尽管9月底以来A股出现了一轮有效反弹,但从宏观数据如CPI与PPI的差额等情况看,当前的市场基本面除了GDP的增速下滑毋庸置疑外,其余因素仍存在不确定性,这导致部分题材股已进入泡沫区。从市场本身看,流动性宽松在货币政策的支持下仍将得以维持,但美国、日本经验显示,利率下行能带来高股息率下的资产配置欲望,但并不能与股市估值回升直接划上等号,本轮A股反弹过程中的量能萎缩也证明了市场仍仅是存量资金的博弈,仍在寻找新的契机推动估值的修复。“综合来看,我们不认为在当前的条件下A股已具备了迅速重新启动牛市的能力,但由于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季度作为政策密集期是值得予以一定期待的,所以我们更愿意将接下来的市场定义为‘跨年度’式的行情。”
不过,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却有不一样的观点,昨日他接据记者采访时认为,A股的蓝筹股、中国股市的蓝筹股已经成为战略性稀缺资源,被各个大鳄们疯狂扫荡。保险资金、外资、正规军国家队,他们把蓝筹股拿了;还有众多的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公司把蓝筹股收入囊中;还有一些个人投资者,就像这次的宝能系等等。类似宝能的个人投资者现在已经是不得了了,他们看好了哪一类资产是战略性持有的,失去就买不回来的,就每一天都在等待中小投资人心甘情愿地交出他们的筹码。
“要小心啊,要警惕啊,不能上当!我认为2016年,中国蓝筹股的牛市已经在2850点启动,在2015年的年底提前启动,整个蓝筹股的春天已经到来。不要想万科,万科已经过去了,我们要看下一个万科。珍惜吧,好好抱紧他们,在婴儿底紧紧地抱牢他们,要待之如初恋。”相当看好蓝筹与牛市的李大霄如是说。(投资快报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