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策略周报:深秋过后 降低预期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兴业证券策略周报:深秋过后 降低预期

加入日期:2015-11-2 12:18:52

展望:初冬行情双向波动概率较大,行情更趋不稳定

——“爱在深秋”10月的反弹是最美味的一段行情,而11月行情大概率呈现区间震荡,甚至立冬之后可能呈现阶段性调整

(1)11月行情最大的宏观不确定性依然来自于美联储12月中旬加息的预期。根据历史统计,美联储首次加息前1个月左右对新兴市场冲击最大,而首次加息之后,新兴市场表现反而尚可。情形一:11月6日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尚可,则新兴市场将由前期不加息的过度乐观预期修正为加息预期上升,则11月行情调整的压力较大。情形二:若美国数据低于预期,由于近期全球股市大反弹已隐含美联储加息延迟预期,以及欧央行新一轮放水的预期,边际上新的催化剂有限,此情形11月指数窄幅区间震荡。

(2)从市场博弈的角度,三季度成交密集区阻力大,勉强进攻而屡屡受阻将不断消耗市场人气,震荡休整才能维持行情,哪怕只是结构性行情。存量博弈主导、增量资金为辅的行情特征下,当指数接近三季度成交密集区,行情的震荡不可避免。连续两周上证综指在3400点上方持续遭遇阻力,出现宽幅震荡,影响市场做多情绪,所以,后续若没有超预期利好引发较大规模增量资金入场,则三季度成交密集区依然面临较大的阻力。因此,踩准行情节奏很重要。为了取得超额收益,需要积极做交易。

(3)当前位置的风险收益比并没有明显优势,持续全面性做多的难度增大,震荡难免。从市场各板块的结构特征分析,“爱在深秋”反弹的领头羊,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决胜于精选优质成长股”的代表性指数——创业板综指此轮反弹幅度超过40%,但近期其中的龙头股呈现明显的放量滞涨,而且三季报公布后创业板整体滚动PE依然超过70倍。

(4)11月行情也面临比10月份更多的政策面不确定性,特别要关注,金融反腐加大力度,针对于单一结构化信托产品以及其他形式的“连通银行理财和A股市场”的结构化产品的监管政策的变化,这些都构成短期风险偏好的扰动。总结来看,无论是哪种情形,或者是立秋之后延续“啃硬骨头、喝汤”的结构性行情,还是出现“爱在深秋”盛宴之后的休整行情,相比于10月份,大概率11份行情的操作难度加大,波动大,需要调低收益率。11月行情超预期向上的情景是小概率,如果出现将是因为重现增量资金驱动行情,驱动力包括多重因素共振,11月人民币能纳入SDR货币篮子,而且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继续超预期宽松,金融改革、国企改革等改革能够超预期加速推进,如此,将提升风险偏好、全面吸引增量资金,则指数反弹有望延续强势。

——中期来看,在结构性资产泡沫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应该理性应对股市新常态——“非熊、非牛,而是泡沫化资产配置的猴市格局”

首先,A股市场不断地演绎结构性泡沫,而且此起彼伏。一方面,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并不支撑典型的牛市,配资杠杆经过“股灾”之后也被控制,因此,风险偏好的持续性不强,增量资金总是犹犹豫豫;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环境又不同于历史上的熊市特征,钱多任性,资产荒,所以高波动难以避免,泡沫此起彼伏。

其次,高波动、泡沫化的猴市格局,有望1、2季度甚至1、2年甚至更长时间存在。为了社会稳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就业问题,“用钱买时间”难以避免,即维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来争取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时间,结果一定程度牺牲了效率,产能出清进程的缓慢,债务周期不断拖延,“僵尸型”企业增多。所以,资产泡沫化直到问题积累到“hold不住、扛不住”的时候。

第三,影响这种泡沫化资产配置的大格局的核心变量是汇率,当汇率的预期不稳定时,泡沫化资产配置的猴市就会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宽幅震荡。在全球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汇率对于资本外逃、乃至国内经济政策的主动性将产生影响。

第四,泡沫化资产配置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大资金而言,需要进行左侧交易,主动出击。因为,在泡沫化市场环境下,叠加移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一旦行情出现所谓的“右侧”,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就出现,根本无法从容布局或者撤退,最终是白忙活。从选择买入的布局时点来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杀跌动能的衰竭:从定性的杀跌动能分析,主要通过投资者仓位和行为来观察;而从定量角度来看,我们用换手率来勾勒整个市场做空力量的强弱,盛极而衰?否极泰来?

编辑: 来源:兴业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