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市场并不热闹,除开头几天在权重股资助下涨了一段,其后就高位震荡。但9月的舆论十分热闹,先有两篇文革体策略报告,煽情、鼓动、哗众、自我炫耀,后有一篇耸人听闻的“5·30悲剧可能重演”报告,与之隔空对阵。由于在“5·30悲剧可能重演”的报告中谈到了宏观经济问题,所以本周我们就从股市和宏观经济的关系讲起。
我曾多次讲过这样一个观点:从长期来看,股市一定是和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无法想像在一个经济长期低迷的国家会有长期良好的股市表现;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通过股市的长期平均涨幅与宏观经济的长期平均增幅体现的。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中国特色。
比如这两年我常讲的一个事实:从1994年的325点到2005年的998点,11年间,上证指数涨了2.07倍,年均复合涨幅10.73%,这和那1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幅是相吻合的。从998点到去年1849点,8年涨了85.27%,年均复合涨幅8.01%,也基本上反映并包含了早几年的经济增速和未来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同样是和宏观经济的长期增长轨迹相吻合。
但具体到阶段性走势来说,股市和宏观经济的关联,尤其是和GDP的关联度很小。最典型的案例如1999年和2000年,宏观经济形势比较严峻,股市表现却很好。2003年后的几年,宏观经济形势和上市公司利润增长都好于那两年,股市表现却很差。因此,对宏观经济和股市,我有一个比喻:宏观经济是正常人,走的是正常步子;股市却是个疯子,脚高脚低,硬把两者捆在一起,不伦不类。
真要说过去20多年的股市有什么中国特色,那就是涨起来快三步,跌起来慢半拍,结果是一涨就把三年的本吃完,再用三年来还债,使沪深股市看上去有点稀奇古怪:别人都是牛长熊短,偏偏这里熊长牛短。
1999年的牛市我是预计到的,且态度非常肯定:最迟5月就会有一条长阳拉起,上证指数创历史新高,但对2000年的牛市估计严重不足,它使我最终掌握了一个概念——衰退性繁荣,即在宏观经济整体呈衰退状态时,股市却一片繁荣。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20世纪70年代初,以及近5年美股的牛市,都是衰退性繁荣的范例。
从这个角度说,因“后面100点和经济无关”,就认为5·30将重演,这样的立论基础并不成立。“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就不会有近5年美股牛市。”这是我在行情启动之初,针对相似观点讲的一句话。更何况,本周四的2347点和2005年的998点相比,年均复合涨幅仍在10%的水平线上,没有丝毫超涨意味。
5000点不是梦,同样是一种华而不实的预言,有哗众之嫌。因为在股票市场中,离开了时间这个要素,一切会涨到多少点的预言都是没有意义的。你说5000点不是梦,我还说50000点不是梦呢,关键是它在哪一年看到,是我生前还是死后。
当做多做空做到不讲道理时,这样的趋势实际上就已到了尾声。当胜利一方开始大肆喧哗时,不是因为信心爆棚、得意忘形,就是因为实际的力量已用尽,只能靠嘴巴来做市。
就中短期走势来说,目前市场已不再是鼓吹之时,反而应是需谨慎对待之时。
我们可以看到,股票保证金余额虽然在增长,但流通市值也在增长,保证金余额相对流通市值的比例仍在3.5%左右。这个比例可以让股市保持足够的活跃度,却无法推动股市大幅飙升。须知去年初2444点时保证金余额相对流通市值的比例曾一度达到过4.5%左右。行情的不断攀升更多是靠资金周转率的提高,即卖出一只股票后马上买进另一只股票,是这段行情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这轮行情是在结构非对称状态下启动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牛市已走了1年半有余,这就产生了一个悬念:是结构性地牛到底,还是涨到一定程度后,来一次集体性调整,重新调整股价结构,以获取更好的上升空间?
如果后一个推论成立,那我们就得更多地关注创业板综这个指数。前段时间,我在跟一些朋友聊天时说到一个观点:上证指数历史上有3次市盈率达到66倍以上的纪录,最高一次是70倍。由于那时的上证指数其实就类似于今天的创业板指数,因此我们可以把66倍到70倍市盈率作为创业板的基本目标区。本周一,创业板综1636点时,其平均市盈率是66.71倍。由此看,本周二的股市跳水不是偶然的,它在客观上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需要关注系统性的价格风险了。我们是牛市论者,我们也是阶段论者。牛市目标需要分阶段达成,激情与理性是正确投资的正反两面。
经过本周二跳水后,上证指数客观上已形成了一个扩散三角。这个形态我们多次说过,俗称“熊三角”,通常是阶段性头部已到或已在构筑的标志。上升趋势线跌破;重返高点,创新高或不创新高;再度下跌。这是斯波朗迪趋势转折的123法则,这一法则特别适用于由扩散三角构筑的头部。
有鉴于此,目前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只保留几只潜力较大、收益风险较佳的股票,把主要精力放到股票的挑选上。其中盘整形态扎实、估值合理、有较大或可靠的价格提升空间的股票会成为首选。人不是神,行情看走眼是难免的。目前市况下选择这类股票作后备的好处是,一旦大盘走势和我们预想不同,即可放心大胆地全力推进,让仓位重新达到理想状态。(作者系上海金耕信息运营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