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由于身份的敏感性,当此非常时期, 葛、王的一言一行,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个人目的,都会被舆论和投资者贴上“家化内斗”的标签,这对企业形象和公司股价的伤害不言而喻 ● 文 / 袁智慧家化内斗风波再起。2014 年6 月12 日, 上海家化(600315) 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以95.7% 的高票同意,罢免了原总经理王茁的董事席位。此前不久,上海家化董事会已经以8 票赞同、1 票反对的投票决议,解除了王茁上海家化总经理一职。6 月14 日,上海家化原董事长葛文耀在公开场合表示,上海家化“还藏有十几亿元的利润”,此举导致上海家化被迫停牌一天,并发布澄清公告。由于王茁系葛文耀一手提拔, 且葛多次在个人微博力挺王茁,外界普遍认为,葛、王的先后去职,标志着家化原高管层与大股东平安信托的内斗风云即将谢幕。作为国内知名的本土日化品牌,加上平安信托在业界的影响力,家化内斗双方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和深度解读。从“小金库事件”到王茁被罢免,上海家化的内斗风云已经持续经年,期间内幕爆料频出,外界难辨真假。笔者以为,在此类上市公司的治理过程中,当事各方,应当以法律为底限,以股权为基础,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理性博弈,而非为企业带来重大负面效应的激烈对抗,个人感情更不能凌驾于股东股权之上。显然,作为家化内斗的当事方之一,葛、王等原高管层的一系列言行过于激烈。事实上,如果不是葛、王不断通过媒体、网络、公开信等激烈对抗的方式,所谓的家化内斗,也许不过是一场茶杯里的风波,不会引人注意。以本次王茁被罢免为例,在明知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王茁仍然在6 月8 日发表了致投资者的公开信,指责大股东“资本傲慢和短视”,其实他完全可以选择大股东的和平分手与丰厚补偿。诚然,作为长期服务于家化的灵魂人物和精英高管,葛、王等人对家化的历史贡献有目共睹。然而,正是由于身份的敏感性,当此非常时期, 葛、王的一言一行,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个人目的,都会被舆论和投资者贴上“家化内斗”的标签,这对企业形象和公司股价的伤害不言而喻。也许,葛、王更应该学习退休之后的潘宁,不再轻易对沉浸了自己一生感情但并不属于自己的企业说长道短。至少,在家化没有明显衰败之前, 应该对现任管理层保持一份应有的宽容和尊重。受内斗风波影响,上海家化的股价从57 元一路跌到30 元,市值蒸发高达150 亿元,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不断减持。在临时股东大会上,有小股东言辞激烈:“我们没有看到平安兑现的投资承诺,反而看到企业主心骨董事长葛文耀被挤走,总经理王茁被开除,财务总监辞职,只看到家化在权力内斗的负面报道”,把家化内斗归咎于大股东。这显然有失公允。2011 年,平安信托以51.9 亿元的真金白银入主上海家化,成为控股股东。作为控股股东, 选择自己信任的高管治理家化,是法定的股东权利。在小金库事件中,后来的公告证实,葛文耀在董事长任内, 的确隐瞒了和沪江日化之间的一系列巨额关联交易;在王茁担任总经理期间,公司的内部控制被普华永道出具否定意见;由于内斗导致股价暴跌, 巨额市值蒸发;这些行为显然超出了大股东的容忍底限。我们还应当看到,在罢免王茁事前,平安试图通过独董协调,意在和平分手;在临时股东大会上,现任董事长提议为所有曾为家化做过贡献的人鼓掌致谢;拥有多年跨国公司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谢文坚坚定表示:“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在上海家化退休。”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并购步伐不断加快,类似家化内斗的案例已经越来越多,新入大股东与原管理层之间的角逐博弈也不断见诸报端,“内耗双输”是常见结局,但愿“家化内斗” 的结局不是企业衰亡,更希望这样的内斗风波会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