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重拳打击黑稀土 三大板块抄底掘金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安信证券:重拳打击黑稀土 三大板块抄底掘金

加入日期:2015-11-12 10:14:08

原标题:稀土,这一次真的不一样!

安信证券认为,作为国家战略储备资源,收缩供给是稀土产业自上而下的逻辑。低廉的价格无疑使我国稀土行业蒙受巨大损失,同时也阻碍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其它稀土进口国常年以极其便宜的价格享受着我国最为丰富的战略性储备资源。控制供给、夺回国际定价权已经迫在眉睫!目前稀土价格已堕入历史大底,企业盈利加速恶化,资源贱价外流窘境再现,供应收缩势在必行。六大稀土集团已先后加入限产保价阵营,新一轮稀土打黑正在迅速推进,新一轮收储或将开启。这次限产保价力度加强,稀土价格有望企稳回升。镨、钕、镝已出现明显上涨,稀土板块反弹行情箭在弦上。9月初以来,磁材相关的镨、钕、镝已出现明显上涨。特别是对市场较为敏感的渤商所稀土镨钕、氧化镝价格,自8月中旬底部以来以上涨15%以上。稀土价格有望继续反弹,建议关注稀土上游及磁材标的。

安信证券建议关注稀土相关的以下三大板块:

重稀土建议关注:五矿稀土广晟有色(停牌)、厦门钨业中色股份等。

轻稀土标的建议关注:盛和资源(停牌)、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等。

磁材股受益于稀土原材料的存货重估,建议重点关注:宁波韵升(停牌)、中科三环银河磁体正海磁材等。

以下为研报原文:

2015年年中策略,安信策略团队提示下半年稀土行业可能迎来配置机会,10月中旬安信有色团队市场独家首推稀土板块。目前时点,供给已经开始战略性收缩,我们认为稀土板块的反弹已经箭在弦上,这一次真的不一样!

导等高科技产业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的稀土价格并未水涨船高,而是长期以低廉的价格进行出口。对己而言,低廉的价格无疑使我国稀土行业蒙受巨大损失,同时也阻碍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对他而言,其它稀土进口国常年以极其便宜的价格享受着我国最为丰富的战略性储备资源。控制供给、夺回国际定价权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稀土价格已堕入历史大底,企业盈利加速恶化,资源贱价外流窘境再现,供应收缩势在必行。六大稀土集团已先后加入限产保价阵营,新一轮稀土打黑正在迅速推进,新一轮收储或将开启。目前稀土价格已回落至2010年稀土政策性整合之前的水平,鉴于五年间成本线抬升,稀土价格历史大底已经筑成。考虑到盈利加速恶化,六大集团先后实行限产保价,限产比例接近全国配额10%。新一轮稀土打黑也已从11月初开始,直指行业痛点——废料加工环节;新一轮收储预期也较为强烈,从而进一步抽紧供需面。

这次限产保价不一样,稀土价格有望企稳回升。2012年,北方稀土曾作为国内的稀土龙头,不止一次进行限产保价,但对稀土价格的控制很弱,稀土价格仍不断下跌。但我们认为这次限产保价不一样,稀土价格有望企稳回升。第一,稀土价格已进入历史底部区域,继续下跌的空间已非常有限;第二,稀土打黑、组建六大稀土集团见成效,系统性提升了六大集团限产保价的控制力;第三,新一轮稀土收储有望开启,这将进一步抽紧供需面。第四,旺季来临,需求预期正在改善;第五,稀土打黑导致黑稀土被封存,正规稀土的配额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现象;第六,限产报价的力度较大,六大集团集体限产的默契较强;第七,一旦形成涨价预期,稀土产业链的囤货惜售现象将加剧价格的上涨。

镨、钕、镝已出现明显上涨,稀土板块反弹行情箭在弦上。9月初以来,磁材相关的镨、钕、镝已出现明显上涨。特别是对市场较为敏感的渤商所稀土镨钕、氧化镝价格,自8月中旬底部以来以上涨15%以上。稀土价格有望继续反弹,建议关注稀土上游及磁材标的。稀土上游股直接受益于稀土价格上涨和可能进行的国家收储,重稀土建议关注五矿稀土广晟有色(停牌)、厦门钨业中色股份等标的;轻稀土标的建议关注盛和资源(停牌)、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等。磁材股受益于稀土原材料的存货重估,建议重点关注宁波韵升(停牌)、中科三环银河磁体正海磁材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持续疲软,稀土打黑力度减弱,减产计划落实不力。

1.作为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稀土产业自上而下的逻辑

1.1.稀土应用广泛,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元素

稀土元素因其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相近而共生,每个稀土元素又具有特殊的个性,同一结构的稀土物质可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特性。随着稀土元素特殊性质的不断认识和发现,科学家每隔三年半就会找到稀土的一种新用途,目前稀土现在已经广泛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技术领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的战略性元素。(引自《关于提升我国稀土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探索》)

经历了过去15-20年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中国从“十二五”期间开始步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也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开始出现了中枢下移的情况。此前通过投资、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低成本的大量投入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所谓不破不立,传统产业的出清和高科技创新型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因此,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来说,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稀土得到广泛应用的高技术领域正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1.2.我国粗放的稀土开发方式不可持续

作为稀土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2014年中国稀土储量5500万公吨,占全世界稀土储量的42%,中国稀土产量9.5万公吨,占全世界稀土产量的86.4%。也就是说,中国凭借着42%的资源储量,却提供了多达86.4%的资源供给。

1.3.连续的低价出口是战略上无法接受的

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转型阶段,而美国、德国等世界发达国家也处于“再工业化的阶段”,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各国之间角力的重要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稀土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核心元素,其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在过去几年,世界电子、激光、超导等高科技产业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情况下,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的稀土价格并未水涨船高,而是长期以低廉的价格进行出口。对己而言,低廉的价格无疑使我国稀土行业蒙受巨大损失,同时也阻碍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对他而言,其它稀土进口国常年以极其便宜的价格享受着我国最为丰富的战略性储备资源。控制供给、夺回国际定价权已经迫在眉睫!



2.稀土价格堕入历史大底,公司盈利快速恶化,政策面落入窘境

2.1.Q3稀土价格出现了快速下滑,历史大底显现,稀土公司盈利加速恶化

2015年以来的稀土价格走势是Q1上涨,Q2回落,Q3加速恶化。一季度主要由于稀土收储、从价资源税改革以及配额、关税取消等相关事件催化,稀土价格曾出现广泛的上涨;但由于收储迟迟未到,以及下游需求的走弱,二季度稀土价格开始回落。三季度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均出现了广泛的快速杀跌,主要源于美国加息、中国经济放缓、人民币贬值等一系列因素,稀土也不能幸免,Q3价格也出现了一波快速的探底过程,整体相对于年初跌幅在15%-20%。


从长时间序列来看,目前的稀土价格已经堕入历史大底。以镨钕氧化物、氧化镝为例,从2008年至今的价格走势看,当前价格已回落至2010年稀土政策性整合之前的水平。考虑到近五年来打黑对低成本的黑色产业链的打击,以及正规稀土企业人力、环保、税收成本的上升,矿山品位的下降,再加上镧、铈等弱势品种价格的下跌,稀土的边际成本线已出现系统性的上升。基于此,我们相信目前的稀土价格已经进入历史大底,已经非常接近或低于国内稀土行业的成本线,不仅正规企业已开始不赚钱或亏钱,对于私矿来讲也处于利润非常微薄的境地。


在此背景下,稀土企业的盈利能力今年以来出现了快速恶化。检视A股稀土上游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基本上均在2015年上半年出现了下滑,Q3稀土又有一波加速探底,三季报毛利率继续恶化。


2.2.稀土出口“价跌量增”的态势也在加剧,稀土贱价外流窘境再现

自2012年以来,稀土价格开始快速回落,这刺激了稀土的出口需求。数据显示,自2012年开始,国内稀土出口进入了缓慢上行的通道。

2015年以来,稀土出口价跌量增的态势加剧。自2015年初取消长达17年的稀土出口配额,以及2015年下半年取消出口关税以来,加之8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小幅贬值,中国稀土出口“量增价跌”的局面开始加剧。

稀土出口价跌量增使得稀土资源贱价外流的窘境再现,同时相关税收大量减少。在2011年稀土行业大整合之前,稀土行业曾出现“白菜价”出口、以38%的储量供应全球98%的产量的窘境。而目前,出口政策放宽,需求疲软,使得稀土厂商普遍采取降价多销的策略,价格已降至2011年整合前的低位,使得稀土资源贱价外流的情况再现。同时,由于2015年6月后稀土资源税改成从价计征,稀土价格的下降使得相关资源税远低于此前的从量税,使得稀土行业税基萎缩。


编辑: 来源:安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