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里的故事已经足够大家娱乐了,还要拿90后来说事,真的没必要。
“投资90后股票三年赚259%。”据说这是申银万国的深度报告:《从非主流到AB站:80、90、00后亚文化属性演替与互联网投资策略》最终得出的结论。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眼前突然浮现出马佳佳那张粉底厚过鞋底的白脸……
不得不承认生于1980的我已经凹凸了。为了看明白这份据说是世上最牛掰的90后券商分析报告,我不得不一边百度百科一边万得资讯。大开眼界之余,不得不钦佩新一代的券商分析师。他们的与时俱进,必将把统领A股市场多年的神逻辑,拔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其实是蛮有道理的,我们可以看看报告的主要观点:一是80后“非主流”亚文化促“视觉系”互联网迭代催生照片美化、照片分享应用火爆。二是90后“二次元”亚文化促“脑洞系”互联网迭代催生弹幕视频、垂直兴趣社区及个性化表达产品。三是00后“爱觉不累”,互联网回归真实表达,看好“存在系”轻联网。
申万分析师的夸夸其谈掉书袋令人厌恶,经过百度百科帮忙,个人认为这一、二、三翻译成人话有且仅有一句:互联网成就了80、90、00后亚文化,而80、90、00后对于互联网亚文化的认同又造就了可观的投资价值。
至于“投资90后股票三年赚259%”的论断,则实在有些不靠谱。申万列举了包括所谓二次元、电子竞技、场景社交、互联网娱乐3.0、教育互联网等五大门类,并组合了奥飞动漫、百视通、掌趣科技、浙报传媒、全通教育等十余只A股股票,随即形成了所谓“90后投资组合指数”。但这“259%”的涨幅,是“过去三年”里的成绩。可三年前的申万分析师们,实在也没有归纳总结过什么“90后投资策略”啊?马后炮放得再响又有什么用?
当然,或许是我太小心眼了。众所周知,不出意外的话,研报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要放马后炮的,敢放马前炮、又次次能放准的人都自己做股神去了,还研个什么劲儿?另外,在一众偏好深挖故纸堆、老生常谈的研报写手当中,能够跳出来几个堆砌网络辞藻、言语华丽丽的杀马特,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说明转文风、走基层的号召,历经多时终于能够渗透到了资本市场——申万成功的炮制了一场天马行空式的研报年代秀。
事实上,90后真的是个不容回避的话题。一批“有识之士”正大声疾呼,要把90后拉拢到A股市场来,一个由大爷大妈作为散户主体的市场,注定是一个缺乏活力的市场。另有一批人则开始了实干,尤其是一些互联网企和券商,已经或正在开发创新产品,力图绕开A股投资的种种门槛,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进入这一市场。眼下申万抛出“90后投资组合指数”来,可谓精准的掐住了关键的时间节点,既聚焦了各方眼球,更算得上是开启了A股市场的新时代。
可就在这众声喧哗之中,或许我们还是得回到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上去:有谁不是从“XX后”走过来的呢?江山代有才人出——且不言其他,而今叱咤A股战无不胜的私募一哥徐翔,不就17岁入市的么?投资者的年龄结构或许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真正决定市场方向的,还是经济的走势,是资金的流向。正如“90后投资组合指数”一般,与其说是80、90、00后各种亚文化的非主流造就了组合内各上市公司股价的暴涨,不如说它们的主营业务发展暗合了过去数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其资本运作踩准了新经济扩张的节奏。
一言以蔽之,对90后非主流“亚文化属性演替”的研究再深入,只能作为当下和未来“互联网投资”主流中的一小块。“亚文化”消费或许是80、90、00后们生活的一部分,但他们未来更大的消费还是和任何年代一样——吃喝拉撒睡衣食住用行。而无论是针对他们来做投资规划,或是培养他们也成为A股市场投资者的一部分,所遵循的规律仍是不会改变的——四个字:赚钱效应。持续赚钱的公司,无论它是服务60后的还是90后的,当然值得投资。而一个越来越赚钱的A股市场,不用你费心张罗,自然会成为吸引90后的磁石。
他老人家说得好: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A股里的故事已经足够大家娱乐了,还要拿90后来说事,真的没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