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万方重组变脸解密:机构曲线撤离中铝将退位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焦作万方重组变脸解密:机构曲线撤离中铝将退位

加入日期:2014-8-19 8:16:15

  此前停牌多月谋划增发的焦作万方 (000612.SZ),在重组搁浅后迅速改道现金收购境外石油资产。

  8月15日,焦作万方公告披露,拟以现金17亿元收购吉奥高投资所持的万吉能源100%股权,万吉能源拥有位于蒙古国和摩纳哥王国7处油气资源权益。同时,吉奥高投资将以16.52 亿元收购大成基金 、华夏基金等四家基金持有的2.07亿股焦作万方股票 .

  焦作万方此前计划以增发方式收购上述资产,但双方在收购成本等问题上未达成一致,因此终止增发重组,转而谋求现金收购。

  “双方没谈好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焦作万方与大成华夏等去年参与增发的基金有保底条款,这些基金公司觉得重组有不确定性,不如通过协议转让套现走人,它们亦在其中促成了公司修改方案。”接近焦作万方内幕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吉奥高投资收购一众基金所持股份后,将晋身为焦作万方第二大股东。加之其未来6个月内将以两笔交易的差价4800万元继续购买焦作万方股票,以焦作万方目前的股价计算,公司大股东中国铝业 (601600.SH)的大股东位置将很快“旁落”吉奥高投资。

  两年两次融资

  2011年底,焦作万方披露了高达30亿元的再融资预案,计划以10.64元/股的底价增发股份。几个月之后,该方案在2012年9月7日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不过,定增获批的焦作万方却迟迟没有完成增发,直到批文即将到期的2013年5月2日,公司才宣布实施定增。彼时,泰达宏利、大成、华夏、银华、金元惠理5家基金公司斥资18亿元,合计吞下1.69亿股增发股份。不过,这一融资数额较公司此前预计的30亿元已经缩水40%。

  蹊跷的是,定增实施时的2013年5月2日,焦作万方的收盘价为9.36元,远低于10.64元/股的增发价。为何一众基金要“高价主动买套”?

  彼时,焦作万方证券事务代表马东洋在回应基金溢价参与定增的质疑时,曾表示“机构参与主要是对公司前景看好”。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基金溢价参与增发另有隐情,“当时铝业行情不好,很多机构都不买账,原计划的10家机构最终只敲定5家,而且对方进来时,双方对参与增发的收益是有保底承诺的,可能是这个承诺给基金吃了定心丸。”前述内幕人士透露。

  此后,为兑现承诺,焦作万方在增发完成后曾祭出一系列市值维护动作:2013年8月,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11月,公司又推出“10送4股转4股派2.5元”的高送转方案。

  频频的市值管理动作并没有让焦作万方市值大幅提升,在此后半年多时间内,公司股价一直在5.2元-6.5元的箱体间反复整荡,这令成本价约为5.77元的基金们颇为失望。

  焦作万方遂在今年4月再推定增方案,计划向吉奥高石油技术公司增发股份,收购其境外石油区块权益,相关资产预估值约为15亿-20亿元。

  不过,在停牌两个多月后的2014年6月26日,焦作万方公告披露,由于在重大核心条款上未达成一致意见,考虑到时间、收购成本等因素,决定放弃增发重组,改为用现金收购吉奥高投资所持万吉能源100%股权。

  重组“变脸”真相

  事实上,无论是增发还是现金收购,对于有心入主焦作万方的吉奥高投资差别并不太大,不过,对于华夏、大成、泰达宏利等去年定增进入公司的基金而言,两个方案对其利益则有很大区别。

  “基金公司们最开始寄望焦作万方能够顺利完成对吉奥高的增发,等股价上升获利出货,不想双方谈判并不顺利,加剧了它们对重组不确定性的担忧。”前述内幕人士透露,“基金公司遂找焦作万方及吉奥高投资协商,希望吉奥高投资能够溢价接手它们手中的增发股份,所以才有这次现金收购加股权协议转让的方案出炉。”

  资料显示,2013年参与增发的泰达宏利、大成、华夏、银华、金元惠理5家基金公司合计持股焦作万方1.69亿股,分红扩股后总持股数增加至3.05亿股。

  按照除权后的价格计算,基金公司的定增成本价约为5.77元/股,而焦作万方停牌价仅为6.08元,除去成本的话,参与定增的基金至今并未获利多少。而此次协议转让价为8元/股,如转让完成,基金公司参与增发的收益率约为38.65%。

  协议受让后,吉奥高投资将跃身焦作万方二股东席位,与大股东中国铝业持股数仅差94.81万股。加上其承诺将继续增持4800万元,吉奥高投资将很快取代中国铝业成为焦作万方第一大股东。

  “中铝这些年对焦作万方并未下很多功夫,况且旗下也不缺铝业资产和资本平台,焦作万方盈利能力一般,此时有人接盘,中铝正好可以顺势退居股东次席,既享受资本增值收益,又不致继续牵扯太多精力。”前述接近焦作万方人士如是分析道。

编辑: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