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四大领域值得关注掘金10只个股_热股推荐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股推荐 >> 文章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四大领域值得关注掘金10只个股

加入日期:2015-10-14 11:21:18

  点击查看>>>个股研报 个股盈利预测 行业研报

  新能源车维持高增长 产业四领域值得关注

  10月13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在京召开。根据最新数据显示,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比上月有所增长,比同期继续呈现下降。新能源车继续高速增长,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8324辆,销售28092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倍。无独有偶,13日国内碳酸锂企业报价继续上调,幅度最高达10%,新能源车上游行业也逐渐启动。业内人士表示,围绕新能源动力汽车的产业链衍生出的新业务均有较大发展空间,充电桩、锂电池、整车、碳酸锂都是相关细分行业,或成为四季度关注热点。

  >> 新能源车:整车销售量居高不下成产业新亮点

  新能源汽车依旧是汽车市场的最大亮点,继8月份取得超出市场预期的表现后,9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据中汽协会统计,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8324辆,销售28092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65辆和19228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2.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59辆和8864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1-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2.3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3032辆和87531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2.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252辆和49202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

  与此同时,9月我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两大亮点:一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据统计,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8324辆,销售28092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65辆和19228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2.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59辆和8864辆,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1.3倍。1-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2.3倍。另一大亮点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保持增长。

  相关公司:比亚迪金龙汽车

  >> 碳酸锂: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原料需求剧增

  受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碳酸锂巨头FMC公司提价影响,13日国内碳酸锂企业报价继续上调,幅度最高达10%,年初至今市场累计涨幅近30%。另据中汽协最新披露,9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2.83万辆,销售2.8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倍,延续高增长态势。机构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给碳酸锂带来的新增需求将超过1万吨,行业供需格局继续改善,拥有锂矿资源、从事碳酸锂深加工等企业,将获得市场扩张机遇。

  全球碳酸锂巨头FMC公司9月15日宣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将在全球范围内,全线提升旗下锂产品价格。其中,碳酸锂、氯化锂、氢氧化锂等产品将提价15%。此次FMC全线涨价,将给我国供需偏紧的碳酸锂市场带来明显提振作用,目前该效应已逐步体现。最新动态显示,国内碳酸锂市场价格继续上调,其中,雅化集团旗下国锂、兴晟锂业公司,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调涨每吨1000元。而行业龙头赣锋锂业近期上调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每吨涨价5000元至6万元,幅度近10%。年初至今,在各方面因素的积极推动下,碳酸锂均价涨幅已近30%,创出近年新高,相距历史高点每吨8万元,仍有一定空间。

  相关公司:雅化集团赣锋锂业

  >> 锂电池:行业景气度提升成长空间巨大

  我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尚不能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未来成长空间巨大。若仅考虑动力电池和消费型电池的需求,2018年锂电池需求将达54GWh,2020年有望达到72GWh。去年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达2.8GWh,消费型锂离子电池需求约为30GWh,储能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占比较小,总计可达33GWh,仍存翻倍空间。目前全球锂电池产业集中在中、日、韩三国,三者占据全球95%左右的市场份额。去年起中国市场占比达到27%,全球新增投资的近八成集中在我国,预计未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产能扩张步入加速阶段。

  锂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给碳酸锂带来了巨大的需求支撑。据测算,今年动力锂电池需求将达到12.5GWh左右,并呈现逐年高增长态势,对上游锂资源需求也有望激增。机构预计,目前碳酸锂产品淡季已经接近尾声,部分企业价格近期已有所上调,在全球巨头的提价示范效应下,行业景气度将继续提升。

  相关公司:拓邦股份新宙邦先导股份

  >> 充电桩:国家政策密集出台瓶颈需首先解决

  充电桩近期政策相当密集。一方面因为新能源动力汽车又是我国产业的发展焦点,但当前新能源动力汽车发展的瓶颈就是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在此背景下,资金预期充电桩业务可能会进一步受到政策大力扶持,或驱动相关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回升。

  另一方面则因为充电桩业务可以衍生出更多细分业务。比如目前充电桩业务上市公司主要是生产充电桩,然后卖给电网等相关企业。未来随着充电桩普及率、渗透率的提升,每一个充电桩都是一个数据点,有望与互联网相连,产生大量用户数据,有利于移动互联网营销等业务。所以,充电桩业务是一个发展空间较为乐观的产业,未来或催生高成长的相关上市公司。

  相关公司:奥特迅特锐德万马股份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个股研报】

  奥特迅:充电老牌劲旅打造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 我们预计公司 2015-2017 年 EPS 为0.60/0.83/1.08 元,公司是充电桩设备龙头,加码运营系统与云平台,行业地位和稀缺性应享有估值溢价,我们给予略高于行业平均的2015 年 75 倍 PE,得出 45 元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充电设备供应商老牌龙头,股权激励显信心。公司是直流电源龙头企业,切入充电设备市场多年,在上一轮电网主导的充电站/充电桩建设中就崭露头角,负责国网、 南网多个示范项目建设,建立了良好品牌形象,市场份额居于行业前列。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条件要求2013-15 年相比 2012 年扣非净利润增长不低于 207/405/939%,高利润增速显示了公司对于持续成长的信心。

  加码充电运营与云平台。公司公布增发预案,拟募资 4.2 亿元,投向充电设备(1.4 亿元)、充电设施营销服务网络(2120 万元)、深圳市集中式充电设施建设运营(2.5 亿元)、充电运营桩联网云平台一期(1050 万元) 。深圳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排头兵,公司控股子公司鹏电跃能是获准在深圳开展经营性集中式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试点的两家企业之一,后续拟以“集中快充、分散慢充、矩阵布点、柔性充电”的发展策略铺量建设运营“桩联网” ,初期以出租车快充为突破口,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而云平台则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将实现 “车、桩、人、电网、支付系统”的信息交互。我们认为公司打通充电设备-增值服务-建设运营的产业链将强化其一体化竞争优势,加强用户粘性并挖掘高附加值,体现充电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入口价值。

  风险提示:充电新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直流电源市场竞争加剧。(国泰君安)

  特锐德:紧握“配网+充电”市场良机

  收入业绩增势良好,光伏EPC商业模式表现突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9亿元,同比增长34.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513.5万元,同比增长20.2%,EPS 0.10元,业绩增势良好,符合我们对公司的预期。分业务方面,安装工程及其他确认1.93 亿收入,同增146.0%,主要系公司大额(4 亿)光伏EPC订单成功签订所致。

  配网(农网)超预期投资,公司箱变收入弹性增强:我国经济稳增长,配电投资将是首选领域之一;展望我国2015~2020年配电网规划投资,总规模预计可达两万亿,公司作为箱变龙头技术积累雄厚,同时收购的川开电气在断路器等配电一次设备上有较强实力,我们预计特锐德2016年的箱变业务收入和2014年相比增长70%以上。

  致力打造行业领先充电网络,后续市场空间巨大:公司目前已在14 个城市建立了汽车充电合资公司(近期与北汽新能源、东方电动、金龙汽车达成合作),从目前来看已经是建立合作城市最多的公司,公司计划2017 年底完成占领全国50%的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的战略布局,为实现特来电充电网络生态圈奠定坚实基础。以充电桩为入口进行充电、广告、保险、金融、售车、4S增值服务及汽车工业大数据等,才是对充电网络较全面的商业价值认识。我们预计充电网络利润空间将超500亿元,后续市场空间巨大。

  智能变电站与光伏EPC望成为公司业务新增长点:2015上半年,公司组织70余场110kv变电站技术交流会,储备并提供相应技术方案117套,预转化率达70%项目约30套,智能变电站项目推进顺利;“冠丰高效农业50MW光伏发电EPC总承包合同”项目(2015年确认3.7亿收入)与“力诺太阳能电力项目”落地标志公司业务线成功延伸至光伏EPC领域,未来望成公司业务新增长点。

  未来“走出去”、内部改革与员工持股计划促公司继续发展:公司已在香港成立“特锐德控股”作为走出去平台;集团内部由新总裁罗兰德博士推行适应未来的“Fit for Future”战略,从组织、流程等全方位进行升级;近期公司2014年推出的非公开发行方式员工持股计划的审核通过也会使公司全员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38元、0.62元、1.01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按照300亿元市值估值,对应最新8.82亿股本,目标价位33元。

  风险提示:电动汽车投资业务出现的短期亏损风险、配网投资不达预期风险。(安信证券)

  万马股份:业绩稳健,拟借增发加码汽车充电与新材料业务

  公告要点

  公司发布 2015 年中报。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 10.55%至 24.48 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 11.58%至 1.08 亿元,实现 EPS 0.115 元。

  公司公告增发预案,拟以不低于 35.71 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3,600 万股,募集不超过 12.58 亿元,拟用于投资 I-ChargeNet 智能充电网络建设项目(一期, 9.6 亿元),年产 5.6 万吨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0.98亿元) ,以及补充流动资金(2 亿元).

  投资要点

  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 1.93 个百分点至 17.3%

  上半年,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 1.93 个百分点至 17.3%,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 2.2 个百分点至 12.5%。分项业务中, 电力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5.01%至 13.56 亿元,毛利率提高 0.95 个百分点至 16.8%;通信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5.2%至 3.04 亿元,毛利率提高 4.12 个百分点至 25.9%;高分子材料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20.8%至 6.61 亿元,毛利率提高 3.17 个百分点至 17.4%。

  增发重点投入汽车充电与新材料业务,利好业务结构优化

  我们预计,如募投项目实施顺利, 将有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迅速发展,完成从充电桩制造到智能充电网络平台运维的产业链延伸;支撑高分子材料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巩固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及估值

  暂不考虑增发,我们预计,当前股本下,公司于 2015~2017 年将分别实现 EPS 0.30 元、0.37 元、0.45 元,分别对应 101.6 倍、82.5 倍、68.8 倍 P/E。增发上限(0.36 亿股)仅为现有股本(9.39 亿股)的 3.83%,对公司业绩的稀释效应有限。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业务发展或低预期;行业成长股估值中枢或现波动。(浙商证券)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连创佳绩,储能续写辉煌

  新能源,新增长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汽车(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手机部件和储能。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带动公司汽车业务业绩靓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2.4%, 凭借公司“垂直一体化”供应模式、科学管理方式,公司新能源汽车毛利率远高于传统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带动公司汽车业务板块毛利率提升 3%。 储能业务中,公司全球领先储能生产服务商,研究和应用经验深厚,多次中标国内外储能示范项目,目前已取得良好示范效应,为未来发展铺垫了良好基础。 上半年公司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拟推行非公开发行,加码锂电池产能和研发, 公司从生产、研发、人力各方面层层布局, 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新能源汽车保持高增长,传统汽车趋于稳定

  1)目前我国机动车产销量居全球第一,且增长速度快,平均机动车拥有量仍然较低,这为我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新能源汽车保持高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2)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比亚迪一枝独秀,约占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33%, 3)技术、经验、市场条条优势,助公司龙头地位难以撼动。轿车到大巴,国内到国外,步步为盈。

  储能蓄势待发

  1)核心技术电池助公司行业领头羊。公司已率先进入北美市场,未来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也会带来其他市场(如欧洲)的爆发。 2) 电动车+储能, 1+1=N,协同效应强大。储能为电动车充电提供便捷、加快电动车推进;电动车电池二次利用为储能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协同效应强大。

  手机部件、光伏等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为国内外手机制造商提供整机设计、部件生产和组装服务。是目前全球最具综合竞争力的手机部件及组装服务供货商之,主要产品有部件和组装。智能手机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为公司产品带来了增长空间, 光伏产业在经历低迷之后有所回暖。然而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公司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增速放缓。

  盈利预测

  基于审慎性原则, 暂不考虑非公开增发对公司的影响, 我们预计公司 2015~2017 年 EPS 分别为 0.32 元、0.51 元和 0.74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83 倍、 115 倍和 79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非公开发行实施不确定性,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电池不安全引起的事故阻碍行业发展。(国海证券)

  雅化集团:需求低迷致民爆业务大幅下滑

  事件:8 月11 日雅化集团发布2015 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9 亿元,同比下降8.26%,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7269.2 万元,同比下降38.42%,扣非后净利润6638.9 万元,同比下降42.51%,基本每股收益0.0757 元。公司同时预计1-9 月归属净利润变动区间为-50%-0%。

  点评:

  民爆业务大幅下滑至业绩不及预期。上半年来,国内宏观经济疲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对民爆需求也持续低迷,公司民爆业务收入和毛利均有所下滑,同时锂业务继续亏损,造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民爆需求低迷,竞争加剧,收入毛利双降,并购是公司未来民爆业务主要成长之路。上半年,作为公司主要产品的工业炸药收入3.4 亿元,同比下降26.37%,毛利率50.3%,同比下降1.5 个百分点。与民爆业务紧密相关的煤炭、钢铁、水泥、冶金等行业均在经历需求萎缩、去产能的过程,短期内下游行业仍将持续低迷,因此公司内生性增长难度较大。随着需求的放缓,同时发改委于2014 年底放开了民爆产品的价格管制,民爆行业之间的整合将加剧,公司也在不断寻找外延机会,5 月8 日公司同山西金恒化工签署了重组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增资扩股控股金恒化工。公司未来仍将不断通过并购整合来实现增长。同时公司在产业链上也在向下游爆破服务拓展,相比于单纯的炸药生产,提供一体化爆破解决方案是未来方向。上半年公司爆破业务收入1.03 亿元,同比微降2.93%,公司爆破服务占比较小,提升空间较大。

  锂业务亏损收窄,全年有望大幅减亏。上半年锂行业在动力电池旺盛需求带动下,表现优异,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主要锂产品价格持续上升,同比涨幅在20%左右。公司控股的四川国理上半年确认投资收益为-223.3 万元,虽然仍未实现盈利,但亏损额已经大幅减少。报告期内,公司锂业务实现收入8124.1 万元,毛利率仅为 2.89%,一般锂产品加工的正常水平在17%-20%左右,主要由于国理和兴晟的产能未充分利用所致,因此随着市场的逐步拓展,公司未来毛利率提升的空间较大,全年亏损将大幅减少。更长远看,国理旗下锂辉石矿价值的充分挖掘才是公司锂业的最大亮点。

  推员工持股计划,彰显未来信心。7 月17 日,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总数合计288 人,筹集资金总额为不超过1.6 亿元。公司高管17 人合计出资8226 万元,占比51.41%。此次较大范围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将理顺管理层和骨干员工的激励问题,也表明公司对公司股价的信心。

  维持“推荐”评级。基于公司民爆业务收入和毛利大幅下滑的情况,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5-2017 年EPS 分别为0.17 元、0.19 元、0.21 元,对应目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46 倍、42 倍、3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民爆产品需求持续下滑;2、对国理整合工作不达预期;(国联证券)

  赣锋锂业:锂产品需求向好,业绩高成长

  事件:8 月23 日赣锋锂业发布2015 年半年报,公司201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4 亿元,同比增长33.78%,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5101.8万元,同比增长30.37%,扣非后净利润4516.6 万元,同比增长26.74%,基本每股收益0.14 元,公司预计1-9 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0-50%。

  点评:

  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产业链布局更进一步。上半年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收入和净利润保持了高速增长,尽享行业景气周期向上的红利。产业方面,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战略更进一步,在未来行业前景更加明确的条件下,公司积极收购资源,国内收购江西锂业,国外同澳大利亚Neometals 和PMI 公司签署股权合作协议,为公司长期的资源供应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司收购美拜电子已经完成资产过户,消费电子锂电池的布局完成,未来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拓展仍然值得期待。

  万吨锂盐产能释放,增长确定。公司金属锂及锂盐系列产品收入4.80 亿元,同比增长34.72%,主要来自公司新产能释放。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3 倍,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对电池级的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产品需求旺盛,我们预计国内15 年对碳酸锂等锂产品的总体需求量增长在20%以上,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增速会更快。15 年以来,国内三元材料动力电池逐渐增多,对电池级氢氧化锂的需求大幅增长,公司的万吨锂盐项目主要扩产电池级氢氧化锂,成为今明两年主要增长点。

  锂产品价格仍将继续上行,公司毛利率还有提升空间。上半年赣锋碳酸锂产品对外报价逐步提升,同比提高13%左右。由于锂资源寡头垄断,未来随着需求的增长,产品价格还将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公司金属锂及锂盐产品综合毛利率20.1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由于公司产品涨价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因此毛利率可能还未体现出公司提价后的水平,未来会有回升的空间。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美拜电子并表,预计全面摊薄后15-17 年EPS 分别为0.35、0.49、0.60 元,市盈率分别为60 倍、44 倍、36倍,公司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建议积极关注,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推广不达预期;2、锂产品涨价不及预期;3、原料供应受到影响。(国联证券)

(责任编辑:DF064)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