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与科研需有不同评价体系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大学教学与科研需有不同评价体系

加入日期:2014-7-30 3:17:05

  一位清华教师的境遇引发了人们对大学老师“不升即走”的热议。今年4月,清华大学决定不再续聘外文系讲师方艳华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希望将这位“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留在教学岗位。目前,方艳华已与校方达成一致,转岗为职员。

  在国外一些大学也实行“不升即走”的制度,但在中国一些大学里这种制度引发了更大关注,也许是与中国的大学老师晋升制度有关,众所周知的是,大学老师一面从事教学,一面得从事科研,并在很多课题中周旋以获取晋升所需的资本与硬件,否则,只是教学出色,但是没有课题,没有发表文章,那么一则可能会因“不升即走”制度而丢掉饭碗,二则可能收入不不尽人意,不如那些课题多的老师收入高。人们对这位清华老师的支持,也许也正说明了人们对这种教师晋升制度的不满,因为晋升驱动下发表的论文与课题质量,可想而知。而现实中还时常发生的科研经费腐败,早已令人们深恶痛绝。因此,一位大学老师更强调教学而不是追逐晋升,反而获得了很多舆论的支持,学生们也为老师纷纷请愿。

  对于很多大学里的年轻老师来说,刚入职的他们都得过着蜜蜂一样的生活,压在他们身上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而另一方面还得疲于奔命发表论文争取课题,这颇有点像应试教育,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吞噬了一些有创造力学生的潜力,令他们的创造力没有机会释放出来。这种针对他们的评价体制,使得他们可能得平均地将自己的精力分配在各种事物(教学和科研)上,从而无法发挥出他们自己的特长。正如清华方艳华老师所说,“我不可能有很多精力去做研究,但我是在培养中国最优秀大学生的沟通方式、思维能力,对他们以后走入社会、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其实是更有价值的。”

  “非升即走”制度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首先的前提是需要一个良好的针对老师的评价体系,而不是单纯以发表论文数量或是拿到了多少课题为标准。大学用人制度改革,可以参照国外一些已有经验,将岗位分为教学岗位和科研岗位,从而针对他们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一些老师是善于和喜欢教学的,而另一些老师可能更有科研的潜质,这种分类用人制度很好地尊重了人力资源的规律,可以避免文首出现的那种优秀教学者因为不晋升而面临离职的尴尬。(编辑 张立伟)

  作者:祝乃娟

编辑: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