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的末日到了吗?
自2013年6月13日上线以来,余额宝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老百姓的理财观念。至今,余额宝逐渐成为老百姓必不可少的理财渠道之一。而余额宝的用户数量也正式突破1亿,规模逼近60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第四大的货币基金。
余额宝成立初期,其实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然而,因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余额宝凭借超低的准入门槛、便捷的操作方式及偏高的投资收益而逐步受到老百姓的青睐。由此可见,在长期投资渠道不畅的大环境下,余额宝的出现无疑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福音。
不过,从余额宝成立至今,其发展的进程并不顺利。
今年年初,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一度达到6.76%,引起央行的高度关注,并一度引发了“该不该取缔余额宝”的争论。
随后,四大国有银行公开表示,不接受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协议存款,货币基金提取支取不罚息的优惠政策名存实亡。
余额宝对接的是货币基金,其本质就是一款货币基金。过去,余额宝约90%的资产投向银行的协议存款。因此,此项政策无疑对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构成明显的冲击。今年以来,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下降。截至今年8月19日,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已经降至4.1630%,较年初最高位下降超过30%.
除此以外,流动性受限成为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一大死穴。
据支付宝的公告显示,自今年4月24日起,转出日累计超过5万元的,将默认为普通转出,在转出时间上,若用户在工作日15点前申请转出,则在下个工作日24点前到账,即T+1。而在当日15点后转出的,则必须在下两个工作日24点前方能到账,即T+2。如果用户在周五15时之后申请转出,资金将会在下一周周二24时前才能到账,最长达到4天的时间。至此,余额宝成立初期的“随时赎回”功能也宣告终结。
那么,余额宝的末日到了吗?
历经一年有余的发展,余额宝的规模也实现了迅猛成长。于是,在多重压力下,余额宝的发展之路颇为坎坷。但是,余额宝确实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余额宝的迅猛发展,实际上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自2013年6月13日以来,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走势。如今,虽然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已然回落至4%附近的关口,但是这一表现也印证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规律。
根据一般的规律,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很可能会走高,在达成新的平衡之后,或将重新走低。如今,中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的阶段,而余额宝的出现也进一步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逐步回落,也预示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又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将进一步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恢复性发展。至此,余额宝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再者,余额宝的“鲶鱼效应”加剧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有利于打破其长期垄断的格局。
过去,传统金融机构依赖息差收入及中间业务收入而实现暴利。其中,息差收入占据传统金融机构80%以上的利润。此外,传统金融机构作为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参与者,它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出于风险等因素的考虑,传统金融机构更愿意放贷给大型国企或上市企业,而缺乏较强议价能力的中小企业基本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中获得低利率贷款。至此,中小企业陷入了融资难的困境,而部分大型国企却陷入资金过分充裕的状况。于是,整个社会也形成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余额宝的“鲶鱼效应”搅动传统金融业,而传统金融机构也被迫加快转型与改革的步伐。不可否认,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余额宝的快速崛起还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余额宝是普惠金融的创新样本,也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下的必然产品。
互联网金融企业专注于小额贷款,助力实体经济,完成了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做到的任务。此外,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的是,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凭借互联网的高速度、无地域限制等优势,大幅降低了运行的综合成本。
于是,在众多优势影响下,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扩散,各类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例如,P2P、众筹、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销售渠道等。
进入2014年,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的阶段,各主要理财平台的迅速崛起,为大量的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渠道。至此,互联网金融也成为近年来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词之一。
笔者郭施亮认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今余额宝的投资优势也明显减退,不少用户也逐步从余额宝中转移出来。但是,余额宝也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不可否认,无论从老百姓的理财观念、消费行为,还是从中小微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等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确实非常巨大。而余额宝的迅猛发展,也激活了各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力,为整个中国开拓了新的发展模式。
余额宝,我们要向您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