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11月29日电(记者向定杰、杨焱彬)身穿防护服,借着手电光,慢慢打开蜂箱,取出一块隔层木板,被惊扰的彩色精灵嗡嗡作响、四处飞散,只剩下一片金黄浓稠的蜂蜜琼浆,村民罗朝学最近正迎来大丰收。
同组的养蜂大户韦富荣、韦修文义务过来帮忙,三人守着摇蜜机,每天工作到凌晨,至少可以收80斤蜂糖。一共养了82箱蜂的罗朝学,正靠着辛勤酿造着自己的甜蜜生活。
罗朝学的家位于贵州麻山腹地的长顺县敦操乡敦操村苦竹组。如今,新修建的水泥路刚好修到家门口,建起的两层楼房内,两个上小学的侄女惬意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以前在浙江做电镀工,累是累了点,但好歹一年也有5万多块的收入。2014年初,听说乡政府在鼓励发展养蜂产业,心里虽然犹豫,但考虑到乡里有养蜂的传统,蜂蜜市场销量好,还是跟着干了。”
从零开始,游牧养蜂十分辛苦。“为了追逐花粉,每年在外奔波至少8个月,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儿;在外没有水电,甚至开始连帐篷都不得一顶,晚上枕着石头睡,浑身都是蚊虫叮咬的包;刚开始被蛰,后来产生抗体也不怕了;为了不让蜜蜂离巢走失或者被盗,一守就是午夜。”他一边展示着手机存的野外照片,一边说起。
他告诉记者,平均每箱蜜蜂可以产10公斤蜂蜜,政府收购价在80到100元之间,每箱除去成本能赚近1000元,现在一年至少可以赚到8万多元。乡里三个村还联合成立了公司,销路不是问题。
敦操乡扶贫站长周已程说,由于敦操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区,人均耕地只有0.8亩。为帮助群众脱贫,乡里鼓励外出务工能人回乡发展种养业。“敦操乡的土蜂蜜很有名气,但由于是传统饲养,形不成规模,产量少,我想把土蜂蜜品牌做好做大。”
敦操乡党委书记陈勇介绍,现在乡里一改过去将土蜂直接发到贫困户手中的办法,而是探索把它们折合入股合作社,让农民成股民,按期分红。目前全乡发展养蜂1135箱,年产值达36万多元。预计2016年,蜜蜂数量将达到2300箱,让更多群众受益。
作者:向定杰 杨焱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