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维:险资野蛮人行径能否带来绩优大盘股星火燎原之势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杜坤维:险资野蛮人行径能否带来绩优大盘股星火燎原之势

加入日期:2015-12-21 7:56:46

  险资不断扮演大蓝筹野蛮人角色,其投资理念也会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巨大赚钱效应也会得到市场共鸣,僵尸蓝筹也会成为市场白马,从而有可能演绎新的蓝筹行情。

  近几天,万科走势引人注目,作为一家总股本110亿股,流通股本97.1亿股的超级大盘股,自从11月30日启动以来的15个交易日里录得5个涨停板,股价从15.07元涨到上周五24.43元,上涨9.36元,涨幅62.11%,远远跑赢大盘指数,在11月30日之前,万科走势基本上较为平稳,是箱体震荡走势,万科之所以暴涨,就在于宝能系的野蛮人增持行为。

  万科被宝能系增持,目前看,动机依然不清楚,但与估值较低具有投资价值有关,可能与控股权之争有关,作为一家超级地产股,今年营收将达到2500亿元,在11月30日股价为15.07元的时候,按照市场测算EPS1.56元计算,市盈率为9.66倍,估值还是有一定低估成分,而且公司也在做一定转型,表现在消费地产、产业地产等业务已在进行积极的布局,市场对其未来成长性业抱有较好期待。

  得益于现金流十分健康充沛,近两年万科分红也较为大方,13年是十派4.1元,14年是十派5元,14年收盘价是13.90元,折算成股息率3.6%,而现在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是1.5%,大银行存款利率是1.95%,这样股息率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虽然动机不清楚,但宝能系还是砸进了400亿元真金白银经过多轮增持。现在持有22.45%的万科股票。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浦发银行走势,虽然走势不如万科凌厉,但得益于慢牛走势,股价也是创出历史新高,而功臣依然是保险资金大幅增持,全景网12月8日讯 浦发银行(600000)周二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2015年12月8日,公司股东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系统购买公司普通股A股累计已达37.31亿股,合计占公司普通股A股总股本的20.00%,粗步测算共耗资612.9亿元。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以来,包括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安邦保险、阳光保险等在内的8家保险机构花费超1300亿元举牌A股26家公司。主要集中于大盘地产银行股,安邦保险举牌金融街万科A等,花费约162亿元,其现拥有金融街25%股权,这可是5轮大手笔增持的结果,持股比例已经直逼第一大股东金融街投资集团,其他5只均为5%股权。不仅如此,其半个月内两次举牌H股远洋地产(03377.HK),并暂时位于第一大股东,耗资过百亿。中国人保今年7月以人保寿险及人保财险举牌兴业银行,花费约94.7亿元。

  上述个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低市盈率低市净率低股价和稳健业绩,也就是说有巨大价值重估潜力,比如金融街具有巨大商业地产,银行市场对其不良贷存在过度反应,现金流十分之好,年年分红股息率较高,比如浦发和兴业银行目前市盈率都是7.1倍和5.68倍。三是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低估值成长稳定,下跌空间有限,持股较为安全,这十分适合险资投资,股息率较高,加上大比例持股可以适当左右董事会分红预案,从而获得更多现金回报,三是持股分散容易举牌从而获得董事会控制权,当然其中也有牌照考虑。

  险资大手笔增持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就是大家公认的资产慌,尤其是优质资产慌更为明显,去年开始,一批80后基金经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改过去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以激进的方式和市场操纵的方式热炒所谓成长股,导致创业板市盈率即使暴跌也依然维持100倍高位,这样的估值水平持股风险不容忽视,自然不可能得到大资金拥有者险资青睐,而央行通过各种方式注入大量流动性,后市降准依然会有不小空间,流动性泛滥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释放流动性同时多次降息导致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债券收益率是一跌再跌,对险资吸引力下降,险资开始大手笔投资权益资产进入股票市场,一些低市盈率个股涨幅偏少个股就深得险资青睐,而银行地产成为首选。

  地产得益于国家地产政策的刺激,尤其是1.2线城市房价依然十分坚挺,深圳房价今年上涨40%,银行虽然不良贷问题始终难以挥散,但在降准和资产证券化尤其是不良资产证券化刺激下,估值存在巨大重估空间。作为一线大蓝筹,其流动性较好,也适合于大资金快速进出。

  从近段时间盘面看,大盘绩优股也屡屡出现出现异动,尤其是新华保险更是三番五次涨停,显示有资金在大盘绩优股中积极运作,虽然从目前看,大资金运作并不成功,比如11月9日和12月2日、12月18日,均出现银行为代表的大盘低估值板块异动,上周五也出现伊利股份罕见放量暴涨,突破说所有均线压制,站上60日线,这种大蓝筹异动会不会演变为一种中线走势,目前尚待进一步观察,这并不是说他们缺乏投资价值,而是整个市场投资者风格依然热衷于恶炒,证监会虽然加大了打击市场操纵的力度,可这个力度并不足以震慑市场操纵者谋求短期暴利的决心,随着市场间推移,证监会还会净化市场投资环境,市场操纵生存空间会进一步被压缩另外市场一致预期注册制有可能会照顾中小创高估值现实,不会出现完全西化的方式而是有中国特色,主要是两不政策不放开新股价格不放开节奏,这对中小创炒作会有一个继续下去的理由。但不可否认,注册制一定会来最多就是迟到的问题,高估值一定不可维系,笔者最为看重的是险资这种颇具野蛮色彩的增持会演绎出一种星火燎原之势,渐渐改变市场看法,另一个触发因素就是社保资金入市他们一直是市场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倡导者和主宰者,也对但绩优股情有独钟,最后是货币政策也将对大盘股构成利好,降息空间随着美联署加息周期到来而大幅度减少,但基于对冲热钱流出降准几率大大增加,会对金融三剑客构成利好作用。 就银行股投资逻辑而言,笔者认为国家会适当鼓励不良贷处理,一个是加快资产剥离,另一个政策适当扶持,其次对于国家控股银行来说,体制改革激发活力最有看点,“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 是一项重要政策,三是人民币入篮更多资产需要配置人民币资产,会促进中国银行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至于有没有大资金出于配置人民币需要而配置银行股票,这个笔者并不明确,也没法预测,但如果有外资配置银行业的话,银行板块估值重估力度会加大,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三是银行业已经开始实施职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四是银行开始互联网转型,简化一些不必要的繁琐手续和节省人力成本,四是银行开始混业经营,从传统银行业走向大金融集团,业务触及保险信托证券等领域,有的银行还拆分旗下子公司谋求上市,经营多元化的大金控集团,业绩增长空间自然会进一步打开,五是不良贷问题从两端解决,一个是经济有望触底复苏,资产质量改善,另一个是不良资产加快处理,不良贷升高势头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某个时段见顶。六是央行货币政策,降准不会在16年减少,笔者预期应该有4次左右降准,会给银行带来更加低廉的资金成本,有利于改变银行业绩。

  保险资金开始追逐大蓝筹,其投资理念应该引起我们重视,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大蓝筹并非泛人问津,一旦得到险资关注,僵尸蓝筹也将一鸣惊人,万科是最好的范例,其赚钱效应丝毫不亚于中小创,涨势之凌厉也不不亚于中小创,险资举牌多了,也就会慢慢得到市场响应,得到投资者共鸣,在中国某一个板块一旦出现赚钱效应,跟风一定不会少,中小创如此,绩优大盘股亦是如此,何况险资入市步伐被进一步放开,而险资拥有资金是以万亿元计算,再者年初的国务院文件,更是要求保险业在未来三年实现人均保额翻番的战略目标,宝能系资金主要来源就是万能险的发展的突飞猛进,对二级市场可谓是虎视眈眈,因此会不会从此开始燎原之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仅从险资举牌来看,笔者认为可以选择没有实际控制人的城商行,比如华夏银行,第一大股东首钢股份也仅仅持股13.98%,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安邦持股大约20%,招商银行第一大股东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33%,而安邦财险持有13.11%,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2.73%,法国巴黎银行增持到12.68%,兴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福建财政厅持有21.03%,两家保险公公司持有3.77%,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持有13.64%。 备注:笔者持有某些银行股,以上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

编辑: 来源:.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