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重回2300点 量能有点跟不上
周二,沪深两市双双反弹,沪指重返2300点上方。不过市场量能稍显不足,两市合计成交金额勉强超过300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长阴后出现小阳线的反弹,但市场整体震荡格局未改,短线大盘仍有调整要求,不宜盲目乐观。
昨日两市开盘走势不一,沪指早盘低开走高,深成指则是小幅高开,午后大盘在军工、地产等板块拉动下开始发力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报2309.72点,涨19.85点,涨幅0.87%,成交1354亿元;深成指报7965.88点,涨70.01点,涨幅0.89%,成交1647亿元;创业板指报1500.99点,涨17.64点,涨幅1.19%,成交321.3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300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萎缩。
盘面上看,板块涨多跌少。涨幅居首的是航空板块,大涨3.01%,成发科技尾盘封涨停。另外军工航天板块上涨2.85%,航天通信、中航重机、太极股份三只个股强势涨停。据悉,中航工业试飞中心在青海省成功完成了国内首次歼击机高原起降性能试飞任务,此次试飞是两型发动机装机状态的首次高原试验。
资金方面,资金流向统计显示,昨日沪深两市资金总计净流出42.86亿元。板块资金方面,造纸印刷、机械、商业连锁板块实现资金净流入,而有色金属、运输物流、计算机则资金流出靠前。
昨日消息面上利好因素居多,部分地区楼市限贷松绑、房贷还清可享受首套房优惠政策的消息给房地产板块注入强心剂;上午汇丰公布中国9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50.5,预期50.0,前值50.2,较上月轻微反弹并超出预期,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提振。
但今明两日沪深两市将有11只新股申购,业内预计市场短期资金压力较大,短期看新股申购是股指徘徊不前的原因。从本周大盘运行中也可以看出,由新股申购带来的节奏变化。但有分析人士表示,整体来看资金回流将会在节前以及节后的一两天带动市场反弹,短线抓的也就是这个节奏点。
整体来看,研究机构对于后市仍多持谨慎观点。申万研究指出,大盘将面临利空相对集中期。在本周新股发行后,未来3个月还有数批新股等待发行,节奏不减。同时下周是季末银行考核时点。进入十月份黄金周后,中旬将有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集中披露,预计也不会太乐观,下旬起年末结账因素不得不面对,因此从现在开始,即便利空出尽,估计也要到11月份以后。从时点看,符合阶段性调整要求。
另有机构表示,之前大盘两次横盘时金融板块蓝筹都调整的比较充分,金融权重处于低位也基本封住了大盘继续下杀的空间,因此后市权重板块将继续对大盘起到支撑护盘作用。短期大盘震荡还将持续,短线偏空,操作上对于前期暴涨的强势股不宜过于激进追高,后市存在高位补跌风险。(.上.证 .潘.圣.韬)
沪港通临近 私募分歧加大
沪港通按照计划将在10月份推出,沪港通临近私募分歧加大。部分私募认为,沪港通一旦落地,市场炒作热情消退,资金流向将发生改变,此前推动股市上涨的因素消失,目前需要减仓回避。但也有部分私募认为,沪港通一旦实施,场外增量资金流入,市场估值将得以提升,上涨空间真正打开,可持股待涨。
两市大盘近期大幅波动,市场分歧加大,部分私募减仓避险。北京天乙合资本董事长彭乃顺认为,沪港通在10月份正式推出前还将带给市场正面预期,当走到10月份沪港通兑现之时 ,多头的脚步就要停下来歇歇。鼎诺投资执行总裁黄弢不看好短期行情,今年年内2400点很难过得去。因为从降息降准的情况看,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经济数据本身好不到哪里去。沪港通现在被催生,假如到时候真的出来了不如大家预期,市场没准还会猛下一把。
沪港通改变了短线资金的预期。安信证券表示,沪港通开通后外资流入的实际效应弱于之前的预期效应,因此随着开通时点的临近或确认,短期套利资金流向上可能会发生变化。鸿逸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张云逸则认为,今年三季度市场赚钱比较容易,后期市场操作难度会加大:市场震荡会加剧,节奏的变化很剧烈,一旦踏错就会亏钱;市场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普涨而是个股会分化,一旦买错就会亏钱。
但也有部分私募不惧沪港通预期落地带来的震荡,高仓位坚守。深圳某业绩排名靠前的私募目前仍然高仓位坚守,沪港通对A股的影响非常正面,即使一开始不如市场预期,未来沪港通依然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值得继续看好。另外跳出宏观经济增长和货币框架看问题,改革预期值得看好,市场下行空间有限,好筹码不能松手。齐鲁证券认为,对比完全球的行业估值以后,发现中国已是除美国以外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大量的行业不仅由于市场规模庞大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而且中国的企业家完全具备建立全球顶尖企业的能力。现在进行的国企改革将释放重大的制度红利,从这个角度而言,A 股市场已处于牛市前夜,但仍需等待美国升息的影响以及股市重大制度推出这两大最重要的事件落地。(.上.证)
市场交投明显萎缩 避险升温医药股受宠
⊙金百临咨询
上周沪深两市大宗交易系统共出现319笔成交,合计约9.07亿股,金额约100.7亿元,而此前一周分别为348笔、10.4亿股和116.9亿元。由此可见,无论成交频率、成交股数和成交金额,环比均略有下降,这表明大幅震荡后,市场信心出现一定程度挫伤,但交投依然处于高位。
在大盘高位震荡情况下,防御性较好的消费类板块逐渐走强,观察沪深大宗交易平台后发现,医药股上榜频率明显上升。截至上周五,大华农、鼎立股份、北生药业、香雪制药等医药股大宗交易频繁。9月17日,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大宗交易信息显示,当天共有36只个股发生57笔大宗交易,其中医药股揽下10席,交易频繁的个股集中在鼎立股份和北生药业这2只个股,成交笔数共计7笔,合计成交量达到2.6亿元,占比达13%。与此同时,9月16日至18日,招商证券交易单元和广发证券云浮新兴新洲大道营业部分别买入大华农612.78万元和441.8万元;9月17日,华泰证券上海威海路营业部、光大证券上海西藏中路营业部和银河证券上海东方路营业部连续买入医药股鼎立股份,期间共出现5笔交易,累计耗资约2.3亿元,成交均价为10.79元,较当日二级市场均价平均折价8.71%。据此我们认为,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与传统的防御属性,使资金在大盘震荡期选择医药股避险,投资者不妨中短线关注。(.上.证)
A股坐拥四大系列利好 走向牛冠全球不是梦
2013年“熊冠全球”的A股市场,在2014年及以后几年有条件争取实现“牛冠全球”。这些条件可以概括为四大系列利好:
首先,以新股发行改革预期明朗化为代表的A股市场改革,将为市场持续发展注入正能量。
现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那就是注册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透露,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计划于今年年底以前提出具体方案。
市场对新股的追捧,其实反映的是市场求新、求变的诉求。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变化,就是监管层所倡导的监管转型的具体体现。推进监管转型为资本市场创造了有益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环境,同时也为市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其次,以沪港通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入市通道将陆续打开,为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重申希望沪港通在10月份的某个星期一启动。这成为沪港通即将面世的最新佐证。沪港通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资金,又能刺激国内长期资金的入市,应该是更能直接刺激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
其实,沪港通更深层次的作用是可以刺激长久徘徊在A股市场门外的长期资金入市,如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待到香港投资者通过沪股通实现资产增值后,国内的这些长期资金就有了进入A股市场的参照。届时,A股市场将达到一个历史性的高潮。
第三,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砥砺前行,为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稳健增长奠定了基础,也是A股市场行情向纵深发展的一条主线。
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房地产行业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缩影。诞生于2010年的楼市限购政策,因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现在已经被大多数城市弃用。限购政策推出的前期,有效抑制了住宅市场的投机行为,但其作用从发轫之初就被看作是中国楼市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之前的临时之举。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只有取消了限购政策的楼市才能更好地融入经济新常态。
本周一收盘后,市场传出声音,国有四大银行将出政策放松“首套房”认定标准,只要房贷贷款余额还清都算首套房。据悉,上周五央行已召集各大行开会透露这一想法,目前正在吹风阶段,预计该政策会较快出台。
不必讳言,限购、限贷都是临时性的调控举措,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一些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那些有违市场的做法将被逐一抛弃。房地产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如是。尊重市场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前提条件。
第四,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成为中国经济进入“第二季”的力量源泉,是引领A股市场行情向纵深发展的另一条主线。
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积极作用的另一个因素是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虽然不及新股那么耀眼,但却是提升A股市场活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上海国资系统于2013年12月17日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后,沪市上海国资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额达到0.82万亿元,同比增加29.92%,而同期沪市平均成交额同比下降13.19%;市场对国资改革的前景也非常看好,截至2014年6月30日,沪市上海国资公司的市值为1.05万亿元,比一年前增长27.80%,而同期沪市整体的增长率仅为7.01%。
现在,各地国企改革风起云涌,在A股市场更是掀起几多波澜,尤其是可作为资产整合平台的上市公司,更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不仅国内投资者关注“混改”,国际投资者也认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遇就是国企的改革。
与资本市场一样,混合所有制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而且两者互为因果,混合所有制稳步推行可为股市提供驱动力,股市上行可提升混合所有制的推进速度和效率。
最后,上述四大系列利好正在持续发酵,已经成为影响A股市场的最重要因素。有了这四大系列利好,A股从“熊冠全球”到“牛冠全球”就不是梦。(.证.券.日.报 .阎.岳)
人民日报:经济支撑“慢牛” 股市调整不改震荡上行趋势
A股市场在经历了9月初的大涨之后,近期呈现出涨跌互现的调整行情,大盘也在2300点关口止步不前。市场此前所积累的看涨情绪,在经历近期的两次大跌后受到打击,机构券商也对股市未来走向发生分歧。专家认为,此轮股市上涨是受到投资者对改革充满预期以及市场估值修复所驱动,短期出现阶段性调整不会改变股市长期“慢牛”格局的形成,未来股市仍将在震荡中持续上行。
呈现横盘整理态势
中秋小长假后,A股市场未能延续9月初以来的上行走势,大盘在2300点上方开始调整,连续数日呈现横盘整理态势。然而,股市多空双方的平衡被两次大幅下跌所打破,大盘继上周二大幅下挫1.82%后,时隔3个交易日后,本周一又再度大跌1.70%,市场做多信心遭遇打击。不过,股市在本周二再度止跌企稳,上涨0.87%,回归2300点之上。
事实上,A股本轮上涨行情从7月份开始到现在历时两个多月,大盘从2000点附近上涨至2300点上方,成为股市今年以来的最大一波行情。股市的持续上涨,既是市场对上半年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客观反应,也是股市长期低迷之后“人心思涨”的表现。
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看来,这一轮股市上涨,是在投资者对改革充满预期,同时市场又比较低迷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身具有估值修复的特点。而在行情运行中,改革题材的不断强化构成了局部的结构性强势上涨。
经济下行或是主因
对于股市近期调整,市场普遍认为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所致,尤其是大盘出现大幅下挫,与8月份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有直接关系。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何维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相继出台的经济数据比预期稍微弱一点,会给投资者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外围市场近期也在调整,间接影响了A股市场。此外,港股通即将开通结构性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大,创业板中小板涨的比较多需要调整,而前期受到一定影响的银行、证券、房地产等板块上涨过程中表现不太好,之后港股通需要这些蓝筹股来带动。此番调整也是为港股通以后股市进一步走强铺垫基础。
在桂浩明看来,市场经过前期上涨以后,确实需要有一个整理的过程。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认为,在长周期慢牛中,经常性调整是一种新常态,比方,两步一回头,或是三步一回头,都是很正常的。调整有利于市场整固、不断前行。这正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宏观基本面的集中反应。
未来呈现向上态势
股市近期的持续调整,不但让股民对市场产生担忧情绪,机构券商也对股市走向呈现不同看法。今年以来一直看多的国泰君安认为,A股行情正在展开第三阶段,市场应该对第三阶段行情的幅度和持续性更加乐观。而偏向看空的申银万国则指出,本轮反弹基本告一段落,接下来筑顶回调是主要趋势。
对于市场多空双方的不同观点,桂浩明表示,这个行情应该没有走完,而且随着预期利率,央行还在继续引导利率下行,在经济数据回落的情况下,有关方面也在采取一些预调微调的政策。所以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和改革红利的释放还是有一定信心的,所以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应该还会有进一步向上拓展的空间。
何维达也指出,目前还有不少有利因素比如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融资;大多数券商、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总体看好;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虽有所减缓,从整体上不会大跌,经济逐步好转等支撑股市“慢牛”格局不变。
董登新强调,当今中国不再片面追求10%以上的GDP高增长,而是将7%左右的GDP增长视为一种新经济“常态”,或称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新常态,不再是单一地依赖货币政策“放水”,或是投资与信贷的无度扩张,而是活化信贷存量、优化信贷结构,这已成为“保持定力”货币政策的新内核。在经济新常态、新货币政策环境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成为了中国股市最重要的宏观基本面。这正是中国股市进入长周期“慢牛”的坚实基础与政策支撑。(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