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股市投资关键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经济“新常态”下的股市投资关键词

加入日期:2015-10-25 15:04:10

  本周公布的三季度GDP增速跌破7%,创下六年半以来最低增速。从分项数据看,工业、投资全面下滑,出口低迷,仅剩消费为中流砥柱。显而易见,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中国的“新常态”,对A股市场的投资也将构成长期影响。

  经济“新常态”

  经济增速下滑,并非中国大陆独有,基本上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着类似的转型困境,即便是公认复苏情况较好的美国,部分数据也不甚理想,甚至因此传出年内美联储可能放弃加息,留待明年春季观察后再实施的说法。而中国6.9%的经济增速虽然相对以往有所下滑,但鉴于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基期不断垫高的现实,这一增速在全球经济体中依然处于高水平,殊为不易。对于股市投资而言,A股市场并未和GDP增速有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最典型如去年7月到今年6月中旬上证指数出现高达1.5倍的涨幅,期间经济增速持续维持低位震荡。事实上,历史上真正和GDP正相关的牛市,或许只有2005~07年那一次,但此前2001~05年期间,GDP增速已经显著回暖,但A股依然在国有股减持等利空的作用下,出现了长达4年的熊市。

  因此,面对GDP增速破7,A股投资者并不需要有过多的担忧。A股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更紧密,最主要的指标有二:一是M2(广义货币)的绝对数量和A股实际流通市值之比,二是M1(狭义货币)的增速。前者反映银行储蓄搬家进入股市的潜力,后者则反映当期社会资金流动性,对以“资金市”著称的A股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股市投资关键词

  但经济增速的“新常态”,对于我们股市上的操作方向,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三季度的细分项目来看,工业及出口不振,折射出外贸出口和国内工业产能整体过剩,对于涉足这两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原则上我们少碰为主,而应当将目标锁定在不受GDP增速影响的部分。“新常态”下的股市投资,笔者归纳起来有两个关键词:创新、改革。

  一,创新。创新的部分毫无疑问与创业板关系最密切,其次是中小板。近期A股市场中,创业板扮演了领涨的角色,中小板也走势较强,而主板市场相对滞后。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创业板的走强具有极强的标杆作用。当然,这也和创业板整体市值小,便于通过收购资产实现外延式增长有关,同时炒作的难度也比较小。但笔者认为,近期创业板的领涨,也有相当程度超跌反弹的意味,毕竟6~9月从4037点暴跌六成到1700多点,技术上存在较强的反弹动力。而在普涨式的超跌反弹过后,接下来创业板、中小板势必面临分化,对投资者选股功力将构成较大考验。

  笔者建议,没有精力选股的股友不妨在指数回落之后选择相关的指数型ETF基金逢低布局,中长期持有,如创业板ETF(159915)。选择指数基金的好处是可以分享指数上涨的平均利润,同时指数又会定期汰弱留强,变更成分股,实际上起到定期帮助投资者优化投资组合的效果。

  而从短期看,投资者也可以追踪三季报,精选业绩持续增长、三季度股价暴跌、股东人数相对集中、机构三季报新进的品种作为重点操作对象,在机构研究的成果上“借力使力”。

  二,改革。对于当前实体经济中产能过剩的企业,未来进行兼并重组或转换跑道进入其他的新兴行业,将成为必然。对于主板当中的大盘周期性行业个股,由于“船大难掉头”,包袱较大,股价很难有大幅度暴涨的机会。而对于小市值的国企股来说,即便是从事夕阳行业,但却能在改革的压力下倒逼尽快重组,反而孕育着中线“升机”。在三季度的大跌过程中,我们看到中科招商等资本大鳄频频出手举牌小市值个股,看中的正是其未来资产重组、脱胎换骨的可能。这些资本大鳄未来不排除寻找未上市资产,以定向增发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实现自身股权增值的可能。

  笔者建议,对于三季度资本大鳄举牌的小市值股票都应当重点关注,尤其是目前股价与其买入区间接近的品种。

  总体而言,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新常态下,我们的A股投资应当“以小为美”,重点锁定“创新”和“改革”两大主线下的小市值股票的投资机会。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