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A股市场正在上演“捉妖记”。
从数据可见一斑。《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2014年证监会全年罚没款4.68亿元,而今年仅9月以来,证监会已向违法违规的法人或自然人开出近50亿元的罚单,是2014年全年罚没规模的约10倍。“证监法网”行动集中打击7批共106起重大案件,证监会平均每3天就会立案2起。案件涉嫌违法行为类型广泛,从违反信披要求的信息欺诈行为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无所不包。
A股市场捉妖是件好事,否则市场投资就会变成《西游记》里大小妖怪的人肉盛宴。因为以前捉妖不力,认为现在不该捉妖的论调很古怪:正因为以前捉妖不力,所以现在才更应该捉妖;正因为以前有背景、有本领的妖怪难以捉到,所以现在才更需要捉妖。即使妖怪捉不干净,但至少要让盘踞各个山洞的成精作怪者数量减少到市场能够承受的地步。
以前打击内幕交易、抑制造假不力,使得A股市场荆棘横生,交易成本居高不下。
交易成本分为宏观成本与微观成本,宏观成本包括政府不得不停止IPO、对市场百般呵护的状态。可一旦市场苏醒过来,往往又会回到如同嗑药一般的兴奋状态,在这样的市场上形成的投资逻辑就是跟庄、短炒。在市场炒得兴起的时候,谁如果捅破那层窗户纸,往往还会遭遇强烈的反弹,似乎坐庄与内幕交易反倒成为救民于水火的义举。
就在特力A被查处后,股吧里就有股民骂骂咧咧。实际上,寻找法律的漏洞,认为证监会不该清查,或者不该罚款,说到底不过只是个人利益的微弱呐喊罢了。这些人跟庄面临被套的风险,所以用卫道士的面貌、法律捍卫者的身份出现,回到本源上,不过是个跟庄失败的被套者。
交易成本高还体现在微观领域。假设如高盛所说,中国在8月初稳定市场投入1440亿美元资金,如果在此过程中还出现了内外勾连、内部人做空牟利、其中一部分成了机构与个人的利益,这将严重损害中国股票市场的根基。
内幕交易最大的结果就是资源错配,培育出了一批造假账可以造到小数点后面的专业人士,培育出了一批坐庄可以把K线图拉到让普通投资者心痒难熬的专业人士,还培育了一批道貌岸然、技术纯熟、用国际惯例的虎皮掩盖自身庞大利益的专业人士。
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到业绩可疑的造假公司中,利益源源不断地进入到违背规则的人手里,精英人群成为资源错配的原凶,这是最大的浪费,是对资源的犯罪,不及时清理的话,最终我们看每个人似乎都行迹可疑,不可能形成专业信仰、业绩信仰与法律信仰。
错配还一定会影响到创新。“327”国债事件,导致一批金融精英倒下,余波至今未息。此前股指期货事件,虽然并没有像国债期货一样被拉上断头台,但人们对于股指期货多了一重警惕。
如果境外资金可以通过特殊通道进入A股市场;如果稳定市场的主力本身挟强大的信息优势与体量、体制优势成为最大的获利者,普通投资者就有理由质疑,这些创新背后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通过几次市场震荡,质疑正成为汹涌之潮,以后的创新之路将举步维艰。
对于不成熟、不规范的A股市场而言,创新固然重要,比创新更重要的是堵住创新工具可能产生的致命诚信漏洞。否则,黑山老妖就会现形。
如果“捉妖记”持续下去,妖股前景不会好。此次对特力A的惩罚会让有些妖怪亏到肉里,26日开盘妖股包括海欣食品、上海普天等跌停或者接近跌停。
这只是开始,既然操纵的风险在上升,未来妖股的平均溢价也会下降,如没头苍蝇一般追逐妖股的鼓噪者也会减少。前提是,继续狠抓、继续严惩。
妖怪不可能一扫而空,孙悟空也做不到。未来还会有妖股出现,还会有人借此赚大钱,但只要数量下降、风险上升,A股酸柠檬市场的现象就会一点点变好。(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