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评级被降,令刚刚回暖的债券市场再度平添阴霾。
近日,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对山东省微山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公司债(下称“13微矿集团债”)跟踪信用评级报告显示,该债券信用评级被从去年的AA+下调至AA,发行主体长期信用评级也由AA下调至AA-。报告指出,发行主体煤炭和焦炭业务业绩下滑幅度较大、有息债务规模较大等,均成为被评级机构关注的风险。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受所处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5月至今已经有多家发行公司债的企业信用评级被下调,其中还包括三维通信(行情,问诊)、*ST锐电(行情,问诊)等诸多上市公司。
“评级下调是最近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8日,一家券商固定收益部的交易员董萍对导报记者表示,6、7月份将是年内跟踪评级披露的高峰期,在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化工、钢铁等行业的发行人更容易在评级“大考”中面临降级压力。
而评级的下调不仅会令相关债权的价格大幅下跌,更会影响到发行主体后续的融资计划,提高其融资成本,“对企业后续发债带来不利影响。”
负面因素
导报记者注意到,“13微矿集团债”为微山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3月在债券市场发行的一款7年期公司债,债券总额8.5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微山生态园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据悉,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15%,每年付息一次,并计划在2018至2020年分别偿还本金2.55亿元、2.55亿元和3.4亿元,发行主体已于今年3月正常支付利息5227.5万元。
相关公告显示,在该债券发行伊始,鹏元资信对其给出的信用评级为AA+,对微山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给出的长期信用评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但是在2013年底,鹏元资信方面已经将其评级展望改为负面;在此次跟踪评级中,又对债券信用和主体信用评级实行了“双降”。
对于下调评级的原因,鹏元资信的报告指出,其关注到微山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存在2013年煤炭和焦炭业务业绩下滑幅度较大;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幅度较大,盈利能力有所减弱;公司有息债务规模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压力等负面因素。
“主要是所处行业不景气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中诚顾问投资分析师王瑞鑫在研读过该报告后对导报记者表示,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煤炭行业今年尤为不景气,而微山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正是煤炭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
“2013年公司煤炭收入就同比下滑了21.45%,产品毛利率下滑了18.06%,这导致年内公司整个净利润亏损了1.51亿元。”王瑞鑫说。
同时,王瑞鑫也指出,在主营业务不佳的情况下,微山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其它领域的项目拓展,也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据悉,该公司除了正在实施的微山湖湿地工程、科技园区等项目外,还规划了微山生态园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截至2013年底,这3个项目投资规模为32.90亿元,后续仍需注资28.37亿元。
鹏元资信的评估报告中也关注到了其资金状况,指出公司正加大银行借款和债券发行规模。
违约警示
当然,微山湖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不是第一家被鹏元资信降级的发行主体。实际上,今年以来,评级下调事件在债券市场正愈发频繁地出现。
如在5月28日,就有三维通信和*ST锐电两家公司遭遇债券评级和发债主体评级“双降”。
“今年被下调评级的公司应该超过了20家,已经超出去年同期的数量。”董萍对导报记者表示,评级下调的原因主要集中于行业景气度低迷、亏损严重、现金不足、营业收入大幅下滑等方面,“重灾区”集中在化工、钢铁、机械设备等结构调整任务较重的行业,给整个债券市场施加了较大压力。
不过,也有业内分析人士对导报记者表示,债券市场的这波评级下调潮,背后的主要原因来自于“11超日债”实质性违约导致的机构风险意识提高。
“基金对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主体发行的债券规避意识特别强,所以评级机构也不再只做‘面子’工作。”一位银行业人士对导报记者说道。
颇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5月下旬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将凌钢股份(行情,问诊)的主体评级由AA下调至AA-。彼时,凌钢股份受益于子公司股权转让和政府的财政补贴,2013年实现盈利7640万元,然而其背后却是主业不景气等问题较严重,故评估公司果断地给出了降级处理。
导报记者也注意到,自今年债市违约正式出现后,评级机构出手频繁,不仅熔盛重工(01101,HK)、华锐风电(即*ST锐电)等超过10家公司被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而且包括哈投集团、西宁特钢(行情,问诊)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在一季度评级展望为负面,其中不乏中国冶金科工这样的AAA级企业。
“虽然大面积违约情况不会出现,但风险值得关注。”董萍对导报记者表示,在7月中下旬或将有更多的公司债和发行主体遭遇警告。
按照相关规定,当债券主体评级和债券自身评级降至AA级以下时,其回购质押资格便被取消。而这必然导致债券流动性大幅下降,投资者持有意愿相应也会降低。
“另外,被调低等级的公司以后发债不仅发行利率高,还需付出高额的担保成本。”董萍表示,这对于还有后续发债计划的公司来说,可谓代价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