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下更需克制“喜新厌旧”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注册制下更需克制“喜新厌旧”

加入日期:2014-9-24 4:20:59

  刚刚生效的新《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最大的看点,就是公募基金产品审查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由此,一只成熟基金产品的发行注册周期可大大缩短至20个工作日,充分体现了“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优势。然而,在享受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同时,基金业和投资人也更需要克制过分的“喜新厌旧”情结。

  从新规实施一个多月来的情况看,注册制启动后基金IPO尽管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但的确已有了一些苗头。8月份,国内共有30只新基金成立,环比增长近九成;9月份刚过半,新成立的基金数已达到23只。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基金业在发展初期,往往容易出现基金公司热衷发新产品、投资人偏好买新基金的情况,新兴市场尤其如此。以韩国为例,尽管基金行业目前的资产规模仅为中国的一半,但基金数量高达上万只。但在成熟市场,基金业更多地是将精力投入对现有绩优基金的持续营销上。从美国的情况看,其共同基金总数在2000年前后突破8000只,但自那以来的十几年中,美国基金业的产品数量基本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

  从基金公司角度出发,发行新基金无非是想做大规模。但就国内目前情况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根据海通证券(行情,问诊)统计,近一两年来,尽管基金数量持续增长,但基金发行份额持续走低。今年第二季度,国内单只新基金的平均募集份额仅为6.71亿份,创十年来新低。

  对投资者来说,新基金的滥发会带来选择上的困难。同时,考虑到当前基金经理依然是稀缺品种,基金公司一味追求发新产品,势必会进一步加剧“一拖多”的状况,进而影响到基金的业绩,损及持有人。根据Wind数据统计,国内目前在任的将近900名基金经理中,有超过60%的基金经理管理着2只或者2只以上的基金。

  相比之下,那些不刻意追求多发新基金、坚持打造“精品”的基金公司,其旗下基金不管是资产规模还是业绩表现,都要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长远来看,中国基金业要继续做大做强,推行基金注册制是顺应市场规律的大势所趋。但相应地,随着基金发行门槛的降低,市场退出机制也需要逐步完善。在美国,根据ICI的统计,截至2013年的十年间,美国平均每年清盘及合并的基金数量达到549.1只,而平均每年新发基金也不过641.2只。建立通畅的双向进出机制,有助于淡化行业内的“喜新厌旧”情结,利好基金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由此看来,近期内地首例基金清盘破冰,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