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为何不能在“五一”前开通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深港通为何不能在“五一”前开通

加入日期:2015-1-7 15:25:2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考察深圳,他在会见深圳市领导班子时表示,“有了沪港通,下一步就要有深港通。”

  昨天(1月6日)下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也公开指出,开通深港通对香港发展和国家金融改革均有好处,他会与中央有关部门保持联系,希望能够尽早开通。

  受消息刺激,深港两地股市部分A/H价差股强势劲涨。而随即两地传媒对开通时间的穷追不舍,及满天飞的谣言让人不禁回忆起彼时沪港通宣布后市场上的骚动情绪。

  据《香港商报》报道,“深交所首席经济学家”季孟增接受该报独家采访时透露:深港通有望今年“五一”前后开通,深交所内部已制定深港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初期额度安排与沪港通类似。

  季孟增并称:“深港通各项准备工作进展良好,系统已经测试完毕并已联网,相信不会因为技术问题而延迟开通。”

  而深交所相关人士随后向财新记者澄清,深交所并无“首席经济学家”一职,季孟增也未在深交所任职。

  另有接近深交所人士向财新记者分析说,深港通“五一”前后开通不可能,因为技术系统等相关准备工作需时至少6个月,且是从国务院正式批复之日算起,而目前国务院尚未正式批复。

  深交所昨天晚间在微博上发布公告说,与港交所正在对开展深港通进行研究,方案成熟时将按程序报请两地监管部门审批。

  港交所方面回应财新记者时也称,深港通具体实施仍需两地监管机构批准及技术安排,具体实施尚无时间表。“港交所和深交所一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日后合作计划若有重大进展,定会通知市场。”

  港交所方面同时向财新记者坦言,传媒一再追问深港通开通也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毕竟类似制度安排的开通时点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

  参照沪港通先例,按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2014年4月10日发布的联合公告,即日起至沪港通正式启动,需要6个月准备时间。待到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下的股票交易才正式启动,亦即实际准备时间约为7个月。

  深港通的准备工作预计与沪港通类似,包括:完成相关的交易结算规则和系统,获得所有相关的监管批准,市场参与者充分调整其业务和技术系统,并完成所有必需的投资者教育工作。

  前述接近深交所人士分析,深交所和上交所的交易制度、技术接口都有差异。而且,港交所接入上交所的接口已对港交所技术系统造成一定压力,日后深交所以另一套技术标准接入,估计香港承受的技术压力会更大。“深港通技术准备的时间,估计不会比沪港通少太多。”

  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向财新记者指出,内地资本市场和国际接轨是大趋势,不必纠结“何月何日”这样的时间点,但短期内确实对市场有一定提振作用。

  此消息刺激深港通A+H概念股当日出现较大涨幅,其中折让最大的浙江世宝(1057.HK, 002703.SZ)H股涨幅接近28%,折让第二多的山东墨龙(0568.HK,002490.SZ)H股涨幅达21%,东北电气(0042.HK,000585.SZ)H股涨12.9%。此外,比亚迪(1121.HK,002584.SZ)、新华制药(0719.HK,000756.SZ)、潍柴动力(2338.HK,000338.SZ)等深港通概念股也出现不同程度涨幅。

  “如果说沪港通将国际资本对接沪市,开放了中国传统行业的蓝筹股;那么深港通通车将向海外资本开放中国成长型股票。此后中国资本市场将实现多层面的开放,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选项。”一位国内券商分析师向财新记者指出。

  一家位于香港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向财新记者指出,他们对深港通的开通已有预期,相信在交易成本降低、投资额度放宽后,海外投资者会更加关注中国成长型股票。

  这位机构的基金经理指出,通过沪港通投资中国,更多的是对中国概念了解比较笼统的海外投资者,他们把中国看作“新兴市场”大概念的其中一个,因而大多投资沪股传统蓝筹股。

  “深港通的开通会吸引更多专注投资中国的海外投资者,由于对中国科技、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了解更深,因而会更加积极地入局相关领域。”

  然而,这家机构投资者目前尚未使用沪港通进行北上投资,目前对于两地互通计划仍处观望阶段,“待到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用尽后,我们将开始使用沪港通,甚至将使用今后开通的深港通。”该机构的投资经理向财新记者表示。

  上述国内券商分析师指出,想要投资中国概念的境外投资者,其实此前已经使用QFII或者RQFII进入中国市场,因而目前沪港通使用额度“略显冷淡”。

  他相信深港通开通后,难免会出现相似情况。“沪港通也好、深港通也好,都将是长期的制度设计,短期内投资者需要一个转换时间。”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