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后新增的标的越活跃,对应的市值、资产规模不一定大,流动性不一定像以前那么好,对投资者而言,可能会增加选股难度。
理财周报记者 谭楚丹/深圳报道
9月12日,两地交易所公告称,自9月22日,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将由目前的695只扩大至900只。
其中,上交所新增股票104只;深交所由原来的299只扩容至400只。
深圳一名融资融券人士表示,“我观察到每次标的扩容,两融市场余额都会上一次新的台阶。这次扩容后,我感觉短期内两融市场余额会有大幅度上涨,大概20%-30%。”
扩容标的覆盖多行业
通过比照深交所扩容前后的两融名单,理财周报(http://www.lczb.net)记者发现,除了新增标的外,扩容前标的中约有18只股票被“剔除”,如长城开发(000021,股吧)、罗牛山(000735,股吧)、精功科技、同洲电子(002052,股吧)、吉峰农机(300022,股吧)等。
一名广州券商人士分析,上述18只标的可能是因为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或是在两融操作中,不受投资者青睐;或是流动性差等原因,所以未被列入下一波名单中。
例如精功科技,深交所公告称,该公司因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亏损,被“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所以自2014年4月29日起,深交所将该股票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
有部分散户担忧,新增标的的加入,对现有标的而言是否为“利空”。
上述广州券商人士笑言,“这绝对不会。更多标的的出现,是给客户增加选择品种。以前有客户觉得标的不够,不愿参与,现在看到有符合自己的投资需求,就可能愿意办理这个业务了。”
深圳一名融资融券人士亦表达同样的看法,“不是说以前的标的不够理想,扩大范围以后,就增多可选择的范围,激发一种积极性。”
一名安徽投资者反映,“融资融券相比股指期货收费贵、不能T+0、标的少且烂、看似杠杆小但潜在风险大,准备在适当时机调仓用融资杠杆来狙击某只股票,如果时机不对就会浪费资金利用率。”
提及此次扩容后的标的,能否满足客户需求,上述广州人士表示,“应该还好吧。”其认为,标的的放开并非一蹴而就,要一步一步来,否则对证券公司标的管理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理财周报(http://www.lczb.net)记者对扩容标的进行梳理,发现新增标的主要分布在资本货物19.27%、技术硬件设备15.60%、材料13.30%、耐用消费品与服装6.42%、运输6.42%、生物科技与制药6.42%、零售业5.05%、软件服务5.05%等。
申银万国研究报告指出,“从细分行业来看,除电子和计算机相关细分行业之外,交通运输中的港口,医药中的中药,有色金属中的稀有小金属都属于投资机会较多的细分行业。”
记者以9月12日的自由流通市值来看,新增标的中,大于300亿的公司仅美的集团;在100亿-300亿区间的有东旭光电(000413,股吧)、海格通信(002465,股吧)、宁波港(601018,股吧)、长园集团(600525,股吧)4家公司;在50亿-100亿区间的公司占29.81%;自由流通市值为10亿-50亿区间的公司是扩容名单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达66.97%。
可以看出,此次扩容标的更偏向中小市值。
在日均成交额方面,今年以来至9月12日,日均成交额超过3亿的有6家公司,分别为高鸿股份(000851,股吧)、中国软件(600536,股吧)、美的集团、海格通信、粤传媒(002181,股吧)、唐山港(601000,股吧)。日均成交额为1亿-2亿公司占比39.00%、低于1亿的公司占比50%。
而从去年年报来看,此次新增标的中,有55.5%家公司净利润在1亿-10亿区间内;有30.28%企业盈利区间在1000万-9000万;有8家公司在去年亏损,分别为天音控股(000829,股吧)、安凯客车(000868,股吧)、中国嘉陵(600877,股吧)、津滨发展(000897,股吧)、中孚实业(600595,股吧)、招商轮船(601872,股吧)、中海发展、酒钢宏兴(600307,股吧)。
上述广州券商人士表示,“越往后公告的标的,就越活跃一些;从另外的角度,对应的市值、资产规模就不一定大,流动性不一定像以前那么好,对投资者而言,可能会增加选股难度。”
据了解,扩容后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数量分别为172只和57只,对融资融券市场的活跃度具有激活作用。
券商两融业务受压券源、风控
深圳一家营业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相比上半年,目前其所在公司两融门槛再次调低,“现在资金有10万就能办理,我们以前要求客户要有20万。”
据了解,多家营业部对融资融券业务开户,降低资金要求。
上述广州券商人士表示,“其实融资融券管理办法没有明确的资金门槛,融资融券业务在刚刚推广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谨慎,尤其是对于中小客户群体,所以会有一些资金门槛的设置,但这并不是绝对禁止某些客户群体参与。如果客户对业务的理解不够,券商适当性管理做得不到位,就会给这个业务带来伤害。”
在其看来,当两融成为常规业务后,门槛更多是“适当性管理”,而不是“资金规模”去限制客户群体。“如果客户一进来就亏光了,客户就不愿意过来玩了。我们更讲究个性化服务。”
尽管标的扩容,对券商而言是利好消息,但同时亦在考验券商融资融券的压力。
“扩容后肯定是增加工作量的,包括对标的跟踪、权益管理等等。”上述广州券商人士表示。
然而,券源却一直是券商头疼的事,也是不少投资者抱怨的话题。
“其实券源提供方是自营部门,但是自营部门会受到对冲条件的限制,拿不出更多其他种类的券提供出来做券源,当然本质上而言是风险管理的手段有限。”上述深圳融资融券人士表示。
而对于转融通业务能否对券源提供帮助,该人士表示,“转融通,目前来说没有太大的进展。转融通的提供方是长期持有股票的机构,例如社保基金,或者一些作为战略投资人的投资者,对于这类人,目前没有明确的指引可以让他们加入到转融通这一块来。”
其感觉到,目前市场有一种误解:市场出现下跌,源于融券做空。“大家会有顾虑,毕竟牛市来之不易。但是这种观念不改变,转融通的处境会比较困难。”
而在融资方面,一家上市券商人士则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融资这块问题不大,我们做过一次定增,把资本业务作为非常重要的项目来做,定增的钱很大部分是向融资融券供应的。我们在这块有优势。”
据资料显示,19家上市券商中,不少券商通过再融资方式来为融资融券注入“活水”。例如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发行两期公司债规模共230亿;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发行两期公司债共200亿;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发行定增120亿;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发行公司债120亿;华泰证券(601688,股吧)发行公司债100亿。
非上市公司则通过短融筹钱。
业内人士担忧,未来融资融券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券商行业的分化,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上述深圳营业部人士表示,“上市券商会充分运用资本手段做大规模,资本实力不足的券商将有可能被淘汰。券商现阶段都是尽力登上资本市场舞台,要么上市,要么等待被重组收购。”
(更多独家报道请见理财周报官网http://www.lczb.net,微信公众号money-week,以及在苹果商品及其他应用市场下载理财周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