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1月12日电(记者赵洪南 曹槟)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12日正式发行面世。从1948年第一套人民币发行至今,其发展历程走过了67个年头,共发行5套,钱币面值最高的达5万元,最低则只有1分。作为中国的“国家名片”,人民币在设计发行过程中,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进口”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受条件所限,面额大(最高面额50000元)、纸质差、券别种类繁多(12个面额62种),不利于流通和防伪。
在基本实现金融稳定后,新中国开始筹划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因当时制造业基础薄弱,这一“高技术含量”的重任就交给了苏联。
据档案记载,1953年2月,中苏签订合同,出于保密,以全苏木材出口公司与中国化工杂品进口公司的名义签订,没有出现任何代印人民币的字眼。
当年9月,一列火车载着成箱的3元券人民币从莫斯科运到满洲里,货物标称“技术装备”。为保证安全,苏方对车辆严加警备,并提醒中方多准备诚实可靠的接收人员、警卫和搬运工。
中方制定了严密的交接计划:白天交货,以免意外;争取一天交货完毕;10人同时开启10个车厢;箱外编号必须衔接;接运车辆不能有裂缝及漏水口;车厢两端要有小平台供警卫站岗……
1955年3月,苏联印制的人民币3元、5元、10元券和国内印制的2元、1元及角、分币开始发行流通。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人民币的发行也受到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印制的纸币并退出流通。
钱儿当自强
第三套人民币诞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困难时期,原计划从苏联引进技术,因为中苏关系紧张而“泡了汤”。中国技术员曾向苏联专家讨教,结果“老大哥”连连摇头说:“这是仅次于原子弹的绝密技术,不能外传。”
然而,中国制钞专家横下一条心,克服一系列困难,最终通过反复试验、协同攻关,硬是在一无经验二无资料的情况下,以自制设备和自主技术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固定水印印钞票纸,并应用在第三套人民币的印制上。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于1962年。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人民币跻身于当时国际一流水平,结束了依靠外国人印钞票的时代。
如今,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人民币在技术革新升级的同时也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今天,最新版的人民币百元钞增加了光彩光变数字和光变安全线,使其能随角度的不同在金色、品红色与绿色间转换,便于迅速辨别真伪。这也是国际钞票防伪领域公认的前沿公众防伪技术之一。
史上“流传最广”书法
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是时任央行金融研究员马文蔚书写的。不过,擅长书法的他当年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并不知道要做什么用的。
1950年,央行行长南汉宸负责筹划发行新版人民币,因保密要求,就在看似随意的交谈中,授意马文蔚书写了繁体字的“中国人民银行”等字样。
不久,这些汉字成为第二套人民币纸币正式使用的字体。后来,经将繁体字转为简体字后,“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沿用至今,堪称史上流传最广的书法。
“路线错误”
备受重视的人民币设计,还会出现“路线错误”?
1962年4月,第三套人民币中枣红色的壹角券最先发行。没过多久,它却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据沈阳金融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刘磊介绍,目前收藏界普遍认为,在该券发行初期,有人反映票面图案中的人物行进方向是“向右走”,存在政治倾向上的问题,使得这张一毛钱问世两年后就被迫改版。
“也正因为这张壹角券被指有严重的右倾错误,发行后被严苛回收销毁,存世量骤减。”他说。如今,这版犯了“路线错误”的一毛钱早已身价倍增,成为藏家眼中的稀世珍品。
作者:赵洪南 曹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