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家公司发年报业绩预报 中小板包揽净利润前20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553家公司发年报业绩预报 中小板包揽净利润前20名

加入日期:2015-10-29 7:18:22

  【553家公司发年报业绩预报 中小板包揽净利润前20名】随着三季报披露接近尾声,部分上市公司开始披露2015年全年的业绩预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8日记者截稿时,共有553家上市公司对2015年全年业绩进行了预测,以预告净利润上限为衡量点,在553家公司中,净利润最为丰厚的前20名皆为中小板公司。

  随着三季报披露接近尾声,部分上市公司开始披露2015年全年的业绩预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8日记者截稿时,共有553家上市公司对2015年全年业绩进行了预测,以预告净利润上限为衡量点,在553家公司中,净利润最为丰厚的前20名皆为中小板公司。

  预告净利润最高者为海康威视,公司称,预计2015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值且不属于扭亏为盈的情形;净利润变动区间为60.6亿元-7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30%-50%;业绩变动的原因,则解释为“受益于行业应用持续扩展,公司经营业绩继续稳健增长”。紧随海康威视之后的,是金凤科技、荣盛发展等公司。

  净利润的同比情况显示,前20家公司中,有4家公司净利润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余公司同比则皆为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在这20家公司中,对于业绩能有不错表现的解释,多数公司的回答是:主营业务持续向好、经营获得丰厚利润等。

  另外,从数据显示的情况来看,有31家上市公司对2015年全年可能出现的亏损有了大概的估计,并预告了亏损的额度。在这533家公司中,天山股份预计亏损的金额排在前列。

  从数据显示的情况可知,在2015年,亏损情况或净利润同比下滑较为严重的行业,多为水泥、钢铁等行业公司,从这些公司描述的情况可知,行业状况恶化是企业业绩欠佳的主要原因。

  预告2015年业绩的队伍中,“ST一族”格外引人注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1家ST类公司发布了业绩预报,其中,有8家公司称将在2015年扭亏,另外几家公司则称2015年业绩为“不确定”、“续亏”。

  而细究ST类公司扭亏的情况可知,几乎全部依靠外力:出售资产、重组依旧是扭亏的法宝。随着季报的披露进入尾声,上市公司全年度的业绩已经可以管窥一二,二级市场炒作业绩的行情不减,但业内人士建议,对于投资者而言,全面衡量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明晰风险,仍然十分必要。

  【延伸阅读】

  这些年报高预增陷阱必须提防!49只停牌股预增暗藏机会(附名单)

  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的拉开,意味着新一轮业绩掘金已然开始。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两市已经有441家公司发布了全年业绩预告,占据两市2779家上市公司的15.87%,其中285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5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发布全年业绩预告的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市值公司,平均市值为111.46亿元,中位数市值为71.75亿元,其中的411家公司来自中小创,占比超过93%。


  先来看看发布业绩预报公司的一些抢“眼球”特征:

  一是发布全年业绩预告的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市值公司;

  二是285家预增公司中有多达49家公司正处于停牌状态,其中29家停牌原因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其余则涉及重大事项;

  三是已停牌超过3个月的冠福股份成为本轮400多家公司中的预增王,幅度高达3326.34%;

  四是预增个股平均市盈率高企,其中北斗星通市盈率已高达13512倍。

  满足眼球乐趣后,再看看哪些个股能成为年报掘金的潜在目标?同时也要提防那些高预增陷阱!

  特征一 “中小创”业绩敏感性更高

  数据显示,上述441家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它们三季度营业收入平均数只有22.06亿元,中位数为9.52亿元,同时净利润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仅为1.82亿元和0.76亿元。

  较小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让这些公司的业绩敏感性较大,当发生一些确定事件,如价格波动、资产出售、并购重组和会计政策变更时,就会导致盈利水平的大幅度变动。

  明家科技冠福股份就是这类公司。明家科技去年净利润仅410万元,但今年公司将其持有的云时空的11.36%股权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因此而产生投资收益2761万元,这意味着,即便经营业绩不增长,明家科技今年的净利润也将增加5.7倍。仅这一项而言,前后现金流并无不同。

  冠福股份也是如此。冠福股份旗下子公司上海五天今年将其投资性房地产自用转出租,从而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预计将能够得到合并利润1000万元。相较之下,冠福股份2014的净利润不过320万元,1000万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净利润的3.1倍。仅这一项而言,上海五天持有的资产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在发布预告的公司中,唯一一家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的是中国神华,它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1314.46亿元,但它预计今年全年净利润将同比下降50%,主要原因是“受煤炭、火电需求等不明朗因素影响”。

  特征二 预增个股平均市盈率高企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目前共有285家公司年报预增,平均预增幅度达到122.36%,其中有88家公司预增幅度不低于100%,35家公司预增幅度不低于200%,冠福股份巨龙管业

  海王生物、奥特佳和明家科技等5家公司预增幅度超过1000%。

  对于希望布局年报行情的投资来说,最为关注的固然是那些超高预增的明星公司,但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已经发布预增公告的个股的整体市盈率已经较高。

  数据显示,截至今日收盘,285家预增的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达到223.66倍,市盈率中位数达到56.07倍。但在剔除其中25个负值后,整体平均市盈率达到274.37倍,中位数市盈率为60.32倍。

  其中,超华科技虽然年报预增290%,但是其动态市盈率已经达到5776.88倍,即便年报业绩真增幅近3倍,其全年市盈率也依然高企。更值得留意的是,超华科技的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出现下滑,同比下降了18.18%,净利润也同比减少了16.1%。市盈率同样高企的还包括北斗星通雪人股份山东矿机露笑科技,分别达到36516.18倍、4692.28倍、1189.57倍和927.96,它们分别预计年全净利将增长30%、357%、167%和317%。

  部分公司大幅预增的同时,也有156家公司发布了预减公告。数据显示,这些公司的平均预减幅度达到213.46%,其中有88家公司预减不低于50%,39家公司预见幅度不低于100%,其中,安纳达康强电子黑牛食品仁智油服新筑股份威华股份、天业通联、众和股份恒大高新信隆实业的预见幅度超过1000%。

  特征三 高预增炼金术之“买买买”

  在关注上市公司大幅预增的同时,其实现方式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需要承认的是,确实有一些公司在季报中表示,预增是受到主营业务改善的利好影响。例如,多氟多在三季报中预计年报净利润将同比增加800%-850%,原因是“由于公司新能源板块业务拉动,动力锂电池和六氟磷酸锂产品供不应求,动力锂电池销量增幅显著,六氟磷酸锂进入新景气周期,价格回升较快,盈利能力回升”。

  不过,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是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迅速提升净利润规模。以下数据可以说明一定问题:285家预增公司中有多达49家公司正处于停牌状态,其中29家的停牌原因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其余则涉及重大事项。

  上述的冠福股份是是两市预增幅度最高的个股,其预计年报净利润将同比增长3062.78%-3326.34%。预增原因中,除了上述的会计政策变更,还包括合并了一家子公司的经营业绩,预计后者今年将完成净利润1.85亿元,相当于冠福股份去年净利润的57.8倍,去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2.5倍。与此同时,冠福股份的三季度总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19.45%。

  巨龙管业也是这样一家公司,今年预增2390.50%,增幅排名第二。原因在于从2月13日起,公司将把艾格拉斯科技纳入合并报表,由于艾格拉斯实现利润较多,因此净利润增幅较大。

  奥特佳今年预增1732.14%,主要是因为完成收购南京奥特佳公司100%的股权,公司合并报表的范围增加了全资子公司南京奥特佳新能源。

  上市公司并购公司、合并报表自然无可厚非,但对其净利润规模的迅速放大,或不能简单理解为想当然的利好。毕竟,“买买买”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交易对价、业务整合程度和新业务的发展潜力。

  征四 高预增炼金术之“卖卖卖”

  与收购公司做大利润规模不同的是,一些公司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也实现对业绩的大幅预增。

  比如可以卖企业。海王生物今年预增1791.43%,预增幅度两市排名第三,其实现途径之一是卖出亏损企业,获取投资收益。公司称该交易“产生较大投资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上市公司的负担”,同时,预增的原因还包括“公司销售规模的持续增长带来经营性利润的增长等因素”。

  除了卖企业,还可以卖地。汉麻产业就因为土地被征收而实现净利大幅预增。在三季报中,汉麻产业预计全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900%-950%,理由是一家子公司由于被征收国有建设用地而获得补偿款,而导致2015年的营业外收入大增。同时,汉麻产业的总营业收入在三季度同比仅增长9.06%。

  还有一种方式是出售股权。渝三峡预计今年全年净利润将达到1.65亿元-1.75亿元,同比增长270%-292%,其原因除了“公司主营油漆业务经营正常,利润同比预计稳定增长”,还有一个是出售了其持有的北陆药业股票237万股,取得投资收益12,431万元影响所致。在今年前三季度,渝三峡的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了3.47%。

  在A股市场上,通过出售资产逆转局势是部分上市公司的常用手法之一,这样固然可以让财务报表漂亮不少,但投资者需考虑,这种净利润增长方式是否能够长期持续、卖出资产后是否会影响公司的主营业务竞争力。(来源:券商中国)


编辑: 来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