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自6月27日外币利率市场化扩至上海全市以来,上海地区的外币利率已现小幅的波动。近日,记者了解到外币存款利率与此前相比已有小幅上升。
对此,中行上海分行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庄薪表示,“今年汇率双向波动后,外币存贷规模量还是有所变化,各家银行的定价会和外币供应量有关系,供应量有变化,利率就会相应有变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外币利率的形成主要受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银行根据内部的成本测算来制定利率价格,二是参考外部的市场价格。
较此前挂牌价略有上浮/
6月2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央行上海总部决定将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试点,由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大到上海全市。让监管层担心的是外币利率管制的放开,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和利率的大幅波动。
事实上,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几家主要的中资行自贸区分行了解到,上海地区的外币存款利率与此前相比已有小幅上升,但变化不是很大,总体比较平稳。
“现在我们已开始对小额外币进行议价,与此前的挂牌价格相比稍微有上浮,但是初期的议价标准还是相对比较谨慎,议价的起点金额是150万美金,而且人民银行的规定是先企业后个人,个人外币存款利率的放开还有待人民银行进一步的通知。”浦发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王新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对于存款搬家,王新浩表示,“因为原来大额的外币存款利率就已市场化,只有150万~300万美元之间的客户会有趋利的冲动,但目前整体的市场价格比价平稳,并没有存款搬家的情况出现。”
各家银行情况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较为平稳。庄薪表示,外币利率小幅波动应该理解为是给了实体经济更多的选择机会。“现在小额外币利率的放开就意味着不再限制是300万美元,过去企业不可以享受利率优惠的150万、200万美元的外币存款,现在也可以跟银行谈判,银行通过综合评判,可能会提供高一点的利率。
与此同时,上海地区各家机构成立了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自律组织,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协商机制。该自律组织的一位成员行告诉记者,该自律组织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出现恶性竞争,干扰市场秩序。“鼓励大家竞争,但不能恶性竞争。”
实际上,去年人民币贷款利率放开后,央行亦试图采用类似机制,逐步完成向利率定价机制的市场化过渡。去年9月,包括工行等10家成员在内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立,主要为了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以及推进同业存单的发行与交易。截至7月4日,该自律组织成员又新增93家成员。
诸多因素影响外币利率/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外币利率的形成主要受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内部角度来看,银行制定利率价格要依据自身的成本测算。王新浩告诉记者,银行吸收资金,会有相应存款准备金、资金运营方面的成本,同时运用这些资金去做不同方向的资产配置会有一定的盈利收入,所以定价是和资金运用端的收益密切相关的,在这方面每家银行都有其自身的定价模型。
从外部角度来看,利率的定价也并非由银行自身完全决定。“在此基础上,也要参照其他银行共同的报价。仅从成本测算的角度,银行当然是希望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高,但这样的价格拿到市场上去不一定有竞争力,不一定能吸引到客户。”同时,银行同业之间也有资金往来,互为交易对手,因此相互之间也有参照。
“还有就要看客户群体自身的议价能力。”上海银行自贸区分行行长陈力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小额外币利率市场化,就是允许客户和银行谈价格,看谁的谈判能力强。
不过,挂牌价目前并没有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挂牌价是只是一个参考的价格,并不是最后的价格。
除了继续探索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目前各家银行仍然是以自由贸易账户相关业务的推进为主要任务。“现在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是可以开立了,但各项产品怎么落地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陈力平告诉记者,通过FT账户能不能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不光是结算的问题,还有如汇率避险问题、跟境外如何更畅通地兑换的问题、如何通过FT账户融资的问题,这些是自贸区分行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按照央行上海总部的指示,自由贸易账户将遵循先本币后外币的原则分步推行,率先启动人民币,条件成熟时再扩展到外币。据陈力平透露,估计今年年底将可以启动外币的自由贸易账户。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