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罗素失败 中信证券海外资管业务断臂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收购罗素失败 中信证券海外资管业务断臂

加入日期:2015-10-12 11:51:16

  股灾后,国内“券商一哥”中信证券(600030)丑闻百出,管理层动荡。屋漏偏逢连夜雨,快要完成的罗素投资收购事项,也随之塌方,国际化战略戛然而止。

  据英国《金融时报》周五(10月9日)消息称,伦敦证券交易所准备以11.5亿美元的价格向私募股权集团TA Associates 出售罗素投资(Russell Investments)。至此,中信证券收购罗素的计划“竹篮打水”。

  回溯中信证券的国际化战略,磕磕绊绊,十分窘迫。

  国际化战略“囧途”

  2008年联手美国投资银行Evercore Partners

  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与贝尔斯登合作夭折之后,中信证券与美国投资银行Evercore Partners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开展中国与海外市场之间的并购咨询服务。

  2012年成功收购法国里昂证券,却因定性“银行控股”而受限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8月1日表示,已完成以12.5亿美元从法国农业信贷集团手中收购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的交易。不过,由于中信证券的最终持有人中信集团被定性为银行控股公司,因此,在美国、欧洲等地中信证券仍无法获得证券承销牌照。

  据记者了解,根据美国对银行控股公司的定义,中信集团因为持有中信银行66.95%的股份被认定为银行控股公司,而登记为银行控股公司持股10%或以上的关联公司或者子公司是不能开展承销业务的。

  2015年收购罗素,近在咫尺却功亏一篑

  2015年1月,伦交所透露计划在2月中旬出售罗素投资,预期的价格是14亿美元。随即外媒在7月10日报道,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洽谈收购罗素投资,估计成交价格在18亿美元左右,如此高报价也显示出了中信志在必得的决心。

  据记者了解,中信证券和伦交所今年8月几乎已经达成协议,只差个别条款尚待确定。

  然而事与愿违,因证监会发布不得减持公告,使得中信证券仍旧无法摆脱银行控股的定性。再之,中信证券的高管因为内幕交易被公安调查。9月下旬,市场传出消息称,中信证券与伦交所关于收购罗素的谈判已经破裂。

  中信为何选择罗素

  罗素投资是一家全球资产管理机构,成立于1936年,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罗素投资在全球的资产管理总额达到2468亿美元。

  同时,罗素也是全球仅有的几家可以提供资本市场研究、管理人研究、投资组合构建、投资组合执行以及指数服务的公司之一。

  据接近中信证券的消息人士表示,中信收购罗素,是想让其承担中信证券海外的资产管理业务。罗素投资拥有强大的研究能力和海外的融资能力,对当地的金融产品非常了解,在海外拥有庞大的客户群,这些对中信证券的国际化进程至关重要!


编辑: 来源:老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