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绝对权力意味绝对腐败 谢百三:要想富 找良师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水皮:绝对权力意味绝对腐败 谢百三:要想富 找良师

加入日期:2015-11-21 7:51:47

  导读:
  顾铭德:多空难得势均力敌
  李志林:反思股灾要抓住本质
  谢百三:要想富 找良师
  贺宛男:中小盘地产股或上演华丽转身大戏
  郭施亮:IPO新规有利A股长远性健康发展
  桂浩明:沪港通为何不能缩小AH股的价差?

  应健中:分段融资会成为新模式吗?

  水皮:绝对的权力意味绝对的腐败 姚刚倒掉的价值:为注册制清障

  顾铭德:多空难得势均力敌
  本周股市上下两难,大盘指数和各个板块没有延续前几周单边上扬势头,因为确有几点利空的因素或做空的理由。其一,证监会宣布新开融资户的新规则,自有资金比例不得低于100%。这个规定合情合理,有利市场稳定慢牛,但市场解读为资金面利空因素;其二,新股恢复发行的首批股票,仍然采用预先交款冻结大量资金的老办法,许多散户本周逢高减仓,以备下周宣布认购新股时间;其三,证监会近期公布的处罚操纵股价案例,对私募做庄等擦边球行为有一定的震撼抑制效应,类似行为受到监控打压,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成交量难以放大。其四,美联储下个月加息的概率明显提高,市场对此有一种莫名的恐慌,从利空的角度来理解美国下月加息的事,以致多头不敢大举建仓;其五,十月份以来,无论是题材股,还是券商银行股都有一定的涨幅,获利盘需要消化,技术上需要调整等等。

  尽管上述因素对四季度上涨行情产生抑制作用,但这些因素不可能压倒四季度以来多头略占上风的整体大格局。这个大格局就是低利率时代,新股按市值摇号后配售对股价的促涨作用。近期,有句非常流行、普遍在说的一句话,不买股票买什么?有人认为,中央新一轮救房地产市场,去库存调控政策、二胎政策会吸引资金流向房地产。笔者认为,中央新一轮去库存房地产调控措施,不可能恢复全民炒房的旧时代,房地产价格从全国多数城市看,没有持续上涨空间,也不符合中央调控房地产的政策意图。全国90多个重点城市库存商品房6.8亿平方米,库存销售比达16个月。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近期房价确实上涨,但在分类调控,不取消限购等区别调控政策下,房价再度大幅上涨必会遭到各阶层大多数人的反对,更不符合中央调控政策。所以,中国不可能再次恢复全民炒房时代。中国过剩的储蓄资金、闲散资金,除了部分流向债券等固定收益率理财市场,相当部分会陆续流入股票的二级市场或一级市场。全民炒股在当今的中国不可避免。今后最终的结局,会有大牛市,也会有大崩溃、大危机,尽管我们难以判断明天、后天、再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挡不住诱惑,我们手中拥有的是信用纸币,不是黄金货币,不具备储藏升值功能,我们只能去理财、去投资、去炒股,以碰我们的赌运,以操练和检验我们的智商。这就是沪深股市虽有利空题材,但股价仍然稳中有涨的主要原因。

  下周股市进入新股发布招股说明书阶段,本周又值股指交割日,但在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利率的效应对冲下,股市多空双方势均力敌,暂时平衡加平稳。等到这批耗费巨额资金新股发行完毕,大盘指数会再次慢慢上涨,多方将最终占据主导地位。(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反思股灾要抓住本质
  李志林(忠言)博士
  当市场经过了稳定阶段、自我修复阶段,进入重建阶段时,许多投资者都在问:难道罕见的股灾真的就这样过去了?管理层总结出股灾什么经验和教训?防范今后股灾再次发生的制度、措施和对策是什么?

  我认为。这些都是重建阶段必须正视的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重建股市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1、清华研究院对股灾的“报告”尚显不足。

  11月19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对本轮股灾的18万字研究报告——《完善制度设计,提升市场信心——建设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资本市场》(以下简称“报告”)。研究院联席院长吴晓灵在论坛上做了主旨发言,谈了“报告”总结的股灾的五个原因:
  第一、杠杆交易过度、无序以及监管不完善,放大了资金式的缺陷。

  第二、多空机制不均衡,失去了市场自我平衡的能力,造成单边上扬和单边下跌。

  第三、股市缺乏有效的熔断机制,涨跌停板制度,影响了市场的出清。

  第四、新股发行制度的缺陷,造成打新资金乐此不彼,对股市交易产生短期冲击。

  第五、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散户化倾向严重,追涨杀跌。

  但是,这份“报告”有避重就轻之嫌,没有触及中国股市长期存在,并在股灾中集中爆发的本质性问题,也没有触及中纪委对若干证监会官员的调查所暴露的问题。(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要想富 找良师
  —兼谈本周股市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
  2015年10月15-16两日晚,笔者受北京大学“国发院”邀请,做了两个讲座,谈《同是一片蓝天,何以改革开放37年,有人千万富翁,有人家徒四壁》,即贫富差别的23个个人原因。现辑录部分如下,以飨读者。

  一、三人行,必有吾师
  古训曰:“三人行必有吾师”此言有局限性,三人中能出个诸葛亮是不太可能的,但在每一千人一万人中找个好老师,找个诸葛亮,找个巴菲特,找个马云、王石的概率就很大了。我在复旦附近三个证券公司做过股票,有时到这三家证券公司去看看、老朋友们很亲切,但是一问资金成长很慢。有人快进快出做超短线;有人坚信电视台股评家推荐、分析;有人绝对不肯割肉止盈止亏,结果总是坐电梯,原地踏步;甚至还有大幅度大比例融资配资,以1亿元入市,被打爆,剩几十万元被强制平仓出局的。我有时想想,真傻啊!何以不跟着我们做呢?

  要股市做得好,必须找到那千里万里挑一的诸葛亮、巴菲特、马云、王石!

  二、引以为师,感恩终生
  1、他们真的是千里万里挑一,有一次,我把厦门证券公司中户室两位百万级股友(X先生与刘明老师)请到复旦大学聊天。如今X先生与刘明老师资产都早已过了5个亿。证券公司营业部经理每天跟着为他们服务,怕他们撤资离开。而他们对我的教诲,指导,帮助极大,是我一生的恩人。

  2、他叫王洪刚,四十多岁了,从高中二年级2万元理财,现在几十个亿了,连恋爱也没谈。

  他投资入股市,思路开阔,经常研究华尔街、伦敦、法兰克福股市,洋为中用。他多次抄底成功。1999年5.19前,我们聚过一次,他肯定地说:“股市在1050点附近盘整很久了,谢老师跌不下去了,进吧。”后来他30多岁就上亿了,现在十几亿了。

  证券公司经理看他日长夜大,害怕了,怕他换证券公司,走了个超级大户,怎么办?他们开了一天会,商量对策。决定用“王允的貂蝉对吕布的美人计”留住他。后来,他就挑中了本公司的一个女孩,一说,对方立马就同意了。看着他这些年从千万到几亿的,说:“真是人才,潜力股啊!”

  3、做饭买饭,买出1个亿
  “王经理”原名叫王金丽,过去讲过,早年和几万上海青年一起“巴拉巴拉东渡”在日本打苦工,一天干2班,挣到原始20万;后来在上海做小买卖,不顺利。嫁给了一个民航驾驶员。

  后来,她想来想去,特别佩服刘明和王洪刚,(他们两高手当时一起在做股票)。于是就去找他们,要帮他们打扫卫生,做午饭。(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中小盘地产股或上演华丽转身大戏
  随着富力、万达等地产巨头回归A股,目前估值较低的部分地产股会有所表现。其中,绩差地产股很难通过主业实现翻身,那么其出路不是卖壳就是注入别的资产,从而实现华丽转身。

  本周,关于房地产的信息不断。先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投资、销售、库存等数据一齐翻绿;继有人民日报发文称“未来的房地产税不能成为恶税”,社交网络纷纷猜测“房地产税可能不征了”;更有中央高层连续数天喊话“地产去库存”,业界和媒体都从中读出了地产政策可能更为宽松的苗头。

  资本市场反映当然更为敏捷。本周,在A股市场总体处于横盘之际,地产指数涨幅达4.8%,更有中江地产(+77.23%)、中航地产(+31.18%)、阳光城(+24.07%)、万业企业(+21.03%)等个股,涨幅超过20%。地产股这一涨势能否延续?又将对A股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毫无疑问,楼市分化正在加剧。这不仅表现在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之间,少数一线城市房价还会继续涨(王健林的说法是,“未来10年北京房价会持续上涨”,深圳房价今年居然涨了40%),而三四线城市中“鬼城”将越来越多;也表现在地产股的两极分化。今年前三季130家地产股盈利增长约为7%,而在总计540亿元的盈利中,万科、保利、绿地、华夏幸福城投控股这五家就达220亿元,占40%强,五家地产股的盈利增长为11.5%。另一方面,有36家地产股亏损,40家地产股负增长,二者合计比例近六成。在笔者看来,纵然政策再宽松,地产股群体高增长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就如龙头股万科,其盈利增长也不过6.14%,万科自己的库存也在不断增多,而绿地的49亿盈利(增长12%),其中14亿靠的是投资收益,其营收还下降了16%;至于那些亏损或负增长的中小地产股,要靠地产主业实现翻身恐怕难度更大。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关注地产股呢?

  一方面,在地产股IPO暂停数年之后,我们看到,证监会官网最新发布的预披露信息显示,已在香港上市的富力地产、万达商业两家地产巨头均榜上有名。万达商业港股上市才半年多,今年7月初即宣布启动A股发行计划,拟在A股市场发行2.5亿股,募资120亿元。富力地产更是从2007年起,就高调宣布回归A股,纵因A股市场对地产股的种种政策限制和调控,其间历经四次折戟,这次拟募资350亿元,终于将实现长达八年的梦想。可以想见,随着富力、万达等地产巨头回归A股,目前估值较低的部分地产股会有所表现。

  笔者更关注的是那些绩差地产股。如上所述,这些绩差地产股很难通过主业实现翻身,那么其出路不是卖壳就是注入别的资产,从而实现华丽转身。如上文提到的那些涨幅居前的多是如此。中江地产之所以已出现7个涨停板,就是因为九鼎投资即将入主,而九鼎投资旗下有九泰基金、控股九州证券、九信金融、武曲星,并将投资晨星成长计划,发起筹建一家民营银行等。另如浦东科投即将借壳万业企业中珠控股拟通过定增进军肿瘤诊疗器械行业;绿景控股将通过定增募资100亿,用于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儿童肿瘤医院建设项目;西藏城投的石墨烯项目已通过评审;中航地产则是作为央企,有可能退出地产转向别的高科技行业,等等。

  综合这些涨幅居前或蠢蠢欲动的中小地产股,似乎都有如下几个特点:股本通常都在4-5个亿,或6-7个亿;股价不高,或起点股价不高;业绩较差,但不是ST或*ST。稍作梳理,那三四十家绩差地产股,行情已经启动的,几乎都有资产注入或借壳概念,目前停牌的十来家,则正在操作或计划之中。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关注那些股价尚未启动,而又符合上述几个特点的中小地产股呢?!(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IPO新规有利A股长远性健康发展
  在未来IPO新规之下,对A股市场的影响利大于弊,也利于股市的长远性健康发展。不过,在IPO再度重启之际,管理层也必须总结前期股灾风波的有益经验,灵活控制好IPO发行的节奏,以保证A股市场能够稳定健康地走下去。

  进入四季度,A股市场出现了显著回升的走势。截至目前,以上证指数为例,四季度市场累计上涨幅度已经接近20%,距离4000点整数关口的空间又缩短了不少。

  然而,对于这一期间股市上涨的原因,却引起了各方的热议。其中,更有评论表示,四季度股市的加速回升,就是为IPO重启护航。

  不可否认,对于今年7月初期的IPO暂停,也与市场的大幅波动离不开关系。受此影响,在IPO停发阶段,也加快了市场稳定的走势,并为投资信心的回升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时至今日,股市已基本得到了阶段性企稳的迹象,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为IPO的重启赢得了较好的市场环境。

  那么,在未来IPO新规正式落地之后,又将会给予A股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事实上,对于本轮IPO新规而言,确实存在着不少亮点。其中,备受关注的,莫过于取消预缴款的申购机制,并修改为中签后再缴款的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在取消预缴款机制的大背景下,投资者无需再为打新而刻意提前卖出股票,以腾出资金应对预缴款的问题了。至此,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并给予投资者较多的操作灵活性。与此同时,亦从本质上大大减缓了新股发行对股市的抽血冲击,维系着股市的交易活力,这也是给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外,在取消预缴款机制的模式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打新者加入到打新的行列之中。按照相关规则,同一投资者参与当日每只新股网上申购的可申购额度均按其T-2日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市值确定。由此一来,对于打新者而言,更需要满足相关的持股市值条件,方可达到打新目的。至此,在考虑到市场波动风险及股票差价风险等因素的前提下,未来或将让更多的投资者提升对蓝筹股的持股配置比例,以满足其打新的需求。

  不过,从另一角度分析,随着A股市场即将进入全民打新的时代,未来投资者的新股中签率也将会大大降低。同时,随着新增打新群体的骤增,未来打新的年化综合收益率也有望持续降低。对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则也将会倒逼部分机构资金或者是市场资金回流至二级市场中,或加快这些资金去寻找更具保值增值效果的投资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轮IPO新规中,还对中签的投资者给予了一定的约束限制。具体而言,即要求中签者必须要在T+2日16:00前确保其资金账户中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而不足部分则视为放弃认购。与此同时,对于中签后一年3次出现缴款额不足的,将会被纳入到打新黑名单,由此给中签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性。

  总体来看,在未来IPO新规之下,对A股市场的影响利大于弊,也利于股市的长远性健康发展。不过,在IPO再度重启之际,管理层也必须要总结前期股灾风波的有益经验,灵活控制好IPO发行的节奏,以保证A股市场能够稳定健康地走下去。(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沪港通为何不能缩小AH股的价差?
  沪港通正式运行已经整整一年了。回想当初开通时,不少人都提到,有了沪港通,上海和香港两个证券交易所也就实现了互联互通,这样将有助于缩小在两地同时挂牌的中资上市公司A、H股之间的价差,从而进一步推动境内资本市场走向成熟,并且加快其实现国际化的进程。

  但是,一年下来实际情况则并非如此。A、H股之间的价差,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原有基础上又扩大了40%左右。如果说在过去,由于沪港两个市场是相互隔绝的,投资者很难直接投资对方的市场,从而使得同一家上市公司在两个交易所的交易价格出现一定的差异,那么现在通过沪港通的渠道,客观上是实现了投资者在对方市场的自主投资,但是为什么两地还有价差,并且这个价差还会进一步扩大呢?

  其实,出现这种状况是必然的。这里的原因可以两方面去找,第一是沪港通提供的只是一个交易通道,也就是为不同市场的投资者解决买卖对方市场挂牌股票的条件,但并没有进行股票转换的功能。也就是说,境内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了香港的H股,他并不能将股票拿回到境内市场转换成A股,这也就意味着,两者之间不存在套利的机会。因此,即便在港交所买入了便宜的H股,也只有等到它涨上去以后才能卖出盈利,而不可能转为价格相对高些的A股,在上交所直接卖出。所以,在这里的互联互通,并不会带来两个市场之间价格趋于一致的必然结果,而只是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原因之二,虽然有了沪港通,但是境内外的市场环境、投资理念、投资者结构、行情运行特点等,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可能一下子接轨。对于境内投资者来说,由于市场无风险利率相对还比较高,因此投资股票更多是关注其价格弹性而非红利分配,由此也就导致对于题材股的强烈追捧及对于蓝筹股的相对漠视。洛阳玻璃A股价格可以比H股高出好多倍,而中国平安的H股又往往会高出A股不少,这就是很典型的因为投资理念不同所导致的股价差异。显然,由于双方在这些方面的思维大不相同,所以即便有了沪港通,两者之间的价差还是无法获得解决。另外,总体上境内证券市场还是管制比较多,投资者的选择也比较少,因此股票估值相对容易偏高,相反香港市场是全球配置的市场,投资机会更多,同时这个市场本身又具有离岸市场的特点,因此股票的估值也就相对容易低一些。再有就是,境内市场属于典型的政策市,波动比较大,这客观上也表明操作机会比较多,这也令香港的投资者较为愿意通过沪港通来买卖A股,而境内的投资者则不太会去买卖股性相对平稳的香港股票,导致“北上”和“南下”的资金差额比较大,资金流动的这种不平衡,自然也就使得两地之家的股票价差会加大而不是缩小。

  从理论上来说,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上出现不同的交易价格是很自然的,不可能通过什么途径彻底消除。即便是存在套利机制的场所,情况也是这样,否则也就没有套利空间了。所以,对于A、H股价差的存在,应该理性对待,承认其客观性,无需刻意去解决它。另外,就沪港通而言,它也没有解决缩小A、H股价差的功能,无论是这个价差的扩大还是缩小,其实都与沪港通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搞沪港通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推动开放,这是一个战略目标。至于解决A、H股的价差,不过是一个功利性的目的,并非沪港通的任务。(金融投资报)



  应健中:分段融资会成为新模式吗?
  ■健中观潮
  如果不出所料,原先已经进入审批程序的28家新股,下周将按老办法开始申购,市场将出现凑沪深股市的股票市值和凑钱的高潮,当然,按现行的方法不需要多少市值,而接下来发行的28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小票,所以,也不需要多少钱,年内的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有限。

  值得琢磨的倒是新版新股发行的征求意见稿,从本周公布的新版而言,至少有如下几点值得关注的:
  第一,并非所有股票都在网上网下同时发行,可能适当向网上发行倾斜。新版IPO中规定2000万股以下的新股采取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定价发行,不进行询价,网下也不进行配售,那就是小票全参加网上摇号了,这个比例究竟有多大呢?根据目前在证监会排队且披露了发行计划的575家候审企业中,首次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2000万股的有141家,占比四分之一,也许这个比例还会扩大,鉴于此,热衷于网下申购的人要注意了,并不是每次IPO都能参与的。

  第二,依然会采取低价发行。这些年来,我们经历过市场化发行,结果见到了最高发行价148元,最高发行市盈率130倍,后来又改为几乎都按22倍市盈率发行。所以,新版IPO的定价原则就特别受关注。上周,证监会发言人表示,依然按低价发行原则,至于低到什么程度,还得看具体的方案。低价发行意味着上市公司首次发行圈钱减少,而受益的是新股的中签者,是不特定的中签幸运者,这个原则的确也算是给二级市场股票的持有者发点红利吧,尽管这个红利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微乎其微,但有总比没有好。

  第三,分段圈钱可能是拟上市公司的融资战略。基于上述两点,接下来那些拟上市公司可能采取分两段实施的融资计划,比如一家公司首次发行2000万股,发行市盈率22倍,上市后炒高到40元,公司在一年之内再提出增发的再融资计划,发行价30元,认购证还是会络绎不绝吧,分两步走既可活跃了股价,又照样圈到钱,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发行的那批新股中已经有了在下半年进行增发的版本,这种融资模式一旦发扬光大,中国股市的那批未来的小票就有了新的玩法。

  第四,发行失败机制和黑名单处罚机制,在当下的市场中似乎没有多大意义。新版IPO规定,发行缴款不足七成就发行中止,不是明确了低价发行么?那就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中不会出现缴款不足七成的现象;还有也不会出现连续在一年累计三次不缴款的现象,所以,这些条款对现在的市场没实际意义。

  新版IPO征求意见稿是出来了,关键要看最终出台的定稿以及正式实施的细节,对此所有投资者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并不复杂,只有按新版方法参与一两次就会适应,当然,从时间上看要放到明年了,就眼前而言,还是要将即将发行的28家新股对付过去,对股市的二级市场而言,在这28家新股的发行期间,大盘走势还会有点波折,但震荡的幅度不会太大。(金融投资报)



  水皮:绝对的权力意味绝对的腐败 姚刚倒掉的价值:为注册制清障
  摘要:把未来属于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属于公司的权力还给公司,属于投资者的判断还给投资者,希望姚刚的进去可以成为推进注册制的动力而不是阻力,这样也许可以作为姚刚本人对中国股市的最后价值和贡献。

  绝对的权力意味绝对的腐败 姚刚倒掉的价值:为注册制清障
  阴差阳错。

  改革这种东西,极少有来自管理层的自觉,往往是相反,要么是传统的实在行不通了,要么就是来自市场的原生的动力实在压抑不住了,或不得已或被动地进入了一个历史不可逆转的时期。

  IPO注册制就是这样。

  新股发行马上又要恢复,尽管从2000点恢复的IPO在4000点因救市而中止本身就是个试错,但是折腾依然是本质,历史上几乎每一次IPO的暂停或恢复都会伴随着所谓的改革,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所谓补丁方案,包括这一次也是如此,取消预前交款是利好,但是历史上又不是没有用过,用过的东西再次使用,无论如何和改革也扯不上,效果其实也一般,否则后来也不会又取消今天又推行。因此,有人认为这和注册制有关,是为衔接做准备,多少有点一厢情愿,也许方向是一致的,但愿结果也是一致的。

  如果说契机,姚刚被抓或许就是个契机。

  姚刚号称“发行皇帝”,从这个称谓可以知道,姚的权力是多么的巨大,命运又是多么的可悲。是的,皇帝又有几个可以善终的?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这是体制造成的,姚刚的命运不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任何人在这么一个自由裁量权巨大的位置上待13年,可以左右那么多上市公司翻天覆地的命运,都有可能最后难以自控自律而异化,作为曾经的高考状元,姚刚的履历是相当漂亮的,海归博士,既有市场操作经验,又有监管部门的锻炼,身居证监会二把手的要职,名符其实的精英,姚刚出事,真的是让人心疼的,更让人心疼的是这个发行的体制。

  中国证监会的发行体制原来是额度制,后来变成通道制,再变为现在的审核制,不管叫什么制,核心是不变的,权力,上市的权力不在公司而在证监会,万变不离其宗。作为一个监管部门,正是因为发行审核的权力在握,一定程度上证监会就由市场的监管者变成了市场的经营者;反过来,这些上市公司出了问题证监会本身就应承担责任,因为发审制度就是为公司的信用在背书,否则,审什么?如果不对发审结果负责,那么,这样的发审又要它干什么?只能用来寻租。

  那么好,现在由上而下,整个发行部门都牵扯进去,从姚刚到李量到刘书帆,有副主席、司局长、发行处长,拔出萝卜带出泥,是不是已经可以说明,即便在道德层面,现在的发审制度也是站不住脚的呢?

  注册制推进缓慢,与其说是认识上的问题、法律上的问题、程序上的问题,不如说是人事上的问题,身在其位,又有几个人敢于自我否定的呢?又有几个人肯放弃权力的呢?又有几个人心甘情愿转岗的呢?现在要问的则是,姚刚进去,难道你也想进去吗?如果不想,那么就放开注册制吧,把本来属于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属于公司的权力还给公司,属于投资者的判断还给投资者,希望姚刚的进去可以成为推进注册制的动力而不是阻力,这样也许可以作为姚刚本人对中国股市的最后价值和贡献。

  新股发行恢复之初,水皮再三强调中国股市的功能,对于政府而言首先是融资。中国经济在下行,要转型升级就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通过转化间接融资更可以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政府鼓励资本市场发展的意志是明确的,但是风险管控的意志也是明确的,在这两极之间是投资者的天地,股价涨跌说到底由供求关系决定,IPO的恢复意味着供应量在加大,注册制的实行意味着供求关系的历史性逆转,A股会越来越和国际成熟市场接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更真实地反映宏观经济的走势,发挥晴雨表的作用。

  历史的进步都是有代价的,注册制以姚刚为代价,好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华.夏.时.报 .水.皮)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