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熊琳)中国人民大学日前发布调研报告,倡议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架构内,通过金融创新推行公私合作制新模式,以解决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瓶颈等问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投资专家小组公私部门对话“通过公私合作制(PPP)促进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会议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委员会主席约翰·拉尔金指出,推行公私合作制至少有两种需求,一是需要公私部门具备推动相关交易发展的技能,二是推动基础设施整体投资,为私人部门提供更大的透明度,使其能够进行长期投资,从而促进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提出推行APEC-PPP模式的构想,倡议通过金融创新把公私合作制(PPP)的理念运用到亚太地区互联互通,在APEC经济体层面形成通过公私合作制促进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同理念,通过一步一步的实践,最终将共同理念转化为包容、可持续和创新增长的现实。
陈雨露认为,针对现有的融资和运营机制无法满足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这一突出问题,引入公私合作制(PPP)是潜力巨大的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PPP模式,APEC-PPP模式下的新型公私合作制将运行半径由原先大多数情况下的单一经济体内延伸到亚太地区经济体之间,存在着建立“项目库”和“资金池”等特别的机制设计。
专家提出,通过政府担保的多边机制、市场化机制和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常态化、便利化、快捷化的金融支持机制,APEC-PPP模式将在不增加治理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成熟模式的复制,实现大幅降低借款者交易成本和投资者投资风险的目标,实现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和共同能力建设。
作者:熊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