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唐威 甫一进入8月的第一周,舆论即被 “假”字罩上了阴云。8月4日晚20时22分,来自上海证券报官方微博的一条预告率先拉开本周“打假”序幕:“预告:明日中国证券网将刊登对一家风头正劲的文化类上市公司的15000字独家调查,揭示其假面股东背后的危机四伏。”当“15000字”、“独家”、“假面”、“危机”等字眼经由资本市场权威法披媒体官微平台发布,再以“预告”形式展现,舆论放大镜的道具效果显而易见。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截至目前,该微博引发了184次转发,评论达到100多条,针对被揭发的主体,诸多网友在评论中纷纷猜测。8月5日零点刚过,新浪财经以专题形式揭开谜底——山水文化解救了乐视中青宝一众“嫌疑”公司。这一消息引发山水文化8月5日停牌。同日下午,上交所发文督促山水文化澄清媒体报道,晚间山水文化再发公告自8月6日起连续停牌。主流媒体、监管层先后介入,这样的热点当然不会被媒体放过,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从5日至今短短3天,以“山水文化”为题的报道多达562篇,单篇报道最高转载量达54条。正如马太效应,当“山水文化”成为热门词条后,各种媒体围绕该词条的报道与时俱增,甚至出现了媒体 “代答”上交所要求山水文化明确的4个问题。在这次事件中,舆论的另一主体——网友、投资者等个体的反应也颇有意思。8月4日,在上海证券报官微预告下,除了猜测中枪公司的“捧场者”,不乏质疑该微博动机的网友,索封口费、“被公关”需求等猜测赫然在列,甚至有认证为“上海证券报知名记者周鹏峰”的网友@周棚枫直言“这个预告不错,吊胃口,适合吸粉!”。而在“15000字独家”调查发布之后,在相关微博和山水文化股吧上,多数个体站在偏离舆论制造者期望之列,焦点直指媒体报道动机。更有投资者私信报道记者发问“为何一夜之间突然发出一系列炮轰山水文化的文章,文章内容对公司及公司大股东文字攻击性很强,并且都是一些陈年旧事!即使公司有问题也不应该制造如此大的波澜,你考虑过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了吗?”当然,个体质疑也并非全都理性,譬如有股友质疑该文记者是 “被买通的枪手”,不仅欠缺理据,也难逃流言诽谤之嫌,进而降低了言论自身的可信性;还有人将此事上升到“国家管理”、“审查体系”的高度,引用所谓的规定称“新闻媒体对上市公司不能进行负面评论”,更显浮夸。但回过头来,媒体作为舆论引导者,如此方式力求扩大新闻影响力,最终必然无可避免地导致报道公信力的流失。在这一事件中,媒体玩弄“预告”,似乎不合时宜,因为高调“预告”而引发的个体质疑和批评反倒不在少数。总而言之,无论是通过正面宣传还是负面揭露,以期获取新闻影响力,作为舆论引导者的媒体除了需要纯粹的动机之外,更须注重求真务实的态度。而作为舆论推动者的一员,公众也应在要求媒体公正报道的同时,规范自我的言行。如此,才能推动资本市场在正常、纯粹的氛围里良好运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