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呈上涨态势汇率波动扩大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2014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呈上涨态势汇率波动扩大

加入日期:2015-1-7 14:02:55

  1月7日发布的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呈上涨态势,其中,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由年初的133.07点上涨至年末的140.02点,上涨幅度为5.1%,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由年初的139.67点上涨至年末的146.96,上涨幅度为5.1%。虽然涨幅显著小于上一年度的8.38%,但有效汇率指数的振幅却与上一年度相当,分别为8.47%和8.68%,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盯住一篮子模拟指数在2014年呈现先小幅回升,再小幅下降的态势。模拟指数由年初的96.53下降为年末的95.48,下降幅度为0.01%。模拟指数与实际指数的差值由年初的36.53上升至年末的44.53。

  报告认为,这说明虽然在年初经过一定幅度的回调,但下半年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强势上涨再次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的高估。另外模拟指数的涨跌幅和振荡幅度都显著小于实际指数,显示出盯住一篮子货币在维护汇率稳定方面的显著效果。

  从中间价看,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小幅贬值,从年初的6.1贬值为年末的6.12,贬值幅度为0.33%。但即期汇率贬值幅度则显著大于中间价,波动也较前者剧烈。即期汇率由年初的6.05贬值为年底的6.205,贬值幅度达2.52%。其波幅进一步扩大,更是上升为3.42%。尤其是在第四季度后期,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出现了一波较为快速的贬值。

  报告指出,2014年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展现了较大的波动性,上半年呈现高开低走态势,下半年则持续走高,直至年末趋于平稳。根据其走势,2014年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持续上升阶段(1月份)、调整下行阶段(2月初-6月底)、大幅回升阶段(7月-11月初)、稳中有升阶段(11月初至年末)。

  据介绍,2005 年 7 月,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 2008 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一直保持小幅升值。之后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断,重新盯住美元,并被动的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大幅上升。2010年6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重启,使得人民币汇率 2010 年小幅上升。2011年最后一个季度,有效汇率指数加速上升,全年涨幅 7%。2013 年人民币有效再度呈现走高态势,创下了历史新高。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