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来自日本的Satoshi ōmura以及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共同获得了本届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第一位获奖者是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对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在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32岁,最年长的87岁,平均58岁。其中还有11名女性获奖者。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1971年,屠呦呦的试验即获得成功,并后来投入生产,推向世界,几十年来,这种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屠呦呦的成就40多年后才得到国内外的普遍承认,拿到美国纽约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
拉斯克基金会在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奖词当时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在屠呦呦的论文中,她曾表示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青蒿素是古老中药的真正馈赠。我相信,中国医药(600056,股吧)将帮助我们战胜危害世界各地人们生命的疾病。”
(责任编辑:HF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