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涌现“智慧养老”新业态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中国涌现“智慧养老”新业态

加入日期:2015-10-21 17:22:37

  新华网天津10月21日电(记者毛振华)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应对、承接提出了新要求。面对“银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多地试水探索“智慧养老”,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智慧养老的新业态渐成趋势。

  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2400万,低收入贫困老人2300万。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曾表示,中国的基本养老方式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面对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手段的作用日益突出。

  记者从“智慧养老”业内了解到,目前在中国正在兴起的“智慧养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以维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其核心在于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

  “虚拟养老院”是在“智慧养老”背景下较早付诸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方式,苏州市沧浪区使用了这一模式。经过多年完善,通过话务中心与家庭走访结合,可为“虚拟养老院”的老人提供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应急救助六大类53项服务。

  天津的“虚拟养老院”依托公共呼叫平台,被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从事该项业务的易盟天津分公司负责人付艳娟说,作为一家专业家庭服务机构,2012年9月,公司就与政府部门开始合作,用呼叫平台承担起了河东区虚拟养老院服务,同时通过增设门店的方式,将虚拟养老院的各种服务辐射延伸到了天津市各个区县。

  86岁高龄的印邦炎老人的居家养老生活自得其乐。记者在天津南开区新园村小区见到他时,他刚从外面打完麻将回到家中。“老了更离不开家了,哪里也不如家里舒坦。”记者在他家中看到,屋里收拾得干净利落,一日三餐不用自己操持。

  他告诉记者,他与84岁的老伴査禹琴都是大学退休教授。如今每早8点,保姆李玲都会买好菜准时来到印老家中,李玲正是由易盟集团的“虚拟养老院”介绍给印老的。

  与此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正在成为“智慧养老”的重要工具。“可穿戴设备可以在养老领域实现功能的最大发挥。”乐源数字董事长乐六平介绍,他们将智能可穿戴科技结合智能家居、大数据与乐康智能居家养老云平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健康、安全、情感等问题。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测量老人的血压、心跳等数据,同时监测老人外出的活动情况,对于老人突然摔倒,也有一定的预警功能。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养老将成为推动中国养老产业未来的中坚力量。

  就在不久前,由山东青岛联通负责软件开发及硬件生产的智能手环正式投入使用,青岛市南山区政府为1050位老人发放了养老服务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可以实现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心率测量、健康管理等功能,儿女可通过客户端软件了解老人的活动轨迹,实时掌握老人的状况。

  此外,“智慧养老”还将触角深入到养老地产中。今年9月中旬,中福老龄产业开发(天津)有限公司与天津市天河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三方,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签订合作协议。它们将以全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为支撑,建设“互联网+”下的智慧养老项目。

  业内人士还指出,“智慧养老”在中国尚属新兴产业,仍需要进行不断探索。目前国内整体上“智慧养老”的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而且,在“互联网+”刺激下,产业发展存在一定无序性,市场发展集中度较弱。

  还有专家表示,“智能养老”不只是养老方式上的技术革命,更是产业和社会革新。要推动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注重技术与产品的整合,建立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尤其是依靠创新驱动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据研究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至800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智慧养老”作为一种可以社会普惠的制度,应搭上智慧城市建设的“快车”,实现快速发展,惠及民生。

  作者:毛振华

编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