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子崴 “我一直在坚持做自己的事,没想到却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如今,汪德嘉提及“创业”一词仍然热情不减。
2011年,正是基于对互联网、金融领域快速发展的认知,汪德嘉看到了中国移动安全领域的市场空白,带着自己在硅谷时的同事和一批“学生军”转战中国市场,创办了苏州通付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通付盾”)。
在此之前,这位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数学博士已经在硅谷生活和工作了11年。在美国期间,汪德嘉曾就职于多家科技企业,从事大数据分析、金融反欺诈技术工作。
虽然身份从硅谷的员工变成了一家中国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但汪德嘉仍然保持着对技术的偏好。在他看来,从根本上推动一家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因子永远是技术。汪德嘉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做的工作,是互联网移动端的“软加固”,“我们的安全保护核心是加密—从传统端到移动端的身份认证、授权和反欺诈,我们的产品都是围绕这些技术来开展的。”
经过两年多专注的技术研发,如今,通付盾已经将旗下“时空码”系列产品运用到包括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在内的多种客户服务之中,下一步,通付盾将扩大营销团队,从技术研发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转型即将启动。
产品=艺术
有趣的是,“极客”汪德嘉的创业梦却是从一场歌剧开始的。2008年,趁着公派回国的机会,汪德嘉在北京观看了歌剧《图兰朵》,这出戏让他沉浸在兴奋之中。回到美国之后,汪德嘉便在工作之余创办了一家名为“图兰朵”的项目咨询公司。
“我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有原因的,我们做产品其实就是一门艺术。”汪德嘉说。事实上,他同时也是一个文艺爱好者,在他的办公室里各种题材的书籍琳琅满目,其中除却技术、管理类书籍,《古文观止》、《资治通鉴》等历史文化类书籍也不乏其数。在汪德嘉看来,阅读给他带来了大量的灵感,“很多事情是相通的,不管是安全还是科技,最终还是要产生一些价值”。
图兰朵接到的一个中国客户的项目让汪德嘉坚定了回国创业的决心,而这个客户便是阿里巴巴。“从做企业咨询的机会来了解市场,也接触到很多企业的朋友,这样促使自己走出来,否则就会一直在封闭的环境里了。”汪德嘉这样评价图兰朵这段创业经历。
“互联网金融大概去年才火起来,但实际上我们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这个概念了。”多年的技术工作似乎早已让汪德嘉形成了对互联网行业的独特感知力。他特别看重技术变革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一个企业的成功和时代紧密相连”。
汪德嘉把现在称作“工业革命4.0”的时代,移动互联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随着传统金融行业相对封闭的体系逐渐解构,怎样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面开辟一个安全的通道是技术层面亟待解决却也容易被忽视的话题,这也是汪德嘉坚持做移动端到端安全的原因所在。
汪德嘉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二维码支付安全上,他解释道,静态二维码身份信息容易被拷贝和伪造,从而威胁到使用者的账户安全。
今年3月份,央行曾紧急叫停二维码支付业务,而被叫停的原因之一则是二维码支付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
为避免二维码的不安全属性,通付盾研发了动码技术,其核心产品被称作“时空码”,由于动码本身随时处于变化状态,便能够保证用户的支付安全。现在,动码技术不仅仅被运用到二维码,在条形码、数字码等领域也可运用。“二维码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其实可以表现为多维、表现为数字,载体也可以不一样,也可以固化到卡里面去。”汪德嘉说。
汪德嘉特别解释到“时空”这个概念:“时空码变化是有时间的维度,但这还不够,还有空间的维度,比如说我现在在商场,这是地理位置,比如我现在用3G,用WiFi,这是场景,这些都是空间的维度。时空码里面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变化,而是以时间的维度、空间、场景的维度结合起来的。
汪德嘉介绍,通付盾的相关产品此前已在一些城商行推广。随着11月29日监管层重新放开二维码支付,无论微信、支付宝,还是银联,各家机构都在重新布局这方面的业务。对于通付盾而言,这也是扩大市场影响力的好机会。
“米件”概念
随着通付盾的发展,汪德嘉和他的团队正在做两件事情:一是继续寻求融资,二是将产品推向市场。
“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像传统企业,肯定前期需要在投入。”汪德嘉说,“融资方面我们也准备好了,毕竟还是需要资本市场的推动”。创业起初,通付盾很快拿到了天使投资。通过参与苏州“千人计划”创投中心组织的千人计划创业大赛,通付盾接触了上百家投资机构。2012年,在最困难的时候,通付盾拿到了2150万元的融资。
经过三年的研发投入,通付盾扭转亏损,实现了收支平衡。不过在“赚钱”的话题上,汪德嘉似乎早就成竹在胸。在他看来,一家互联网企业必须完成前期的技术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大家都盯着钱,但实际上你如果准备好了,做平台级的,你肯定能一下子赚到钱。”
与此同时,汪德嘉和他的团队正在为产品添加更多的市场属性。“当互联网金融很火的时候,我们正好把我们的产品准备好了,推向市场。”以时空码技术为核心,通付盾设计了运用于支付、扫码登陆多个场景的产品系列。另一款用于App加密、防伪监控的产品“应用盾”则在5月份上线,目前,应用盾已被一百余款高端App使用。
汪德嘉甚至用一个概念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即“米件”。“米有两种属性。生米是硬的,熟米是软的”,他认为,米件恰好解释了通付盾产品的多维属性,“米件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神来之笔,过去是用硬件的方法做安全,像U盾、令牌,但互联网移动化以后硬件的方法就会受到很多的挑战,用软件的方法做有很多好处,很便捷,但是安全性不够。我们提出米件的概念,软硬结合,把软件和硬件的属性综合起来,来实现人的身份识别。这样做既不是硬件,又不是软件,可硬可软,我们把它叫做米件。”
到现在,汪德嘉即将度过创业以来的第三个年头。通付盾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事业起初的技术积累,与之相对应的,在通付盾此前不到百人的团队之中,8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销售团队规模不到十人。
汪德嘉看到了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中国创业经历也让他个人的认知产生了转变:“以前工作的公司文化是以技术驱动,但只有一条腿也是不行的,之前可能忽视了销售这一块,但最终还是要建立起来,特别是在国内,有它的国情,有个学习的过程。”
现在,通付盾的团队已扩大到一百余人,其中销售团队在30人上下。“明年销售会上一个大台阶”,汪德嘉介绍到,他们将组建一个更大的市场团队,以把产品推向市场端。
“创业是个体力活”,回顾三年的创业经历,汪德嘉感慨道。他认为人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一个人是做不成事的,你需要一个团队,这是最大的挑战”。
问答
你怎么看2014年中国经济发生的改变?
汪德嘉:
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其会全面加速落地释放制度活力、释放企业活力、释放行政活力、释放劳动力活力、释放资本活力等。2014年也是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行业渗透金融业务,金融行业拥抱互联网,移动化是主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以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未来10年将成主流。
对于在这样的一个经济变革期,你在企业转型上做了哪些思考?
汪德嘉:
我们看到的是未来5年到10年发展趋势,企业发展要解决市场特别是增量市场的强需求。移动化及连接一切的世界孕育新市场机会:移动安全风险无处不在;迫切需要创新的支付、验证方式;信用缺失催生征信市场的成长。通付盾定位以移动安全为切入点、以商业智能和大数据能力为核心、卡位未来互联网身份认证关键环节、面向大众的互联网金融安全公司。
你如何理解在这个时代创新对一个企业的意义?你的公司在创新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汪德嘉:
通付盾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创新型创业企业,其高速成长离不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变革和新机遇。通付盾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企业,在创新路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人才。创新创业是把一个新想法变为新产品以新模式推向新市场,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才来实施。因为创新是走没走过的上坡路,其难度可想而知,前期需大量时间资本投入试错,需要耐得住寂寞、有梦想、有情怀的靠谱人才。
据你的判断,你所在的行业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你带了什么样的机会?
汪德嘉:
准确地说,我们所在的行业是新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我所指的新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网等,通付盾产品瞄准的是新互联网基础架构—加密、认证、授权。中国将全面进入新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市场即将爆发,分析技术将更多应用于智慧城市、安全管理、节能环保和医疗等各行业。相关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会不断涌现。通付盾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时空码、应用盾、反欺诈、增值服务四大系列;提供以时空码为核心的15款安全产品,以及全方位的身份认证及安全服务,确保新互联网账号安全、移动安全、交易安全。防伪是数据应用基础,关联是数据应用关键,通付盾设备征信解决了网络空间真实度问题,是虚拟世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责任编辑: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