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打破“新股不败”神话 注册制能行吗?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郭施亮:打破“新股不败”神话 注册制能行吗?

加入日期:2015-1-10 8:53:36

  在注册制全面铺开之际,不仅要强化市场实时有效的监管体系,而且还要修正市场长期遭到扭曲的投机氛围。如此,“新股不败”神话才有望被打破。
  下周开始,A股市场将面临新一轮新股的集中发行。按照初步估算,届时市场最大冻结资金或将达到2万亿元,再次创出历史峰值。
  事实上,自去年6月IPO重启以后,就进行了多批次的IPO发行。不过,在历次的发行数量上,都基本控制在11家左右。如今,面对20家新股的获准发行,确实对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新股发行,对市场影响最敏感的,莫过于分流市场的存量资金,引发打新乃至炒新的热潮。
  自去年6月份以来,新股冻结资金规模基本维持在相对的高位水平。
  其中,在第一轮新股申购中,共冻结资金高达9222亿元。在随后第二、三轮的新股申购中,相应冻结的资金规模也高达8000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一轮新股申购中,累计冻结的资金规模更是达到了3.1万亿,占比同期市场流通市值的1/10以上,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冻结水平。
  不可否认,无论新股发行数量的多少,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回顾过去几轮新股发行的情况,虽然仅对市场的短期走势构成一些冲击,但也未能阻挡市场趋势向上的步伐。
  然而,对于此次新股发行,一方面体现出管理层拟借助加快新股发行节奏来抑制市场过度炒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场强烈的融资需求。而从二级市场的具体走势来看,实际上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多年来,在A股市场中,“新股不败”的神话却持续上演。期间,虽然证监会屡次完善新股改革制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未能有效地打破新股的不败神话。
  以最近一轮的新股改革为例,证监会拟通过修改IPO打新市值配售的办法,来完善市场的新股发行秩序。然而,实际上,投资者持有市值的计算口径改为按T-2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市值来计算,却助长了市场的打新热情,市场炒作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此外,以2014年颁布的发行监管红线为例,其中严厉规定了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得高于行业的平均市盈率水平。于是,在多轮的新股发行中,普遍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均在偏低的水平,更有甚者出现了10倍左右的低发行市盈率。遗憾的是,尽管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允许触及红线,但以游资为主导的资金却巧妙地借助新股上市后的涨幅限制,来实现新股的间接恶炒。显然,自去年新一轮的IPO重启以来,新股恶炒现象就从未间断。然而,待新股接连“一”字板涨停之后,股价早已飞天,而所谓的新股发行监管红线也名存实亡了。
  纵观2000至2014年的新股发行情况。其中,1月份新股发行较为集中的月份分别是2001年、2007年以及2014年。2014年,属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关键时点。在当年的1月份,新股发行的规模就达到了48家之多,创出了历年来1月份新股发行的规模之最。而到了2015年,当属注册制全面铺开的准备时点。显然,面对倍增的新股发行数量,也是为注册制的全面铺开而铺路。
  那么,依靠注册制,真能打破“新股不败”神话吗?
  与以往的核准制相比,注册制并不会对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进行实质性的审核。换言之,以市场为主导,企业生死完全由市场进行判断。确实,在注册制模式下,不仅能够有效打破核准制下发审委“一揽大权”的局面,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市场长期存在的“堰塞湖”问题,很好地解决市场的融资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册制全面铺开之际,监管部门的审核权力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未来将会以形式性的审核为主。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中介机构能否履行尽职尽责的义务就成为注册制顺利铺开的关键。然而,多年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中介机构的丑闻。与此同时,一系列震惊市场的违规造假案件也与中介机构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此,如何保证未来中介机构能够履行尽职尽责的义务还是一道难题。“新股不败”神话的持续上演,一方面是新股发行改革不彻底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就是市场缺乏实时有效的监管体系及严厉的处罚机制,由此给部分资金带来了牟利的空间。
  未来,注册制的全面铺开,将以市场化的手段来完善市场的运行体系。同时,也会大幅增加市场的供给,从而起到压抑新股爆炒的行为。不过,笔者认为,打破“新股不败”神话,仅依靠注册制未必能够起到本质上的效果。对此,在注册制全面铺开之际,不仅要强化市场实时有效的监管体系,大幅提升市场的违规成本,而且还要逐步修正市场长期遭到扭曲的投机氛围。如此一来,“新股不败”神话才有望被逐步打破。

编辑: 来源:□.郭.施.亮.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