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华泰联合证券总裁刘晓丹认为,注册制实施后,若继续管控发行价格、调整供给节奏,试图找到平衡点后,再放开管制,等于再次重复使用行政调控的阀门,与二级市场涨跌博弈。
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
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市场各界人士的纷纷解读。而从12月10日的市场表现来看,注册制消息对大盘走势影响并不明显。当日,两市整体呈现冲高回落走势,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49%,创业板指则上涨1.03%,两市合计成交7287亿元。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注册制的真正落实仍然需要时间,而机构普遍有所预期,短期内不会有所动作,因此不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
市场反应平淡
12月10日,注册制改革《草案》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市场整体反应平淡。
早盘开盘后,券商板块发力领涨,板块整体涨幅一度接近5%,不过很快即回落,涨幅在券商板块中居于首位的西部证券(002673.SZ)最终只上涨1.80%;午后,市场在移动支付、网络安全、迪士尼等题材板块轮番活跃,持续走强,创业板指一度站上2700点大关,但由于量能不足两市尾盘跳水。
同花顺行业数据显示,截至收盘,当日资金净流入前5行业分别是计算机应用、通信服务、景点及旅游、港口航运和酒店及餐饮,净流入资金分别是32.06亿元、3.17亿元、2.18亿元、1.13亿元及0.93亿元,这些板块也是当日涨幅居前的板块。
整体而言,盘面维持了震荡调整的格局,注册制的消息对大盘走势的影响不大。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韩旭(化名)表示,“注册制消息的发布基本都在机构预期之内,而且也不是现在就马上开始实施,证监会也强调要平稳过渡。对我们来说,最少要到明年三月份才考虑操作上的应对问题,短期不会因为注册制的消息而做什么特别的布局或操作。”
虽然短期不会有所操作,但从长期角度而言,机构普遍认为注册制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投资策略和操作风格,而回归基本面的研究成为共识。
上海另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黄平(化名)表示,“目前二级市场明显高估,炒作效应强烈,而这种炒作对实体经济其实没有任何贡献。因此更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二级市场的高估为企业创造更低廉的融资成本,那就必须要加快IPO的发行。一旦注册制真正开始实施,A股的投资环境和估值体系都会受到重大影响,对于我们的操作而言,必然会产生影响。”
改革节奏将决定长期影响
尽管注册制消息对12月10日的盘面并没有造成影响,但具体落地时是否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却尚未可知。
光大证券分析称,注册制是开启A股真正牛市的钥匙,能否构成短期冲击都是不确定的。理论上讲,注册制难免会导致A股壳价值的降低。用最简单的方法测算,目前A股市值最小的10家公司平均市值为20亿元,相当于全部A股平均市值的10%,创业板平均市值的20%,这可以近似代表注册制短期冲击的极限水平。
但是,注册制改革的节奏仍需进一步观察,更无法排除注册制是否会加快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可能,因此短期影响的程度甚至方向都很难准确评估。而将11月26日开始的市场调整,归结于11月20日开始形成的注册制加速预期,则是比较典型的“事后诸葛亮”行为。
而中金公司则预计,注册制落地后将形成对市场资金的分流。中金公司表示,虽然注册制的推出将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核准制下企业过度包装、一级市场定价畸高(供给受限导致超募成为必然)、权力寻租等问题,但是若注册制推行过快,充分的供给无疑将对市场的资金形成分流,此外也可能导致企业造假成本降低等负面影响。
不过,对于注册制会造成资金分流的说法,也有机构人士表示反对。
深圳一位基金经理杨林(化名)向记者表示,“实施注册制后就会导致市场资金分流这种说法我认为值得商榷。既然实施注册制,那新上市的批量个股也是属于市场的一部分,即便有资金流向这些新标的,仍然在资本市场中,怎么能算分流?而且注册制的节奏也不可能一下就放开,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
不过,尽管各机构对注册制可能造成影响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但机构普遍预期,注册制的改革节奏不会进展太快。
华南一位公募基金投资总监李允(化名)分析称,“2016年注册制落地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但要真正做到市场化,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如果节奏控制不好,对股市将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政府对这一点肯定是有认识的,改革的前提必然要保证当前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每一步都要保持谨慎。”
然而,华泰联合证券总裁刘晓丹则认为,注册制实施后,若继续管控发行价格、调整供给节奏,试图找到平衡点后,再放开管制,等于再次重复使用行政调控的阀门,与二级市场涨跌博弈。但过去20年改革的实践已证明,这个平衡点是找不到的,结果大概率会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